孟晚舟事件讓被譽為「羽絨服界的愛馬仕」的加拿大鵝慘遭躺槍。12月6日以來,加拿大鵝的股價已經從68美元一路跌至52美元,跌幅超過20%。更有甚者,原定於12月15日開業的加拿大鵝北京三裡屯旗艦店,推遲了開業時間。官方稱是「施工的緣故」,但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孟晚舟事件引發的抵制情緒。
基本面強勁,營收淨利高速增長
雖然遭遇黑天鵝,但不得不承認,在基本面上加拿大鵝仍然是一家好公司。2017年上市以來,加拿大鵝的股價一路狂奔,即便近期大幅下跌,但較發行價仍然漲了將近兩倍。
強勁的股價背後是加拿大鵝優秀的基本面。2018財年(2017年3月31日-2018年3月31日,下同),加拿大鵝營收5.91億加拿大元,同比增長46%;淨利潤9606萬加拿大元,同比大漲343%。
批發(Wholesale)和直銷(DTC,Direct To Consumer)是加拿大鵝目前的兩大銷售渠道。直銷模式由於擺脫了對分銷商的依賴,盈利能力明顯好於批發模式。
正是因為如此,隨著加拿大鵝逐漸將銷售渠道的重心從批發轉向直銷,毛利率和淨利率也不斷走高。2018財年,毛利率達到59%,較2017財年提高7個百分點;淨利率為16%,較2017財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加拿大鵝的國際業務起步較晚。1957年成立的加拿大鵝,直到2010年才開始進軍國際市場,2013年開始通過線上電商直銷,2016年成立第一家線下直銷店。近年來,國際業務快速發展,佔總體營收比例達到30%,加拿大、美國和其他國際地區的業務收入已經呈現出三足鼎立的格局。
延緩中國布局,對基本面影響尚不確定
1957年,加拿大鵝成立於多倫多,最早專注於羊毛背心和滑雪裝的品牌;20世紀80年代,成為南極科研考察隊指定的禦寒服;21 世紀在《後天》、《國家寶藏》等電影中出鏡,讓加拿大鵝成功進入好萊塢並走進明星們的衣櫥;2013年,貝恩資本以2.5億美元購買了加拿大鵝70%的股權,資本的支持讓加拿大鵝一躍成為國際化高端奢侈品品牌。
加拿大鵝的抗寒能力一流,每盎司含有 200 萬個細絲的白鵝絨,號稱可以抵禦零下 30 度的寒冷,一直備受加拿大人和探險愛好者的推崇。值得關注的是,不同於大部分服裝企業為了節約原料、人力等成本,選擇讓服裝生產流程出海。堅持加拿大製造成為加拿大鵝高質量的保證和高定價的資本。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速遠高於發達國家和全球平均水平,市場潛力不言而喻。貝恩諮詢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籍消費者購買了全球32%的奢侈品,已經成為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
作為奢侈品牌的加拿大鵝,自然不會放過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近兩年,加拿大鵝在中國迅速走紅。不管是胡歌、鹿晗等流量明星,還是馬雲等商業大佬,甚至還有普京這樣的國家元首,都成為加拿大鵝「行走的廣告」。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5月,加拿大鵝正式宣布大中華區計劃;9月進駐天貓,開展線上直銷;10月在香港開設實體店;12月15日,計劃在北京三裡屯開設旗艦店,如今已經延期。
如今,黑天鵝事件讓加拿大鵝不得不延緩了在中國的布局,但對基本面的影響還不能確定。雖然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但在加拿大鵝的收入中佔比非常小;抵制情緒通過代購渠道對歐美市場的影響尚待時間驗證。
加拿大鵝的機遇與風險
如今,加拿大鵝已經風靡全球,其收入和淨利潤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長。一方面,加拿大鵝目前仍處於一個純粹的賣方市場,供不應求的產品讓公司擁有非常好的議價能力,產品的單價仍有提升空間。另一方面,加拿大鵝不斷擴張線上和線下的直銷渠道,淨利潤和利潤率均有望繼續提升。
另外,加拿大鵝在除了加拿大以外的北美及其他地區仍有較大市場空間。根據加拿大鵝對北緯37度以北、年收入超10萬美元目標家庭調查顯示,在加拿大地區,加拿大鵝的大衣(jackets)滲透率達到52‰,也就是說1000個目標消費者中有52個人購買了加拿大鵝。而在美國、西歐、日本、韓國、大中華等國家和地區的滲透率僅為不到10‰,其市場潛力可見一斑。
當然,高速增長背後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加拿大製造保證質量的同時,也限制了產能擴張、提高了人工成本。在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中,如何擴張產能將成為加拿大鵝的一個重要挑戰。另外,羽絨服的季節性非常強,雖然加拿大鵝也在拓展毛衣、T恤等產品,但消費者是否願意為其支付奢侈品的價格,還是個未知數。
雖然近期遭遇暴跌,但加拿大鵝的估值仍然較高,遠高於行業水平。一旦加拿大鵝的業績增速放緩或者不及預期,股價可能會面臨劇烈波動。另外,貝恩資本的持股比例高達44%,且其大概率會選擇高位拋售變現,加拿大鵝可能會面臨大股東解禁風險。
總體來看,加拿大鵝的核心成長邏輯並沒有改變。在供不應求的市場背景下,基本面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長。但產能擴張、產品單一、估值過高、大股東解禁等風險也同樣值得關注。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高格證券。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