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學校」變身科普館 成都這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震撼來襲!

2020-12-22 騰訊網

據成都市應急管理局消息,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白鹿館升級改造項目已於近日開工建設。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

按照成都市建設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有關要求,成都市應急管理局會同彭州市應急管理局對此前因設備陳舊和存有安全隱患而關閉7年的白鹿館進行升級改造,以期有效保護地震遺址,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不斷增強社會各界防災減災救災意識,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建白鹿館位於彭州市通濟鄉白鹿鎮金橋村原白鹿中心小學——即5 12汶川特大地震後聞名遐邇的「最牛學校」範圍內。「最牛學校」和斷橋地震遺址、小魚洞斷橋地震遺址、上書院災後恢復重建等自然與人文遺存,是汶川地震後得到完整保護和極具辨識度的標誌性景觀。這些獨特而寶貴的災後遺存具有無可替代的人文價值、科普教育作用和歷史意義。

據了解

升級改造後的白鹿館

分為科普廳、影像廳、綜合廳

遺址區和廣場區五部分

該館將於10月建設完成並試運行

2021年5月12日正式開館

迎接各方遊客!

來源:錦觀新聞

在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汶川大地震中的「最牛學校」變身防震減災科普館
    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升級改造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4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升級改造項目已於近日開工建設。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位於成都市彭州市通濟鄉白鹿鎮金橋村原白鹿中心小學——即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聞名遐邇的「最牛學校」範圍內。該校園和斷橋地震遺址、小魚洞斷橋地震遺址、上書院災後恢復重建等自然與人文遺存,是汶川地震後得到完整保護和極具辨識度的標誌性景觀。升級改造後的白鹿館分為科普廳、影像廳、綜合廳、遺址區和廣場區五部分。
  • 四川新增1處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日前,廣元市朝天區防震減災中心被認定為四川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至此,四川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增加至7處,其中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3處。此次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工作,由四川省地震局組織,經各市(州)防震減災部門申報、推薦,專家組按照《四川省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申報和認定管理辦法》考核評審,進行公示無異議,最終予以確認。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始於2005年,旨在切實加強和推進全省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 八區二十八項功能,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歡迎您!
    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崇州館是成都市人民政府為深入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和五大興市戰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及正確避震逃生技能
  • 山東省新增8個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日前,中國地震局公布了2017年度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認定結果,我省8個基地、13所學校入選。  這8個基地是東平縣防震減災科普宣教中心、泰安市泰山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濟陽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濰坊市金寶防震減災科普館、陽穀縣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青島市黃島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13所示範學校分別是濟南市章丘區東山小學、青島市黃島區海之韻小學、棗莊市薛城區奚仲中學等。
  • 績溪縣防震減災科普館成功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日前,安徽省地震局公布了2020年省級防震減災科普館名單,全省共16個單位「榜上有名」,我縣防震減災科普館位列其中。績溪縣科普館自建成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穩步成長。科普館布展面積320平方米,共分4個主題展區、16個互動展項,讓觀眾通過藝術圖文、視頻、多媒體互動以及親自體驗等方式了解地震、地震危害及如何避震自救等知識。為社會公眾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掌握防震避震技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服務平臺。
  • 省地震局檢查組赴績溪開展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
    12月10日至11日,省地震局應急救援處一級主任科員成業明率檢查組赴績溪縣開展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現場檢查工作,績溪縣應急局負責人陪同檢查。在縣瀛洲中心小學,檢查組通過查看科普宣傳設施、查閱學校申報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相關檔案、詢問學校防震減災活動的開展情況,對學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予以肯定。檢查組強調,防震減災意識要及早樹立,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主體作用,在普及文化知識的同時不忘地震等自然災害防治科普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學校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會的良好防震減災學習氛圍。
  • 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升級改造開工建設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3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3日從成都市應急管理局獲悉,該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升級改造項目已開工建設。
  • 西湖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數字體驗館上線
    西湖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數字體驗館上線 2020-05-10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二期正式對外開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7日訊 7月27號,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二期正式對外開放。
  • 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入選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基地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204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成功入選。  此次山東省共入選了8個基地,中國地震局共推薦入選了4個基地,基地命名是經專家評議、綜合評定後嚴格確立的。
  • 蕪湖市防震減災科普館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日前,市地震局在蕪湖市青少年社會實踐蓋達組織召開市防震減災科普館項目驗收會。省地震局、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貿促會以及市地震局、項目承建單位和監理單位負責同志參加驗收會。市地震局局長程輝主持會議。會議推選安徽省地震局應急救援處處長周齊為驗收專家組組長,省、市其他專家共5人組成專家組。專家組通過現場踏勘、承建和監理單位匯報、專家質詢等,經認真討論一致認為,項目建設符合招標文件、合同規定要求,項目因地制宜、設計新穎,智能化程度較高,能滿足本地區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需求,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 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落成 體驗"八級大地震"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王迪 王晶)5月12日是我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當災難來臨時,如果每個人都有防震減災的意識並懂得自救的方法的話,就能將不可挽回的損失大大降低。
  • 防震減災科普教育
    來源:運城新聞網8月12日,在垣曲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老師向孩子們普及防震知識。暑假期間,該中心充分利用這一基地教育中小學生關愛生命,從小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能力。 特約攝影 崔松良 攝
  • 重慶自然博物館榮獲「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日前,經區應急局推薦,市地震局書面評審、實地考查,重慶自然博物館在眾多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被認定為「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成為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運營的三個基地之一。12月16日,重慶市地震局局長杜瑋,北碚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董倫在重慶自然博物館文星灣展區(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陳列館)為基地揭授牌。杜瑋局長表示,重慶自然博物館歷史深厚、資源寶貴,作為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實至名歸。
  • 第一屆四川省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大賽結果揭曉
    近年來,四川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自然災害防治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四川省地震局、應急管理廳、教育廳、科技廳、科協《加強新時代四川省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積極開展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創作與開發工作,全省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內容更加科學、形式更加新穎、傳播更加廣泛,有力地促進了防震減災科普工作開展,增強了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實效,
  • 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設指南
    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設,加強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增強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提升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素質,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的重要舉措,是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具體行動。
  • 2020北京市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科普創客大賽順利舉辦!
    大賽是我市貫徹落實《應急管理部 教育部 科技部 中國科協 中國地震局 <加強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意見>》的創新舉措,是推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進學校的重要抓手,是以首善標準服務首都學生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掌握防災減災技能的科普聚會。
  • 雲霄首個防震減災科普體驗館開館
    日前,雲霄縣首個以防震減災為主題的科普體驗館建成開館。全縣中小學師生走進展館學習參觀、開展演練,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據悉,縣防震減災科普體驗館坐落於元光中學校內,展陳面積約147平方米。
  • 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等你來參觀!更有直播互動+豐厚...
    在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發揮科普基地在防災減災救災宣傳工作中的積極作用,5月9日下午,寧波市應急管理局、市科協、團市委等相關部門將在雅戈爾動物園的SOS地震科普體驗館舉行寧波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
  • 中國地震局 科技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意見
    二、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精神,圍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防震減災工作部署,堅持主動、穩妥、科學、有效的原則,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創新形式、示範引領,深入持久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持續增強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能力和全民防震減災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