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崑崙策網】可關注)
去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時,筆者寫了一篇長文《「五四運動」的當代現實意義》(見附文連結),又一年過去了,想就「五四運動」的精神實質和當代意義再談幾點思考。
一、「五四運動」精神和意義的適用範圍究竟是什麼?
大家知道,五四青年節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1939年,五四運動20周年時,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毛澤東首先為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寫了紀念文章。5月4日,在延安青年舉行的紀念大會上發表膾炙人口的重要演講《青年運動的方向》。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一直延續至今。
但是似乎造成一種錯覺,既然是五四「青年節」,「五四運動」精神和意義的範圍只適用於青年學生。所以每年紀念「五四運動」時,只是在青年範圍內進行。
筆者認為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確實「五四運動」打先鋒者是青年學生,青年人紀念五四運動,如何繼承五四精神無可非議。但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青年人的運動,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走向社會與工農相結合,實質是中華民族反帝反封的愛國主義運動。
因此,青年人在紀念五四運動並談如何繼承五四精神的同時,全黨及社會各個階層都應該紀念五四運動,每一個共產黨員和每一個不同年齡層次的中華民族的成員也都應該從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和角色出發談如何繼承五四精神。
青年知識分子要與工農相結合,中年、老年知識分子也要與工農相結合。
二、今天紀念五四運動,還要不要繼承五四運動反帝反封的歷史任務?
幾乎所有研究五四運動的成果包括領導人講話都承認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歷史任務是反帝反封,五四運動是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那麼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民族反帝反封的歷史任務是否完結?是否還要繼續五四運動反帝反封的歷史任務?
筆者認為這種歷史任務沒有完結。不僅中國封建主義的東西還極其頑固,而且與改革開放後急劇增長的個人主義為顯著特徵的資本主義文化相互勾結,構成了中國當代阻礙社會發展的腐朽文化內容。同時國際帝國主義還存在,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從這個意義上,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還要繼續堅持反帝反封的歷史任務。
但是必須承認的客觀事實是主流媒體談當代歷史任務時,只是提發展經濟和民族復興,基本上既不提反封,也不提反帝,而且在改革實踐中,強化資本主義私有化、市場化的改革方向。
五四運動的爆發已經受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因此其反帝反封已經不同程度包含《共產黨宣言》的「兩個決裂」思想,並成為中國共產黨建黨時的初心和使命。
當今不提反帝反封,不提對孔孟學說的批判,不提對普世價值的批判,不僅是對「五四運動」精神的偏離和背叛,也是對「兩個決裂」思想、對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偏離和背叛。
三、能否把五四精神簡單概括為「德先生」與「賽先生」?
筆者過去看到有關五四運動的文章和書籍談到精神實質時,經常有「德先生」與「賽先生」的提法,意思是「民主」與「科學」。筆者認為,這種提法也不能完全說是錯誤的,但究竟什麼是「民主」和「科學」?不同的世界觀、歷史觀解讀不同。
相當多的學者學術論文中幾乎都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文化的人道主義、人本主義理論亦即今天的普世價值理論解讀「民主」與「科學」,並拒斥唯物史觀特別是階級鬥爭理論的解讀。這樣認識「民主」與「科學」實際上還停留在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而五四運動已經開始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同時即使五四精神解讀為「民主」與「科學」,筆者認為也有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
去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這在民主與科學基礎上加進了「愛國、進步」,就比簡單歸結為「民主與科學」全面多了。
四、「五四運動」精神實質是否包含革命精神?階級鬥爭精神?共產主義精神?
自改革開放以來,思想理論界和媒體「告別革命」,基本不再提革命和革命精神了,共產黨也從革命黨轉為執政黨,中央黨校那個黨史「專家」王長江在中央黨校舉辦的全國黨校系統教師培訓班上大講特講共產黨不能再講「革命性」。
因為否定了毛澤東的「階級鬥爭為綱」,所以「階級鬥爭」也不能再提了。改革實踐也是私有化、市場化的方向,所以以「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為根本主張和特徵的「共產主義」也不能講了。
大家知道,前幾年王偉光同志和周新城同志談「階級鬥爭」和「消滅私有制」的兩篇文章遭到了包括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在內的思想理論界瘋狂的圍剿。這種情況下,也就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精神、階級鬥爭精神、共產主義精神解讀「五四運動」。筆者認為是錯誤的。
五四運動就是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後爆發的,五四精神就必然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精神、階級鬥爭精神和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的共產主義大目標。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中培育的井岡山精神、古田會議精神、長徵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鞍鋼憲法精神、大慶精神、大寨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知青精神等等儘管各有其特殊的內涵,但所有這些精神無不滲透共同的內容,那就是革命精神、階級鬥爭精神、以消滅私有制和消滅階級為顯著特徵的共產主義精神。
五四運動雖然爆發於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但它同中國歷史上包括近代史鴉片戰爭以來的運動的最大區別就是受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的產物,因此其必然包括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精神、階級鬥爭精神和共產主義精神。離開這些精神,單純只講「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也顯得一定程度的膚淺和一定程度的片面性。
四、今天還要不要提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精神?
毛主席「青年運動的方向」一文的核心思想是強調青年知識分子要與工農相結合,他說,看一個青年是否是革命的,唯一的標準就是看他是否與工農群眾相結合。
毛主席認為,民主革命如此,社會主義革命也如此。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60年代末大規模的青年學生上山下鄉高潮實際是民主革命時期這一思想的延續。但由於文革被否定、前30年建設成就被否定,黨的基本路線被否定,那麼上山下鄉運動及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也程度不同地被否定。
官方媒體和領導人講話也不再提或很少提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了。
2018年12月是毛主席發出青年學生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指示發表50周年,在民間尤其當年知青搞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轟轟烈烈、熱火朝天,但官方主流媒體一片「靜悄悄」。
據說個別媒體已經準備刊登紀念文章,卻接到上級主管部門指示,一律撤下來。不知究竟為什麼?而且近些年媒體和領導人紀念五四文章、講話中也不再提毛主席與工農相結合的思想。筆者認為這是錯誤的。
只要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的共產主義的歷史任務沒有最終完成,腦體勞動、城鄉差別、工農差別仍然存在,那麼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的思想永遠都不會過時。
不僅青年知識分子,包括我們這些老年知識分子也仍然要繼續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離開這條道路,就不是對五四運動的真正紀念和五四精神的真正繼承和發揚。
六、紀念五四運動是否要強化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學習及其對當今社會實踐的指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形成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每年開展紀念活動,都應該努力把其精神財富最大限度繼承和發揚開來,對五四運動也同樣如此。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筆者認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把紀念活動與讀書學習特別是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結合起來。
列寧講,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同理,沒有革命的理論,也就沒有在革命實踐中形成的革命的精神財富。
正是由於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才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才有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才有極其壯麗的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畫卷。
所以我們今天紀念這些活動,繼承先輩們的精神,就必須認真和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掌握其立場、觀點、方法,掌握其精髓。
去年紀念毛澤東誕辰126周年時,筆者寫文章就指出,對毛主席最好的紀念就是「讀懂毛澤東」。
同理,我們今天紀念五四運動,也同樣要「讀懂毛澤東」,讀懂毛澤東也就是要讀懂馬克思、讀懂恩格斯,讀懂列寧。
希望我們每年搞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都能夠把對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學習活動進一步深入下去,真正為促進中華民族偉大振興和中國共產黨人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來!
2020年5月4日
附:
「五四運動」的當代現實意義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崑崙策網」!
(作者系天津師範大學教授、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註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後左下角「閱讀原文」】
【崑崙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於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崑崙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推薦友情關注:
共享【崑崙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共享【新文化研究員】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