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微,各諸侯國國力日漸強大,各諸侯國國君都想要爭奪霸主地位,因此各種治世理論競相登場,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儒家學說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他們的學說在當時沒有得到君主的推崇,但是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成為正統。此後,儒家思想深深影響著各代民眾。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孔孟二人的理論,孔子和孟子認為身上有這幾個特徵能成大事。那麼這幾個特徵是什麼呢?
一、擁有強大的自信心
古往今來能夠做成大事的人內心都有著堅定的信念,他們對自己說的話,做出的選擇沒有任何懷疑,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個人擁有自信後,會形成強大的內心,這樣,在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時,相信自己的判斷,任何時候都不會迷惘。在遇到挫折和逆境時候,也不會退縮,他們能勇於面對,堅信自己可以克服那些問題,會獲得最後的成功。
二、善於及時反省自己
能做成大事的人本身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人,只是他們在前往成功的路上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能夠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足,這樣適時地改變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像孔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和「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一樣,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和過失,才不會在之後的道路上繼續犯錯,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三、積極向上不會頹廢
能成大事的人每天都充滿著正能量,遇到事情也是從積極向上的角度看待問題。他們很少陷入頹廢中,即使進入到那個情緒也能很快地調整過來,將自己的精力用在解決問題上,他們每天都充滿朝氣,充滿幹勁,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收穫。
四、珍惜自己的時間
孔子曾說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就是每過一日就會少一日。能成大事的人都會珍惜自己的時間,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時間非常的寶貴。他們會合理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時間,在做事時十分果斷,乾脆利落,決不拖沓。
孔孟二人認為有這四個特徵的人就是能做成大事的人,他們二人的學說中蘊含著極大的智慧,這些智慧還需要我們去慢慢研讀,慢慢體會,希望大家能多多感悟他們二人的智慧,這樣也能幫助自己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