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能否被假釋

2020-11-12 淄博韋福田律師

政治權利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如果公民犯罪的,政治權利有可能被剝奪的,有些嚴重的會終身剝奪政治權利,那麼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能不能被假釋?

下面由韋福田律師進行詳細解答:

一、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能否被假釋

犯罪分子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如果符合假釋條件的,仍然可以假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七條 【對死刑、無期徒刑罪犯剝奪政治權利的適用】對於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死刑緩期執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第八十一條 【假釋的適用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姦、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後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二、剝奪政治權利的範圍有哪些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選舉權是指選舉法規定的,公民可以參加選舉活動,按照本人的自由意志投票選舉人民代表等職務的權利,即參加投票選舉的權利;被選舉權是指根據選舉法的規定,公民可以被提名為人民代表等職務的候選人,當選為人民代表等職務的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徑,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當然不能享有此項權利。

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所謂言論自由,是公民以言語表達意思的自由;出版自由,是指以文字、音響、繪畫等形式出版作品,向社會表達思想的自由;結社自由,是指公民為一定宗旨組成某種社會組織的自由;集會自由和遊行、示威自由,都是公民表達自己見解和意願的自由,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這六項自由,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人民發表意見、參加政治活動和國家管理的自由權利,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能行使這些自由。

3、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國家機關包括國家各級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軍事機關。擔任國家機關職務,是指在上述國家機關中擔任領導、管理以及其他工作職務。也就是說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能擔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中的任何職務。

4、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可以在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中繼續工作,但是不能擔任領導職務。 對犯罪分子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性質,危害程度以及情節輕重,決定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尤其是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應與所判處的主刑輕重相適應。

韋福田律師小結:

依據《刑法》的規定,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會同時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但這些犯罪分子如果符合假釋條件的,經法院審理作出裁定後,可以依法獲得假釋。

相關焦點

  • 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終身是什麼意思,對被執行者的影響又是什麼?
    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終身是什麼意思,對被執行者的影響又是什麼?在我們國家,現在最嚴重的一種刑罰,莫過於死刑。其實已經有很多的國家廢除了死刑這一條,但是中國由於現在的國情原因,暫時還不能廢除這一條刑法。但是我們也已經引進了注射這種方式。
  • 刑事案件中法院宣判時,其中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是什麼意思?
    在判處一些重刑犯或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時,一般會附加剝奪政治權利。那麼剝奪政治權利具體是剝奪什麼權利呢?一般什麼犯罪分子會被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接下來由法律快車小編帶大家了解以下吧!一、剝奪政治權利所剝奪的是什麼權利剝奪政治權利屬於一種資格刑,具有明顯的政治性,以剝奪犯罪人一定資格為內容,剝奪政治權利所剝奪的權利具體有: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2、言論自由、出版書籍文章等內容的權利;
  • 江蘇淮安重大暴力襲警案判了:兩主犯獲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犯罪嫌疑人馬洪兵、馬偉兵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1月24日,法院一審判決,馬洪兵、馬偉兵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以上內容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湖北首起毒品交易涉黑案一審宣判,死緩,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其中,首要分子陳某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應當對該組織所犯全部罪行負責,其行為分別構成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販賣毒品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非法持有槍枝罪、故意毀壞財物罪與敲詐勒索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死緩,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湖北首起毒品交易涉黑案一審宣判
    其中,首要分子陳某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應當對該組織所犯全部罪行負責,其行為分別構成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販賣毒品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非法持有槍枝罪、故意毀壞財物罪與敲詐勒索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4歲女童遭同村男子帶走性侵,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大快人心
    法院以強姦罪判處劉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劉某因強姦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保安校內砍傷41名師生被判死刑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9月8日,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蒼梧縣旺甫鎮中心小學持刀傷人案進行一審宣判,以被告人李小文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小文為洩私憤,在校園內肆意持刀砍殺多名師生,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
  • 令計劃被執行無期徒刑,將來可以減刑或假釋嗎?
    一審宣判:認定L計劃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犯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罪犯鍾鈞假釋一案
    (原標題:罪犯鍾鈞假釋一案) 江蘇省蘇州監獄提請假釋建議書
  • 保姆縱火案判死刑 剝奪莫煥晶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2018年2月9日訊,據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2月9日9時30分,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被告人莫煥晶放火、盜竊一案,以放火罪判處被告人莫煥晶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以盜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二罪並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 保定劉某、王某等19人涉黑案一審宣判,劉謀被判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對被告人劉某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5項罪名數罪併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被告人王某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8項罪名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十三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其餘17名被告人分別判處二十年到一年六個月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論我國刑法中的終身監禁制度
    最終決定終身監禁能否被適用的條件是被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因此,即使同時符合以上三個條件,也未必會被決定適用終身監禁。例如,雖然被告人符合終身監禁適用對象的前三個條件,但一旦具備法定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條件,那麼絕大多數情況下會被判處無期徒刑,終身監禁自然也就失去了適用前提。
  • ​官員貪腐11.8億元被判處死緩、終身監禁 前任將7.5億元佔為己有
    對被告人蔡國華以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以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以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和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以違法發放貸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
  • 終身監禁第一案之觀察
    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遂對被告人白恩培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同時,根據白恩培的犯罪事實和情節,依據刑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 受賄2.4億元,死緩+終身監禁!
    以被告人雷志強犯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兩罪並罰,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對查封、扣押的贓款、贓物及孳息,依法沒收,上繳國庫,尚未追繳到案的財產繼續追繳,上繳國庫。
  • 《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全文
    第十五條 對被判處終身監禁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裁定中,應當明確終身監禁,不得再減刑或者假釋。  第十六條 被判處管制、拘役的罪犯,以及判決生效後剩餘刑期不滿二年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減刑條件的,可以酌情減刑,減刑起始時間可以適當縮短,但實際執行的刑期不得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2020年11月10日,黑龍江高院二審宣判,判處陳志偉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終身監禁貪賄犯不得減刑假釋
    新京報訊 (記者王夢遙)昨日,最高法院發布了《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司法解釋全文共42條,對刑罰執行過程中的減刑、假釋作了進一步明確規定。其中新增了對決定終身監禁的貪汙、受賄罪犯不得再減刑假釋的規定。《規定》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 人大代表吐槽減刑假釋 官員判10年4年就出來了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高院院長張立勇前幾天說的這句話,再次觸動了公眾關注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這根敏感神經。廣東代表團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在審議發言時也拋出了減刑假釋的話題。   林崇中們的「待遇」,張海們的「奇遇」,在引發關注的同時,也拷問著司法的剛性。減刑假釋廣受非議,癥結究竟在哪裡?多位全國人大代表進行了剖析。
  • 海德智庫刑事執行法治建設論壇2021年第3期「減刑假釋適用問題與改革建議」專題研討會成功舉辦
    王順安教授率先對大會主題"減刑假釋適用問題與改革建議"進行了引導性的講解,提出了什麼是減刑假釋、減刑假釋的來龍去脈、減刑假釋的法理依據、減刑假釋的法律性質、減刑假釋的立法問題、減刑假釋的執法問題、減刑假釋的司法問題、減刑假釋的腐敗問題、如何完善與改革減刑假釋制度、如何落實"限制減刑、擴大假釋"的刑事政策等十大方面的問題供大家研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