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學李同學雅思分數:7.5L:8.5 R:8 W:6.5 S:6.5
先說一下我的自身情況:某航空公司在職兩年,畢業前六級550,英語底子算中上吧。雖然工作後接觸英語較少,但好在平時愛看看美劇看看英文資料啥的,總之沒吧英語廢掉,準備考雅思時可以輕易上手。不過我相信仍在校園的烤鴨們是可以比我這個畢業兩年的工科生更容易找到學習語言的感覺的。
我差不多從今年3月份開始準備雅思考試的,一直到今年8月份幸運的一戰分手,期間經過了漫長的半年。雖然備考時間跨度大,但是我是在職備考,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工作,只能利用休息時間或是通勤地鐵上的零碎時間學習,平均也就一天2小時左右。
我想說的是,各位力爭在一兩個月內屠鴨的同學們,只要你肯靜下心來學習,時間是足夠的,不要懷疑自己。
備考材料
首先分享一下備考用的資料:
劍橋真題4-13
數字越靠後難度越大,主要是聽力閱讀。前期我以為難度差不多,做了前幾套自信滿滿的感覺自己水平還可以,結果越往後越受打擊。各位如果時間不是很充裕,直接從9開始。
雅思官網
這個估計很少有人注意吧,大家只是用它來報個名。但其實上面還是有一些有用的備考指南的。我在備考時從官網下載了作文和口語的評分標準以及各門考試的答題紙樣板,這對初戰雅思的考生們應該是有很大幫助的。
各位在準備作文和口語的時候就嚴格按照評分標準來,找出自己的弱點在哪裡,著重練習。這裡的弱點是指你在口語或作文評判體系裡的弱項。比如,我本人詞彙量不錯,但是語法很口語化,我就在寫作時練習使用虛擬語氣,強調句等等。雖然口語作文都很主觀,但是它們有客觀的評分標準,各位在備考時應該對此有清晰的認識。
Simon考官的範文和分析
這個各位自己上網可以輕易搜到,他的範文很地道。相比國內雅思指導一些過於模板化的寫作方式,我建議大家多看看老外寫的文章。看的多了你就會發現你可以分辨出這篇文章是中國人寫的還是英語國家人寫的。雖然難以達到nativespeaker的寫作水平,但這個時候你的語感已經上了一個臺階。
聽力
我對聽力是比較有發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平時做聽力真題的時候基本在8到9分浮動。
提高聽力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聽抄。什麼圈定位詞啊,判斷詞性啊都屬於考試技巧,可以提分,但是不能靠這些提高你真正的水平。前期準備時間充裕的時候我用BBC NEWS和Scientific American’s 60-second Science做為聽力材料(這些內容app或是網上都可以找到),語速較快,內容豐富,作為聽抄材料還是比較鍛鍊人的。
練習的時候要聽一句,寫一句,甚至是聽一段,寫一段。有時聽個七八遍才能寫下一個完整的句子。一開始你可能完全跟不上錄音,沒關係,把不會的詞標出來,反覆聽整句話,直到它深深的印到你的腦海裡。切忌一聽不懂就看原文,一定要努力嘗試聽懂內容,實在不行再去查原文。
備考後期大家可以拿真題part3和part4作為聽力材料。與part1和part2不同的是,這兩部分內容往往是大段大段的論述,內容更加豐富,對聽力水平的提升有較大幫助。
此外,聽抄可以提高你的拼寫能力,這對聽力填空以及寫作都至關重要。把自己拼寫錯誤的,不太確定的詞彙整理到一個本上,反覆記憶。我在雅思聽力考試中就把signature拼成了signiture, 與滿分失之交臂,十分可惜(後來知道答題紙下方籤名處就寫著signature,苦笑)。到備考後期,我大概匯總了400個拼寫不太確定或是錯誤的詞彙。
關於考試技巧
網上可以搜到眾多關於聽力的考試技巧,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預先審題。從考官允許翻閱試卷那一刻起,就要認真審題。正式考試內容前的試音以及每題之間檢查答案的十幾秒,都要用來預先審題。審題的時間稍縱即逝,要做到前一道題不確定的答案先放著不管,首先要把後面的題目看懂,要懂得捨棄,顧全大局。聽力考試最後的十分鐘足夠你往答題紙上填答案,檢查拼寫等等。
閱讀
這裡又不得不提背單詞的重要性,詞彙量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沒有詞彙量做閱讀舉步維艱。我在前期做閱讀時每一篇都是精讀,不會的詞或短語彙總起來並且標出音標,例句,近義詞。一些科技名詞一般可以忽略,但是一些經常出現的詞要特別注意,比如inevitable, prominent等等這些經常出現並且直接影響你對文意判斷的詞要多加記憶。很多詞彙你在作文及口語中都用的到,這種看似緩慢的學習方式其實對整體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此外就是提高閱讀速度。首次做某一篇閱讀時嚴格控制在每篇15到20min,之後再細細精讀。
關於閱讀的考試技巧
我是先審完所有的題目再開始讀文章,之後一邊讀文章一邊寫答案,也就是一篇文章所有的題目一起做,一般讀到最後一段的時候所有的答案都填好了。我也聽說有的同學習慣先做選擇,段落大意,最後做正誤判斷等等。這個因人而異,找到自己適合的方法就好。
選擇先從哪一篇文章開始做也有技巧,一般是先易後難,既可以保證該拿的分不丟,也可以提高自己做題的信心。8月18日的考試中第三篇閱讀最簡單,第一二篇難度很大,很多同學都是在簡單審題後從第三篇開始,這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技巧
此外,做閱讀一定要秉承一個理念,就是所有的答案都在文章裡,不要主觀臆斷,不要猜測。特別是在做true/false/not given這類題目時,千萬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
寫作
寫作是大多數中國學生不太擅長的部分。小作文有很多模板化的寫作方式,各類app都為烤鴨匯總好了,什麼折線圖啊,表格圖啊都可以套用常用詞句。
值得注意的是,雅思越來越多的考到流程圖以及地圖題,大家往往對此準備不充分。推薦大家直接看看老外的雅思作文,同樣是描述一個表格或是地圖,母語國家的人往往寫的更地道,沒有什麼複雜的句式高難的詞彙卻自然流暢。
譬如Simon考官提到,一些考生在小作文裡喜歡用shoot up, creep up, dive, plummet來代替increase,rise,fall這些常用詞彙,力求提高詞彙的豐富度,但這卻不是地道的寫作方式。學術型文章常用的表達方式是increase dramatically,a significant decrease等等更加客觀的表達,一些帶有主觀色彩的表達只適用於大作文。
大作文建議大家按照話題來準備。媒體、國際、教育、犯罪、政府、工作、文化、科技、環境、健康、社會、旅遊十二個話題都要準備,每個話題至少積累50個詞彙(或短語,句子)。
比如環境類:household waste(生活垃圾)、sustainabledevelopment(可持續發展)、biodegradable materials(生物降解材料),respiratory disease(呼吸系統疾病)等等。
可以將這些詞彙積累到一個本上並且牢記。這些詞彙可以極大的提高你大作文的詞彙豐富度,並且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詞彙可以為你提供寫作思路。比如提到環境汙染,你可以輕而易舉的聯想到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廢物再利用;控制廢氣排放,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等等觀點。
沒有這些詞彙的積累,你或許只能寫的出plantmore trees這種句子。按照話題準備的詞彙其實就是語料,即你說話寫作的材料。積累語料庫的過程看似緩慢,但是不知不覺中你既提高了寫作水平,又積累了口語素材,一舉兩得,其實效率很高。比如9月到12月的新口語庫中有一個關於環保人士的話題,如果相關內容你已經在積累作文語料時有所涉及,準備這塊內容時就會輕鬆很多。
建議每次練習寫作都直接寫在最新版的答題紙上(網上有pdf版的,直接列印二三十份),嚴格控制時間,寫好之後可以找老師批改。微博上有不少批改雅思作文的老師,大家自己去搜,大概批改一篇文章幾十塊錢。老師改好之後自己把這篇文章再寫一遍,每一次都要爭取有所提高。
口語
口語估計是絕大部分中國考生最頭疼的部分,既緊張,又尷尬,結果還最不理想。並且往往口語考試在筆試之前,考的好壞直接影響後面的發揮。我個人倒是不太發愁口語,上大學的時候還在學校廣播臺播英文節目,口音語調什麼的有天然優勢,所以口音語調這一塊我貌似也沒什麼可說的。
我來說說口語考試的內容表達。中國考生大量存在為了應試大段大段的背口語答案的現象,我覺得意義不大。首先口語考官可以輕而易舉的看的出你是不是在背誦事先準備的內容(他們面試過的考生太多了),其次學習口語的目的是出國交流,光會背有什麼用?口語考試的確需要大量的準備,但正確的思路是準備「點」,在考試時臨場發揮把「點」串成「線」。如果你能完成這一步,6分應該差不多到手了。厲害的同學可以把「線」連成「面」,這就是7分大體的水平。
所謂「點」就是語料,「線」就是句子,「面」就是故事或是觀點。雅思口語考察流暢度 & 連貫性、詞彙量、語法、發音四個方面,我認為前兩者最為重要。準備的語料多,詞彙量自然上一個臺階,語料串成的句子完整連貫,流暢度&連貫性自然就好,至於語法和發音我覺得不必太過糾結,避免太低級的錯誤就好了。
Plus:贈送一個快快樂樂提高口語的方法(完全不是以應試為目的):看美劇,刷劇本。老友記,摩登家庭這種生活喜劇是練口語的最佳材料,它們的劇本網上也找的到。不要看字幕,反覆看,反覆聽,反覆跟讀,不會的去查劇本,重複的多了某個角色的臺詞就會深深的印在你的腦海裡。在合適的情境下,你也會自然而然的蹦出這句話。
最後總結一下,背單詞,聽抄,精讀,積累語料這些都是我在雅思考試中使用的「笨方法」,沒有太多的技巧可言,然而提高是整體性的,因為上述任何一項練習對聽說讀寫都有幫助,長達半年的備考時間,就是這些練習在支持著我持續進步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量變引起質變,大家不要被太多的考試經衝昏頭腦。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