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捐贈免稅助力企業慈善

2020-12-22 騰訊公益

對多數愛心人士來說,捐助他人是不計回報的美德,是否免稅並不重要。公益界人士則認為,慈善不僅是一種「愛心」,是一種「自律」,更是一種理性選擇。憑一時的熱情和感悟去做善事是不夠的,要對捐贈行為採取某種「激勵」,稅收優惠被作為重要的激勵方式予以設計和實踐,能夠起到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目前,如何讓免稅促使慈善事業遍地開花,成為企業和個人捐錢捐物的一大動力呢?這還需要從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更大限度地創造條件,鼓勵慈善行為。

企業公益性捐贈的稅收

優惠力度更大

「捐款可以免稅嗎?」帶著這些公益企業和人士關注的問題,記者走訪了市地稅局,請稅務專家對捐贈減免稅政策進行了解讀。

市地稅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用於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對於個人捐贈來說,捐贈額不超過其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允許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對於一些特定的捐贈,還可以全額扣除。

記者了解到,之前的稅法條例對企業「慈善免稅」的規定是「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納稅所得額3%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新的稅收優惠對企業公益捐贈的支持力度是否加大了呢?

市地稅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的規定來看,對於企業公益性捐贈的稅收優惠力度更大了。一方面,將公益捐贈的扣除比例提高了,從3%提高到了12%;另一方面,調整了基數,從年度納稅所得額調整為年度利潤總額,這樣,捐贈者稅收負擔進一步減輕了。

目前慈善捐贈的稅收優惠仍然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比如,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就不能「免稅」。市地稅局的有關負責人解釋說,「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有很多細節性規定,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政府部門及相關的公益性團體進行捐贈。」

深圳已有20家具備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組織

「不是向所有公益組織捐贈都能免稅」,向公益性的社會團體進行捐贈時,要看看其是否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質,市地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如果想享有稅收優惠,必須向那些有稅收優惠資格的非營利組織捐贈。

誰來判定某個組織是否符合條件進而享有稅收優惠資格呢?據了解,2007年之前,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通過個案審查的方式,逐家授予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組織的免稅資格。從2000年到2007年12月,總計69家國家級的非營利性民間組織獲得優惠資格。

目前,我市已啟動公益捐贈稅前扣除辦理程序,公益組織可向市民政局申請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民政局將對公益性社會團體的捐贈稅前扣除資格聯合進行審核確認,並向社會公開發布。

今年3月,深圳第二批具有稅前扣除資格的社會團體名單已正式公布,我市新增了9家捐贈「免稅」組織名單,分別是深圳市光彩事業促進會、深圳市獅子會、深圳市佛教協會、深圳市松禾成長關愛基金會、深圳市鄭衛寧慈善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深圳市福田區慈善會、深圳市羅湖區慈善會、深圳市光明新區慈善會。而2009年首批認定了包括深圳市慈善會、深圳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等在內的11家組織,目前經深圳認定的具備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組織目前已有20家。

捐贈專用票據要保留

深圳市慈善會秘書長房濤告訴記者,在過往的募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筆筆通過銀行轉來的善款,沒有留下捐款人的任何信息。由於是不具名捐贈,無法取得相關捐贈票據,這些本來可以免稅的捐款將無法享受免稅政策。

近段時間,一場「尋找無名氏」的公益行動在受到關注的同時,也印證了這一問題。這場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微博發起的活動,為9000多張捐贈發票尋找主人,每一位被找尋到的捐贈人都將得到一張災區同胞親手製作的感謝卡。由於捐款不留名、地址變遷或者沒有留下準確地址,這些捐贈票據沒有能寄出去。

「對於默默奉獻愛心的人士來說,可能並不會在乎捐贈後的一紙憑證。但在捐贈後,應向公益組織索取捐贈票據,這是捐贈者的合法權利。」深圳一家慈善公益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時也只有保留捐贈專用收據,捐贈行為才能享受捐贈減免稅優惠。」

市地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必須出示捐贈專用票據才能享受減免稅優惠。比如,個人向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基金會捐贈的,將捐贈票據交到所在單位,就可抵扣個人所得稅。

「企業或個人必須提供省級以上(含省級)財政部門印製並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贈票據,或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章《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收據聯。」

公益企業:捐贈不以免稅為目的

「免稅是一種鼓勵政策,但從企業角度來看,能真正為公益事業做點事,絕不是為了免稅。」公益企業的代表之一,百麗國際集團總部人力資源總監鄭小兵表示。在採訪中,不少慈善組織和企業表達了這一意願:即捐贈並不以免稅為目的,但實實在在從稅收方面獲得支持,將更加有利於企業捐贈的積極性,並帶動更多企業加入慈善行列。

鄭小兵認為,企業做公益不能僅看獲得多少聲譽和即時利益。和企業經營一樣,做公益,也是一件立足長遠的事。

鄭小兵對此解釋,在慈善項目的選擇上,經過深思熟慮,一些見效快、成果立竿見影的慈善項目,不一定就能受到企業青睞。「我們選擇了耗時長、投入多的戰略性公益項目,比如青少年素質教育。」

國信證券公共關係總監趙磊對記者表示,去年開始,國信證券實施「金色人生」人才培養計劃,不僅是回饋社會、資助有志學子的一項公益事業,同時也兼顧為未來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享有多少稅收優惠並不是企業捐贈的決定性因素,這僅僅是一大促進因素。企業做慈善捐贈會有很多方面的考慮因素,如社會責任、企業形象、潛在消費群的挖掘、公益項目本身的吸引力等,稅收優惠只是其中一個考量因素。

律師代表:「免稅」培養全民慈善意識

「回報社會的企業公民理念是良性捐贈的基礎,但免稅的捐贈優惠政策,無疑將改善企業參與慈善的環境,鼓勵其樂善好施。」廣東利人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趙陽表示,對企業和個人來說,慈善不僅是「達濟天下」的一種財富觀,更需要一個積極的政策環境去推動其發展。

趙陽認為,目前中國的慈善處於起步階段,政府應從制度設計和政策方面,最大限度地創造條件,鼓勵慈善行為。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同時,個人的公益性捐贈也有相關稅收優惠。這項立法顯然是鼓勵公益捐贈的。

趙陽認為,慈善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是一種「愛心」,是一種「自律」,但更是一種理性行為。單憑人們一時的熱情和感悟去做善事,是不夠的,要對人們的捐贈行為採取某種「激勵」,從國際經驗來看,稅收優惠被作為重要的激勵方式予以設計和實踐,能夠起到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如果能獲得更多稅收方面的支持,慈善就會成為企業和個人的一種常態化選擇,如果能通過稅收的激勵,促進企業回饋社會,培養全民慈善意識,將極大地提升公益事業發展。

市地稅局:進一步做好公益捐贈納稅輔導

慈善捐贈稅前扣除實施以來,可為深圳公益企業和個人減輕多少稅收負擔?市地稅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於捐贈是稅前扣除項目,不屬於減免稅項目,對於深圳近兩三年捐贈免稅規模,暫時無法直接統計。」

目前企業和個人主要存在對稅收政策了解不足,認為辦理稅前扣除手續繁瑣等問題。比如,企業在享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優惠時,對捐贈對象的選擇,捐贈享受稅收優惠的範圍不是特別了解等。

對此,市地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未來,將進一步做好涉及公益性捐贈稅收政策的宣傳和納稅輔導工作,使納稅人更好地享受相關稅收政策優惠。並且,在公益性群眾團體的認定工作上,將進一步密切聯繫和配合財政和民政部分,提高工作效率,共同做好相關的認定管理工作。

相關焦點

  • 企業未給慈善總會捐贈 卻獲得千萬免稅發票
    為贊助中國青少年創意大賽的舉辦,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德公司)承諾捐贈價值1500萬元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活動承辦方中國版權協會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版權協會教委會)在沒有收到捐贈品的情況下,在今年4月15日開出了收據。隨後,尚德公司從中華慈善總會獲取了對應的免稅發票。因捐贈品遲遲未按期交予版權協會教委會,近日,中華慈善總會要求尚德公司退還免稅發票。
  • 廣東省及時雨公益基金會喜獲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
    2018年5月25日,廣東省財政廳公布了廣東省省級社團獲得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單位名單(粵財法〔2018〕18號),廣東省及時雨公益基金會經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聯合審核確認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
  • 慈善總會稱"開免稅發票前要對方現金捐贈"報導不實
    中廣網北京8月18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中華慈善總會在開具免稅發票前,會要求對方以現金捐贈為附加條件。中華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昨天(17日)接受中央臺獨家專訪強調,根本不存在這一所謂的「潛規則」。
  • 雲南舉行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暨非盈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
    會議現場 記者 趙黎浩 攝10月30日,雲南省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暨非盈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等政策宣傳解讀視頻會議在雲南省民政廳舉行,會議旨在認真學習落實國家和雲南省關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暨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等支持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努力推動雲南省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 助力公益 瑞麗在行動丨金華慈善嘉年華公益晚會圓滿成功
    2020年9月3日,在湖海塘公園舉行了金華慈善嘉年華公益晚會,當天,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企業及愛心人士齊聚一堂,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用慈善的力量幫助更多困難人士,為愛加油、為愛點讚。  金華瑞麗醫療美容作為一家心系公益事業的愛心企業,積極熱心的參與到每一次的公益活動中來。
  • 培育鼓勵企業慈善捐贈的良性循環
    這是企業所得稅法自2008年正式施行後的首次修正。此前,企業稅負是否過高的問題撥動了社會各界的敏感神經,引起了一輪大爭論。但此次修正並不涉及企業所得稅稅率調整,只是對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稅前扣除加大優惠,以鼓勵企業參與慈善捐贈。   2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 西安市周至縣慈善會聯合愛心企業開展公益捐贈活動
    12月10日,周至縣慈善會聯合陝西何戰庫肉業有限公司開展公益捐贈活動。該公司向樓觀臺聾啞學校捐贈兩頭總價值1.6萬元的豬肉。周至縣慈善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何根才,陝西何戰庫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戰庫,樓觀臺聾啞學校校長任娟妮出席活動。
  • 廣州將建慈善大樓,愛心企業助力養老事業
    廣州市慈善大樓主要面向參與慈善事業的政府、企業、媒體、學校、社會組織等部門,以及參與慈善活動的慈善組織、捐贈人、志願者、受益者等群體。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努力把廣州市慈善大樓打造成一個集體驗、籌款、展示、孵化、傳播、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信息化的廣州慈善地標,成為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國際慈善樞紐。
  • 探究|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如何進行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
    學習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99號 2019年12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99號)(以下簡稱「2019年第99號公告」),明確了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的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的相關政策、計算口徑和徵管規定,為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納稅人送上了一份
  • 公益專家對話騰訊微博網友 談捐贈抵稅
    對此,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在當天的微博中表示,此言差矣,今天討論的是公益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實際操作問題。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向符合條件的慈善組織進行捐贈之後,其捐贈的款物的價值,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慈善依靠的是大眾,而非大款或者大腕。慈善並非是某些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事的事情。
  • 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出臺!
    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出臺啦!2019年12月3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個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以下簡稱公益捐贈)可以抵扣。
  • 清晨酥咔榮獲「2019中國公益慈善十大影響力企業」!
    遼寧清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行業領跑者與優秀民營企業代表受邀出席論壇。 在本次論壇當中遼寧清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榮獲"2019中國公益慈善十大影響力企業"、遼寧清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慶南榮獲"2019年年度中國公益慈善名人"殊榮!
  • 楊晉:企業如何做公益捐贈?
    楊晉:企業如何做公益捐贈? 2015-09-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楊晉 資深籌款專員 楊晉/文 企業有心做公益,除了拿出錢來,其實還有基於企業的其他資源可以整合引入。籌資人員在了解捐方需求,如何更靈活有效地讓捐贈行為產生?我們今天來梳理一下企業捐贈的方式吧。
  • 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出臺 一般扣除限額為30%
    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出臺 一般扣除限額為30% 2020-01-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扣除需提供捐贈票據 ■ 本報記者 王勇 2019年12月3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 建德市舉辦「一噸米」慈善捐贈儀式,愛心企業助力農村老年食堂運營
    2020年11月3日上午,浙江兵將科技有限公司「一噸大米」慈善捐贈儀式,在建德市楊村橋鎮緒塘村老年食堂舉行。杭州市慈善事業促進處處長包宏武、建德市民政局副局級組織員朱月琴、建德市慈善總會秘書長項紅聯、楊村橋鎮人大主席賴如平、新浪浙江總編輯餘丹鳳、浙江兵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鍾建光等出席儀式。
  • 個人捐贈公益慈善事業或將免繳個稅
    個人所得用於慈善捐贈如何減稅?    根據2016年9月1日起實施的《慈善法》規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財產用於慈善活動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草案二審稿與《慈善法》銜接,採納了這一意見,規定為:「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 中華慈善日 | 重慶市慈善總會獲舉牌捐贈5.24億!
    在我國第5個「中華慈善日」到來之際,9月5日,重慶市民政局與重慶市慈善總會聯合舉辦了2020年重慶市「中華慈善日」主題活動。會上,愛心單位及愛心人士現場舉牌捐贈5.24億元,其中197萬人次通過網際網路公益平臺參與捐贈。
  • 龍光集團(03380)慈善基金會榮膺「2020年度慈善公益組織」
    (原標題:龍光集團(03380)慈善基金會榮膺「2020年度慈善公益組織」)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16日,2020「南粵慈善 公益同行」活動在廣州隆重舉行。
  • 迎「鄭州慈善日」 他們慷慨捐贈1853多萬元慈善物資傳遞溫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通訊員 桑暄越助力脫貧攻堅,創建慈善城市。9月16日上午,鄭州慈善總會、鄭州高新區管委會在高新區大學科技園廣場聯合開展了2020年「鄭州慈善日」活動捐贈儀式,迎接即將到來的第十三個「鄭州慈善日」。
  • 公益戰疫:各行業企業公益捐贈報導之六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行業企業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實際行動中,積極捐款捐物,運用企業核心技術能力提供科技裝備,想方設法籌措各類緊需物資並緊急運抵前線,還有為一線醫務人員及各類工作者專屬保險保障。1月24日,鬥魚第一時間向湖北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支援武漢防疫,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