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經意的手勢,我們常常容易忽略;一句隨意的問候,常常隨風而逝,這些事,這些愛,看似微不足道,卻如秋日裡一滴水珠,起一池漣漪。
生活中,有很多大家平時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在某些領域可能大有用處,例如二氧化碳可以造成乾冰用於清洗設備,打進油井讓原油充分溶解提高石油產量。而在手機領域,道理亦是如此,一些我們看起來沒啥用的設計,其實卻大有用途!
數據線凹/凸槽設計——防止插反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普通的micro-USB、USB-A口有正反之分,所以難免會遇到因為分不清正反從而導致插不進的情況,不過某些廠商例如錘子使用了凹槽設計的數據線,在用戶拿起數據線的時候就會潛意識地把手指摁到「凹」進去的那一面,從而保證始終面朝一個方向。雖然現在Type-C口已經逐漸成為了標配,但往往數據線的另一邊——USB-A還是非常需要這種設計的。
錘子T1數據線
卡槽的上下切面不同——防止插反
很早之前很多手機在卡槽的設計上並沒有採用防止插反的凸槽,這這種情況下一旦插反了,想拔出來就十分困難。暴力拔出甚至會損壞手機內部用來讀取SIM卡的卡針,留下了不少安全隱患。
SIM卡卡槽
針對這一棘手的問題,設計師們將卡槽上下切面分成形狀/體積不等的兩個部分,手機卡槽只能沿著一個方向插入(反方向則無法放入卡槽中)。有效避免了因卡槽插反而導致手機損壞的情況發生。
閃光燈的同心圓環紋理——提高光的利用率
現在手機都配備了閃光燈,可以用來拍照補光、當手電筒等等。不少用戶都注意到了閃光燈裡頭有一圈一圈的同心圓紋理,這些紋理有什麼用呢?其實它們是菲涅爾透鏡,用於把閃光燈的光線調整成平行光從而照射到被攝物體表面。
閃光燈同心圓
首先,閃光燈燈管發出的光是向任意方向照射的。但為了更高效地把光線投射到被攝物體,我們需要讓這些光線更集中地垂直射出手機。對於向燈管後方發射的光線,人們就想到了利用凹面反光鏡的原理,讓光線「拐彎」從而聚焦水平射向前方。
凹面鏡反光原理
然而這樣做,射向前方和側方的光線(黃色)只有一小部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經過多次嘗試,使用過凸透鏡,但凸透鏡厚度不適用於手機,最後使用了這個更薄的菲涅爾鏡來代替凸透鏡,這種神奇的鏡片比凸透鏡薄得多,但可以實現與凸透鏡相同的光路。
閃光燈同心圓
菲涅爾鏡除了更薄之外,還能減少色差。因此,許多閃光燈(包括手機)上都會利用較淺的反光凹面鏡和菲涅爾透鏡一起來實現「任何方向的光線都向前方匯聚」的效果。這就是我們在手機閃光燈上看到的一圈一圈的同心圓。當然實際閃光燈發出的並不是完全平行的光線,而是會有一定向外擴散的,內部的光路結構也更加複雜。
屏幕與機身之間的膠條——緩衝作用
細心的用戶可能會發現,手機屏幕與機身之間有膠帶的存在,也許這給你的第一感覺是連接和固定的作用。其實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於緩衝,依靠橡膠/塑膠的彈性來平衡手機落下的衝擊力,同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落下時屏幕和機身之間的衝擊從而降低碎屏機率。
外殼使用內梅花螺絲——有效提高手機的可修復性
大家都知道傳統的十字螺絲有斜面需要下壓力,並且容易打滑,一旦打滑就變成廢螺絲,很難擰下來。現在用得比較廣泛的就是內六角/梅花型螺絲,它們的優點就是緊固力大,不易打滑。不少手機底部的兩顆螺絲採用了內五角梅花型螺絲。
內梅花型螺絲
內梅花型螺絲在用螺絲刀擰的時候,和螺絲刀頭接觸的面積最大,換句話說,就是單位受力面積比傳統的十字螺絲要小得多,這樣的話螺絲打滑的情況也比其他形狀的螺絲要低很多。當然,內梅花型螺絲雖然優點多,但是缺點就是對螺絲刀要求高,需要特定形狀的螺絲刀,日常並不是經常使用。
總結:
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有這樣的設計,自然就有它的價值,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我們平時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往往都是很有用的。只要有心細細觀察,就能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