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榜發布:排名指標公開透明

2020-12-16 天下經濟觀察

2019年11月28日(今日),全球四大國際權威學術研究機構之一的軟科正式發布了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本次排名主要根據過去一年各大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具體表現進行對比,並對各項指標進行細分,計算出各個指標的分數和總分,並對其進行按照分數排名。

據了解,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囊括了我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我國高校排名中學校最全的大學排名。而這也並非軟科進行的第一次此類大學排名,自2011年開始到現在,這已經是第九次發布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本次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主要依據四大指標,包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學校資源,其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各佔比35%,師資力量佔比25%,學校資源佔比5%。

有些人可能會對這些指標產生疑問,我曾聽很多網友說大學排名中科研成應該佔據60%–80%的比例,其實這並非完全正確,筆者認為軟科排名所設置的指標 是合理的。誠然,對於我國高校而言,無論是文理類高校還是理工類高校,或者是名族類、師範類等高校,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產出科研成果,服務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家國防安全建設等方面,但是必須要指出的是,產出科研成果的前提是要培養一批優秀的科研人才。因此對於一所高校而言,人才培養與科研成果其實同等重要。

根據軟科統計數據顯示,就中國大陸高校而言,在人才培養上表現突出的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這些高校培養出了更多的科研人才,為國家科研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

同樣,就我國內陸高校科學研究而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這些高校在國際專利,國際論文,經費投入以及頂尖論文各個方面表現出色,為國家做出了更多科研成果。

至於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在此不做更多分析。這與高校所處地域以及學校財力有關,東部沿海城市經濟發達,擁有更多的資金,引進更多的人才,獲得優勢較大,辦學經費也相對較高,而西部地區由於經濟不夠發達,經費較低,獲取的人才資源遠不如東部地區。

綜合各項指標得分,兩岸四地排名十大高校依次為,清華大學(北京),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香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新竹),臺灣大學。比較遺憾的是,作為華東五虎高校之一南京大學沒有進入前十位。

中國大陸地區排名前十位的高校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除北京師範大學之外,其餘均為前十高校的常客。

傳統強校中名次下滑比較大的是武漢大學,其與2018年相比下降了4個名次,而上升較快的是中南大學,同比上升了11個名次,另外天津大學也上升了8個位次。總體而言,大部分高校同比都有所提升。(詳細排名如下)

數據來源於軟科

相關焦點

  • 權威發布: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指標的指標體系。兩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體指標表現上也各具優勢。查看及下載「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各校的指標得分、排名方法等信息,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軟科」,在對話框中輸入「2019RUGC」。
  • 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11月28日,軟科正式發布了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九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百強研究型大學。  2019年排名的對象有178所,其中大陸121所、臺灣43所、香港10所、澳門4所。
  • 2017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詳細情況請點擊查看:2017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方法論。2017兩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體指標表現上也各具優勢。下載2017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完整名單和詳細指標得分表,請在關注微信公眾號「軟科」後,回復「2017LASD」即可。
  • 2018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關於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ShanghaiRanking's Ranking of Top Universities in
  • 2016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2016年10月18日)上海軟科於今日正式發布了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六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 2018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上海交通大學(7),香港大學(8),臺灣大學(9)和復旦大學(10)。   2018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 重磅:軟科2019中國兩岸四地最好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2019年11月28日(今天),我國著名學術研究機構軟科正式發布了我國兩岸四地最好大學排名。據了解,軟科自2011年以來便開始發布我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今年已是軟科第九次發布該排名。軟科是四大國際權威高校排行榜之一,也是最早開始研究高校排名的機構,同時也是四大排行榜中唯一一家屬於我國的學術研究機構,其排名指標側重衡量高校的研究實力,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大學排名之一,目前已經成為眾多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各國大學、國際學生和家長以及全世界僱主參考的最重要的世界大學排名。
  • 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新聞—科學網
    11月28日,上海軟科於正式發布了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九次發布。
  • 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
    11月28日,上海軟科於正式發布了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九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百強研究型大學。
  • 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11月23日,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據悉,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 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0月18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今天,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六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
  •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9—臺灣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9—臺灣大學排名 2019-12-09 13:55 來源:軟科 作者:
  • 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
    作者 | 黃辛上海軟科於11月28日正式發布了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 【關注】2017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看看有你的學校嗎
    2017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 最新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中大排第16位
    11月28日,世界四大權威大學排行榜之一的軟科正式發布了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繼續保持第二名,香港中文大學和浙江大學排名均上升一位,分別位居第三名與第四名,香港大學排名上升三位排在第五名。
  • 2018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將於11月28日正式發布!
    這是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八次發布,排名採用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指標的指標體系,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為什麼要開展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 重磅 | 2018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清華蟬聯冠軍
    今日(11月28日)軟科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 2018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榜正式發布:南京大學未進入前十
    據報導,2018年11月28日,上海軟科於今日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八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 【熱議】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2017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 軟科「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港大跌出Top10
    那麼和內地大學相比,港澳大學表現怎樣呢?前不久,軟科發布了最新的「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展示了中國內地、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最為領先的100所大學。作為世界四大權威排名之一,軟科發布的排名還是很值得參考的。今年兩岸四地院校的表現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