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蝸居》在全國各家衛視播出以來,始終處於大熱狀態。除涉黃停播、小三上位等話題之外,有關劇中主角海藻及宋思明的原型等,在天涯論壇也有網友發帖表示影射了某市官員及房產商,而海藻的原型則是東方衛視的女主持陳蓉。本報綜合
A《蝸居》和原型
宋思明秘書影射上海市秘書
劇中:市長秘書宋思明車牌為「江A00029」,滬A00029則是上海前第一秘書秦裕的車。
秦裕現年45歲,1981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哲學專業。畢業後被保送研究生,1988年獲倫理學碩士學位,隨後留校任教。1995年1月起,秦裕以副處級幹部身份進入上海市委辦公廳,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秘書。2002年11月,秦裕升職為上海市委辦公廳副主任等職,人稱「上海一秘」。2006年夏,秦裕被火線調任寶山區區長。但不到一個月,新華社播發秦裕「接受調查」的消息。
海藻原型是東方衛視主持人陳蓉
劇中:海藻因姐姐海萍買房欠下巨款,而與宋秘書長進行交往,最終離開相戀多年的男友,成為宋的小三。
陳蓉與男友相戀並無七年,在2001年關係惡化,其間又拖了一年,2002年分手。導致兩人分手的直接原因,便是「第三者插足」。1999年,陳主持一檔大型晚會,會後結識某大人物,之後這位「大人物」常借職務之便頻頻邀陳,一來二去,兩人便「熱鬧」起來。陳的男友察覺後,多次詢問陳,最後分手。拆散這對昔日戀人的「大人物」就是已經被接受調查的前寶山區區長秦裕。
陳在《加油好男兒》等電視節目中擔任主持人,被媒體熱捧,觀眾並不知道後面有很多「花樣經」。
房地產商陳寺福應是周正毅
劇中:陳寺福是海藻的領導,多次接近宋秘書。
香港上市公司老總,沒文化,農民出身,因強行拆遷而東窗事發,全部符合周正毅的故事。
B《蝸居》和武漢
此劇杜撰了一個不存在的城市:江州,但事實上,主角們的臺詞中曾出現「復旦大學」等字眼,加之宋秘書落馬一事很易令人聯繫到上海官場,所以幾乎所有讀者認定故事講述的背景為上海。不過,也有眼尖的觀眾在觀看此劇時發現,劇中某些場景與武漢相關,如在27集裡面出現的琴臺大劇院,29集出現佳麗廣場,網友們多數有圖有真相,並指佳麗廣場是花樓街拆建期間的佳麗廣場。
C《蝸居》和《奮鬥》
雖然禁播傳言不斷,但在各家衛視臺,《蝸居》已安全地接近尾聲。海藻在成為小三後,即將面臨人財兩空的人生困境。投入觀看此劇的觀眾,曾因此劇引發眾多感慨,目前該劇似乎也接近尾聲。不過,有網友此時想起了《奮鬥》,將兩者作如下比較:
●《奮鬥》是一個老男人寫的浪漫主義奇幻喜劇;
《蝸居》是一個小女人寫的現實主義恐怖悲劇。
●《奮鬥》講了幾對年輕無知的男女的混亂愛情故事,主講「情」;
《蝸居》講了一幫青春漸逝的男女的瘋狂同居故事,主講「性」。
●《奮鬥》努力把青澀理想的青年慢慢塑造成成熟穩重的男人;
《蝸居》試圖把拋妻棄子的男人快速改造成重情重義的男子。
●《奮鬥》描繪了一個過於理想的風華青年在遇到他媽的老情人的滴血認親後,不想放棄夢想選擇認賊作父的故事,是一個兒童童話。
《蝸居》訴說了一個愛慕虛榮的美貌少女在看到她媽的大女兒的殘酷生活後,不敢面對生活選擇出賣肉體的故事,是一個成人寓言。
●《奮鬥》講的是年輕人如何蓋房子;
《蝸居》講的是中年人如何買房子。
●《奮鬥》中的主人公們堅定不移地在清華大學畢業的男人的正確領導下,最終取得了結婚的重大成果;
《蝸居》中的各角色們始終緊密團結圍繞在復旦大學畢業的女人的周圍,最終取得了買房的重大勝利。
●看完《奮鬥》,覺得故事好假;
看完《蝸居》,覺得人生好假。
●《奮鬥》讓女人不相信男人;
《蝸居》讓男人不相信女人。
●《奮鬥》讓一些初入社會的小青年盼望自己有一個出國在外、還未相認、終生未娶、富甲一方、幡然悔悟、注重親情的生父;
《蝸居》讓一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幻想自己找一個出手大方、萍水相逢、寶刀未老、權傾朝野、執迷不悟、濫情至上的乾爹。
●《奮鬥》描述了富家子弟的逍遙生活,粉飾了富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飽漢不知餓漢飢」的無恥行徑;
《蝸居》刻畫了勞苦大眾的悲慘人生,抒發了人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俱歡顏」的美好願望。
●《奮鬥》也許會給人帶來希望;
《蝸居》一定會讓人感覺絕望。
●喜歡《奮鬥》的觀眾有些真的去奮鬥了;
喜歡《蝸居》的觀眾有些真的當二奶了。
●《奮鬥》是冷酷現實的迷幻劑,滿足了80後最後逝去的一絲幻想情結;
《蝸居》是殘酷現實的催化劑,刺痛了80後正在面臨的一個嚴酷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