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千金,化腐朽為神奇——施悅兒刻字藝術賞析

2020-12-23 博海藝苑

施悅兒,又名施玉昌,「痴墨齋」主,1964年1月生於浙江省桐廬縣。現為上海市海上蘭亭書法院桐廬分院常務副院長,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桐廬縣書協篆刻刻字委員會主任。現就讀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行草臨摹與創作專研班。其書法篆刻作品在全國展賽中頗有斬獲。

阿昌兄的這批木刻字作品著實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震撼和驚喜。他搞木刻字創作雖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我與阿昌熟悉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葉,是因為書法的共同愛好,而且那時我已經知道他會篆刻,他也經常給書法同仁刻章,至今我還在用他刻的姓名章和閒章。他是書法同道中對翰墨最為痴情的,他的書齋取名「痴墨齋」就是最好的註腳。上世紀90年代初,桐廬一場轟動縣城、別開生面的「三青年書法展」,至今還常被人們津津樂道,可見那次書法展的影響力。阿昌就是其中之一青年。相信這次他的刻字展會成為桐廬篆刻刻字再度興起的一聲「春雷」。果然,這個春天提前來了。據近日召開的縣書協理事會消息,書協新成立了篆刻刻字委員會,阿昌被委以委員會主任。消息一出,桐廬書法界為之振奮。中國書法之鄉的「桐廬樣本」中必將增加一枚別樣的篆刻刻字標本。上世紀90年代初他領銜桐廬篆刻,如今擔此重任自然是眾望所歸。阿昌兄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甫一新任即感振興桐廬篆刻「刻」不容緩,立馬諮詢桐廬刻界現狀。我告知他,目前有個「五方印社」,十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學習篆刻,比較活躍。還有位我的老領導「聶老總」默默地刻了五六十年,現在還「時時刻刻」,年刻數百方,日益精進,但作品不輕易示人。知此,他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我說不要急,先把這次展覽搞好。以展覽為契機,把桐廬篆刻刻字這把火燒起來。此是後話。

言歸正題。屈指一算,三十多年過去了。看到他這批木刻字作品,不僅使我眼睛一亮,而且使我的思緒拉回到了我們相識和共同致力於桐廬書法事業的年代。那時,桐廬寫字愛好書法的人並不多,喜歡篆刻的人更是鳳毛麟角。記得「杭拖」的鐵夫(葉特立先生)、煙糖公司的阿光(殷光先生)是桐廬「刻界」兩位巨擘。在他們的旗子下,有施玉昌、葉均、丁軍等青年才俊業已嶄露頭角,另外還有第三梯隊陳俊、房景等一些人。桐廬篆刻一度非常活躍,經常有篆刻作品展出。總體上人數雖然不多,但他們的作品在杭州地區乃至浙江省有一定影響力。 1994年10月,浙江省刻字學會年會在富春山嚴子陵釣臺召開,全省篆刻刻字界的大腕高人云集桐廬。我作為縣書協觀察員列席會議。當時,袁偉正在釣臺任風景區經理,陳俊是辦公室主任,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會議的勝利召開。這次會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主要是對浙江省篆刻刻字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規劃。在會議精神的感召之下,我當時也蠢蠢欲動想嘗試刻字了,買了一些刻字用具,不過最終是淺嘗輒止,沒能堅持下來。後來,由於篆刻隊伍人員變故,桐廬篆刻界一時渙散,幾乎處於停滯。阿昌去了上海經商,一待就是二十幾年。期間,我與他雖少有聯繫,但是一直遊於神交。阿昌不像我,他是在一條道上「痴」到家的。儘管在上海灘做生意商務繁忙,非常不容易,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他所痴愛的書法藝術。我非常欽佩阿昌的這股痴勁和投入。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書法藝術的沃土耕耘了幾十年的他終於迎來了豐收的季節。他的書法篆刻作品在滬上舉辦的各類全國或國際大展賽中頻頻獲獎,斬獲頗豐。而且他工細於小楷,綿綿密密,清清靜靜;開張於狂草,縱橫捭闔,洋洋灑灑,無不見於情性。他以篆刻而學書法,以書法而入篆刻,互為養分,相互軒邈。看到他的這批木刻字作品,驚嘆、驚喜之餘,不禁驚呼:「阿昌回來了!」

「木刻字」是我給他這批刻字作品取的專屬名詞。其實,現代刻字藝術是中國毛筆書法、篆刻、現代刻字「大書法」中的三大成員之一。三十年來,中國現代刻字藝術以「主題創作」的民族文化特徵,已闊步走進世界藝術之林。

前幾年,桐廬江南、莪山、分水等地突然興起一股民宿建築高潮。於是一些舊門版從老房子上拆了下來,而且堆放在外面,任憑風雨的洗禮。特別是杭州至黃山高鐵經過桐廬,在風川這段建設中,又發現很多舊屋門板和豬欄門板。阿昌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的激動,情緒一下子上來了。他進村入戶去上門收購,一塊一塊地收集到他的工作室。開始也沒有馬上想到要怎麼樣,就是覺得這批舊料很喜歡,一定會有合適的用處。突然,一個想法在腦子裡蹦了出來:刻字。他先在腦子裡運作「藍圖」,刻什麼內容?怎麼刻?會是什麼樣的效果?一切未知,卻充滿著藝術的誘惑。這股無形之力激發出他創作的欲望和衝力。選題?視覺效果如何等等很多問題不斷迸發衝動著他。這時,在他的頭腦中同時出現了一個藝術家的形象:曾永鄉,一位從事磚刻藝術的名家。阿昌想:「曾永鄉是以紅磚為載體刻字,比木刻更費力費神。而我以舊木板為截體,方法上值得借鑑學習。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一個主題在阿昌腦海裡越來越清晰:詩鄉畫城,瀟灑桐廬。內容包括桐廬富春江山水詩金句核心詞語、名勝古蹟、美麗鄉村等等。他開始了第一塊木板的刻字嘗試,刻的內容就是主題詞「詩鄉畫城 瀟灑桐廬」。他用一扇完整的木門包括門框、門板來做主題作品。門框上沿行書「詩鄉畫城」,左右門框用行書清代詩人俞頤軒詩句「瀟灑桐廬郡,江山景物妍」,大門居中偏上篆刻滿白漢印「瀟灑桐廬」四個大字。刻成後,再敷以顏色,一副門框兩扇門,進行二度創作成為一幅完整作品。作品初創甚感滿意,可謂初戰告捷,甚至有「意在筆後」的意外收穫。這給了他大大的信心和力量。後來一發不可收拾,大膽構思,精心創作,於書法、刻字融為一體;寓意於形,相得益彰。為追求形式的多樣性,書法字體或金文、小篆、魏碑,或行草,或現代刻字配以傳統小楷,不一而足。作品一氣呵成,渾厚大氣,有的寫意,有的傳情,品之有味,意境曠古,剛勁奇絕,圓融精緻。這在《瀟灑桐廬》、《唐詩西路》、《九裡洲》、《江山》、《愛蓮書社》、《雪水雲綠》、《漁浦》等作品中尤為明顯。

「不走尋常路」大概就是阿昌的個性。他喜歡在未知領域行走,在嘗試中知味。這一點在這些木刻字作品中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每幅作品都直擊人心,對於自己的夢想,不畏艱辛長期堅持,那種付出與收穫,是別人難以體會的。有的作品看上去似乎有點「火氣」,而我偏偏喜歡上這恰到好處的「火氣」。它給人以視覺衝擊及其所釋放的磅礴氣勢和振奮力量,難能可貴。這也是作者藝術擔當精神和內心世界的生動刻畫。我為之擊節點讚。

從事刻字藝術創作的過程是極其艱苦的,有時甚至於是痛苦的,是要用生活、學習、體驗、思考、碰撞的綜合輸出和呈現,每一件作品都需要經構思、草稿、度稿、修改、成稿、定型、木刻、底色、上色等等。每道程序要經歷好幾次反覆,特別是在使用各種工具精刻細琢時,稍有用力不當或粗心大意,都可能造成遺憾、敗筆,甚至是功虧一簣。沒有一股子激情是難以支撐的,沒有夢想是難以成現實的。面對這些用心腦和體力雕琢成的作品,阿昌不無感慨地說:「最讓我開心的是,當一塊塊平淡無奇的廢舊門板經自己的構思創作,變成一件件充滿情感的作品時,那種獲得感和知足感也是別人體會不到的。」阿昌這批木刻字真可謂是,材料得之機緣,而作品成之巧合啊!

現代刻字的創意就是意境、意趣的靈魂性把握,它或許來源於生活中的某一細節的觸動。這種靈感,如何尋找古代經典文詩辭賦來傳達,以嚴謹、規範的詞句做內容主體,是創作真正的刻字藝術必須思考的,避免庸俗,充分體現作者的文化修養。阿昌以舊木料、舊門板為紙,以刻刀為筆,以「詩鄉畫城,瀟灑桐廬」為主題,進行創作構思。主要有以下幾篇內容:詩鄉畫城篇:瀟灑桐廬郡十絕、古風、桐廬江閣、雨過桐廬等。隱逸文化篇:客星、嚴子陵釣臺。中藥鼻祖篇:藥祖桐君。旅遊景點篇:桐君山、瑤琳仙境。桐廬地名篇:畲鄉風情,歌舞、下輪等等。做到篇章與主題的統一,形式與內容的融合。充分體現了阿昌幾十年深厚的學養沉澱,厚積而薄發;飽含著他對桐廬家鄉的滿懷深情,有感而發。

現代刻字是個系統工程。在創作手法上,阿昌採用陰刻、陽刻、疊加、將字體局部放大、在刀感上強調刀法與肌理效果、將字與字之間通過切割拼接等大膽手法,再在顏色上做文章,傳達古淡、明暗、清雅等傳統意境,並與時代審美意趣相結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更可貴的是,這批木刻字既是純粹的陽春白雪藝術品,又是極具實用價值,非常接地氣藝術裝飾品,是桐廬高端民宿、美麗鄉村村史館、鄉風民俗館、全域遊客接待中心、酒樓茶肆等雅趣場合的首選寶物。這將對助推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積極作用。

阿昌兄的木刻字作品可謂:一刻千金,化腐朽為神奇。反映了他的綜合藝術能力和藝術修養。

我為施玉昌木刻字作品而歌:

賦其以心,施其藝斤。

朽木逢春,玉枝冰清。

向之欣欣,昌然菁菁。

因勢而形,巧思點睛。

相關焦點

  • 中國泥人: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
    與此同時,泥土還激發了藝術家的豐富的創作靈感,誕生了泥塑藝術。泥人作為泥塑藝術最常見的展現形態,造型或憨態可掬、或逼真傳神;色彩或濃重華麗,或古樸天然,是中國人生活中最常見的藝術品之一。在中國古人的眼裡,萬物有靈,卑微如泥土,也蘊藏著生命的力量。在中國的創世神話女媧補天當中,創世女神女媧就是用泥土比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人類。
  • 88歲奶奶用魚骨蟹腳作畫 化腐朽為神奇打開一扇新的藝術大門
    88歲奶奶用魚骨蟹腳作畫 化腐朽為神奇打開一扇新的藝術大門時間:2020-11-02 13:31   來源: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8歲奶奶用魚骨蟹腳作畫 化腐朽為神奇打開一扇新的藝術大門 提起畫 大家腦海中大多浮現出 濃墨重彩的油畫 清新淡雅的水墨畫 而在浙江杭州市一社區展出的 工藝畫卻與眾不同
  • 誰說朽木不可雕也,看李漁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閒情偶寄》李漁將這扇偶然天成的窗戶,起名為「梅窗」,並認為「梅窗」是他生平製作得最好的窗戶:「予又嘗取枯木數莖,置作天然之牖,名曰「梅窗」。生平製作之佳,當以此為第一」;「予之心思,訖於此矣。後有所作,當亦不過是矣。」李漁的「梅窗」既是窗又是一幅天然的畫,極具創意,堪稱「化腐朽為神奇」的代表。腐朽本是一種瀕於死亡的形態,代表沒落、停滯、頹廢。而「化腐朽為神奇」就是將短暫的、稍縱即逝的、有形的、物質的、有限的東西「化」為無形的、恆久的、精神性的東西。
  • 變不利為有利,化腐朽為神奇,則是一種更高境界的智慧
    其實,許多偉大創新都由失敗而來,只是有些人囿於思維慣性和認識局限性,自動關閉了這條創新高速路,而有些人卻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把「失敗」也變成一件令人稱道的好事情。一個城市男孩移居鄉下,在當地農民那裡買了一頭驢,價格為100美元,二人約定,翌日農民將驢牽來給他。第二天,農民找到男孩,很抱歉地說驢子突然死了,而且錢也花光了,沒法退還給他,男孩並未計較,讓農民把那頭死驢給了他。
  • 化腐朽為神奇——常數變易法
    小編先來對一下上一篇文章的答案,然後再講解這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常數變易法。題目在小編的上一篇文章:拆分——線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結構。這些題其實都還挺簡單的,畢竟這部分是在為後面打一些基礎。1.這道題說是二階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那麼線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結構是什麼呢?
  • 多用電子鐘、簡易水平尺,看「生活科學家」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多用電子鐘。  圓規做成電鑽、廢棄手機充電器改造電蚊拍……這些作品來源於上海市民,在他們手中,一些小物品被再利用,並化腐朽為神奇。  9月16日是全國科普日,科學生活大使優秀作品展當日在上海科學會堂開啟,市民到科學會堂海洋能廳,可觀賞科學生活大使們的上述科學小創意。
  • 工藝品大比拼,星太奇化腐朽為神奇,奮豆靈光一閃改造骨灰盒!
    工藝品大比拼,星太奇化腐朽為神奇,奮豆靈光一閃改造骨灰盒!話說古老師一天講課,提到生活中的細節,很多東西都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於是布置了作業,要求每個同學做一件利用廢品製作出有其他作用的物品出來。田雞妹最先想到好辦法,便收集廢物易拉罐來製作工藝品,經過細心裁剪和拼接後,易拉罐變成了一個美麗的風鈴,田雞妹真是心靈手巧啊!
  • 刻霧裁風——王步強書法刻字藝術賞析
    曲阜師範大學書法學院創辦人、原副院長、漢碑研究所所長、現代刻字研究所所長;書法、篆刻、刻字專業創辦人,首任導師。現為: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書法文字與設計研究所所長; 中國關工委藝體委專家; 中國書法家協會刻字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理事、刻字委員會副主任;
  • 化腐朽為神奇,溧陽為「常州必去網紅打卡地」又添新名單!
    你見過最神奇的「變廢為寶」的事情是什麼?溧陽這件事,可謂化腐朽為神奇,而且為「常州必去網紅打卡地」又添新名單!化醜陋礦坑為旅遊寶礦,瘡痍變美景,鄉村成景區在溧陽市戴埠鎮,有一個山被稱為豬頭山。
  • 化腐朽為神奇,地板廢料扔不得!
    化腐朽為神奇,地板廢料扔不得!習大大關於「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講話在網際網路上引起強烈共鳴。作為21世紀的五好公民有必要踐行這一思想,凡事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說裝修期間,鋪裝地板之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剩餘,大多數家庭都將這些剩餘地板當做廢料處理或者回收,實際上這些邊角料完全可以利用起來,經過簡單的修飾和加工,就可以變成實用耐看的小家具哦~不僅符合了習大大的講話精神沒有造成浪費,還為家庭節約了開支呢~DIY1:多餘木地板可以拼接成擱架和花架
  • 郭德綱解鎖新技能,化腐朽為神奇,純屬娛樂還是意有所指?
    郭德綱解鎖新技能,化腐朽為神奇,純屬娛樂還是意有所指?文丨悠悠閒雲如今的德雲社已經是相聲界的龍頭老大,就算是那些主流同行們舉辦什麼相聲非遺活動,缺了德雲社怎麼看都覺得不算實至名歸。幾個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說不能繼續食用的白薯,在郭德綱的打造下簡直就像是在化腐朽為神奇。看著如今德雲社那麼相聲演員走火,有人就覺得是不是在暗示徒弟們就算是白薯,也可以驚豔呢?說真這種新奇畫風在郭德綱的網上動態裡確實很少見,倒是他那些意味深長的各種的詩詞歌賦得比較常見。這次沒準就是純屬娛樂,要不有粉絲就說:好久沒看到師父發這麼容易懂的文案了哈哈哈哈!
  • 陳耀:化腐朽為神奇——課程開發素養的培養
    ▼2018年5月,浙江省小學科學特級教師陳耀在蒲公英大學進行了以《化腐朽為神奇——課程開發素養的培養》為主題的精彩授課。本文節選自本課課程實錄。為什麼會有這個專題?因為,一直以來我收過很多徒弟,其中不乏從國外回來的一些科學專業畢業的碩士、博士生。
  • 中學生校服的個性「塗鴉」,同學:化腐朽為神奇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中學生在校服上化腐朽為神奇的塗鴉。01:藝術篇又是老套的藍白配,這樣一件校服,毫無個性可言,但是加上肩膀上的這個遊戲人物,立刻就鮮活了很多,個性十足,相信穿上這件校服,立刻就會變成全校「最靚」的仔,只是不知道被老師看見了,會有什麼反應,不過美術老師是肯定在心裡暗暗讚嘆:人才難得。
  • 「化腐朽為神奇」,中國的「鋼鐵大王」從一無所有到上百億身家
    周福仁又施展了「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建築施工改造用去了1年,投產肥料只有1年,按照周福仁的說法,「做到目前,不但有效益,而且在全國化肥行業利潤是最好的。」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 香菇油飯化腐朽為神奇!不要的隔夜飯變得芳香撲鼻,一頓吃不夠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道香菇油飯,讓你的隔夜飯也能化腐朽為神奇!一。用料 幹香菇10朵、雞腿肉1根、隔夜飯1碗、調味汁少量、食用油3湯匙、青豆、玉米、胡蘿蔔、蔥、小紅椒二。
  • 神奇寶貝:猜猜我是誰?你能猜對一個算我輸,化腐朽為神奇!
    神奇寶貝動畫中,經常會出現如大木博士川柳的小遊戲,如果說哪個才是最經典的,那一定是猜猜我是誰了?相信這是很多小夥伴的童年記憶,今天幻想就我們就來玩一把,能猜對一個就算我輸化腐朽為神奇,正確答案在最後公布。
  • 作文語言,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只要平時多記、多思、多練,就能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收到「化平庸為神奇」的效果。化平庸為神奇——提高作文語言水平的幾點方法吳建升人們所說的美文,主要就是針對語言美而言的。而有些學生寫文章時,總是信筆塗鴉,很不注意推敲語言,是導致語言平淡的主要原因。
  • 過年禮送「化腐朽為神奇」的泥人 捏套「全家福」迎個好彩頭
    泥塑產生於早期人類文明。從古至今,中國的泥塑藝術從未間斷過,歷代的泥人作品也不乏傳世精品。舊時,北京的泥人主要是在廟會上出售;坐商則以東安市場要貨鋪為代表;也有走街串巷的玩具小販。2006年,泥人成為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健康早知道」化腐朽為神奇的大腸,竟然藏著我們最重要的東西...
    化糟粕為精華,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大腸裡面就有陰陽在裡面,換句話就是能起到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功能,這就是變化。本來是垃圾、殘渣,在大腸裡再發酵一下(大腸裡有非常多的細菌,稱之為益生菌),就變化出東西來,中醫稱之為精,如果還不是很明白,就想想糟粕醋,大醬,米酒這些,這些就是發酵後食物衍生出來的精!那麼我們的大腸就擔當著這個衍化的功能!
  • 化腐朽為神奇!小夥用廢紙盒造了一組驚人的紙模型,驚豔了44萬人
    將包裝盒隨手扔進垃圾桶,這個行為對於我們大眾來說已經見慣不怪了,然而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才是真正的牛人。在沒見過他的作品前,包裝盒唯一歸宿就是垃圾桶,而在見過他的作品後才發現每一個包裝盒都能成為一個價值不菲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