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描寫是小說閱讀考查的一個重要內容。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對揭示小說的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也不可忽視。高考對小說環境描寫的考查,一般有三個角度:概括、分析自然環境特點及作用,概括、分析社會環境特點及作用,分析環境描寫的手法。(微信公眾號:伊人頻道)
自然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等自然景觀。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為人物活動提供場景(背景)②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③暗示社會環境;④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①烘託人物心情;②表現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命運 ①暗示或推動情節的發展。②為後面情節的發展做鋪墊或製造懸念。③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④與標題相呼應,詮釋了標題的內涵。⑤開頭的環境描寫,引出下文……的內容(為下文……做鋪墊),與結尾相呼應;結尾的環境描寫,與上文……內容相呼應,結構完整 ①要看描寫的是哪些景物。要學會從景的「形、聲、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環境特點。 ②要看這些景物有什麼共同特徵。注意文中能揭示景物特點的形容詞,尤其關注文中描寫這些景物的修飾詞。如果沒有這些修飾性詞語,則需要自己選用詞語概括 第一步:找出描寫自然環境的具體語句,分析環境的特點。因為環境的特點與作者描寫此環境的作用是一致的。 第二步:明確分析自然環境描寫作用的思維角度。分析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從人物、情節、主題以及環境本身等多個角度(見「知識儲備」)去考慮 ①環境本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營造/渲染了某種氛圍)→②情節(推動了某個情節的發展)→③人物(烘託/映襯某個人物的心理/形象)→④主題(表達/暗示/揭示了小說的主題) 具體描寫了……的景色,營造/渲染了……的氛圍,奠定了……的感情基調(烘託了……的情感),為下文……情節的展開做鋪墊 社會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所處的時代、社會和生活環境等的描寫,包括對城鎮、農村、工廠、軍營、機關、學校、商店等人物活動場所和地域風情、風俗習慣等社會風情的描寫。社會環境描寫所處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具體如下: 事--事件、情節,在事件和情節中尋找社會環境相關的內容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地點;②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調,或渲染特定氛圍 1.找尋人物活動的所有場所,看看它們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2.透過人物活動的場所,弄清小說中人物的人際關係。 3.結合描寫的地域風情、風俗習慣理解人物生活的背景。 4.概括社會環境最好用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有時可以從文中直接提取,有時需要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2.明確分析社會環境作用的思維角度:①交代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揭示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或影響(決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揭示主題等 ①突出(烘託、描寫、交代)了……,為……活動提供了背景,與……(情節)形成對比;②烘託(襯託、映襯)了……(思想品質、精神世界),有助於塑造……的形象;③觸發……思想(情感)轉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④揭示了……主題 (微信公眾號:伊人頻道) 指不直接地對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性格鮮明,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 描寫景物時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託相關 在景物描寫中,虛是聯想、想像之景;實指當前視聽之景。要注意虛是為實服務的 渲染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揮灑鋪陳,對某種事物有意潑墨重彩式的描寫,襯託是通過對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的描寫,對該事物起到映襯作用 白描指用最簡練的筆墨,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白描要求運用極簡省的語言,描摹景物的特徵,反映作者的感情。細描指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把自然界的聲響、物體的形狀與色彩等具體地描寫出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從視、聽、嗅、味、觸等多種感官角度去描寫,將景物真切再現,使其富有立體感 注意描寫的角度、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景物描寫的手法一般不是單一的,要注意全面、準確 要注意將描寫的手法和描寫的景物特點結合起來,分析這種手法是如何突出這一特點的 要注意區分描寫手法的作用和環境描寫的作用的不同,描寫手法的作用是使環境更典型,更真實,更富有立體感 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驅使人物活動的特定場所。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 找出環境描寫的句段。如果是社會環境,需要關注人物活動的場所、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對話、情節發展過程以及寫作時間等。如果是自然環境,需抓住景物特徵,從形、聲、色等方面,調動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來感知景物特點,在感知時重新組合畫面並在腦海中再現畫面,品味畫面的整體特色。 用幾個形容詞(多為自然環境)或名詞(多為社會環境)概括所寫環境的特點 (1)自然環境:①為人物活動提供場景(背景)②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③暗示社會環境;④渲染氣氛。 (2)社會環境:①交代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揭示社會關係;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③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揭示主題 根據環境描寫部分在文中的不同位置,具體思考。①在開頭,往往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營造氛圍,渲染氣氛,為後面情節的發展做鋪墊或製造懸念。②在中間,往往是推動情節發展,烘託氣氛,襯託情感,表現心理。③在結尾,往往是暗示主題,照應開頭,尤其是以景結情,令人回味 奠定基調,揭示主題,深化主旨 (微信公眾號:伊人頻道)◆ ◆ ◆
關注公眾號,在後臺回復關鍵字,
獲取更多語文學習資料:
「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傳統文化」「詩詞」「閱讀」
「中考」「名著」「班主任」
「其他」「目錄」「習作」
「作文」「合作」
The end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出於傳遞信息和學習之目的。
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 請立即聯繫管理員,我們會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覺得內容不錯請點讚
點「」分享給更多人
更多學習資料,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