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非遺小吃系列 | 永嘉白酒

2020-12-20 百家號

好山出好水,好水做好酒。永嘉縣內有楠溪江國家級景區,楠溪江水質優良,清甜可口。永嘉雨熱同期,適宜糯米種植。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永嘉燒制出品質優良的白酒。永嘉燒制白酒的歷史已十分悠久,古時農家幾乎都能燒制供自家享用。

清代袁枚有文:「既吃燒酒,以狠為佳。……餘謂燒酒者,人中之光棍,縣中之酷吏也。打擂臺,非光棍不可;除盜賊,非酷吏不可;驅風寒、消積滯,非燒酒不可。」

國人只知道杜康造酒,杜康所造之酒,其實只是黃酒。燒酒,也就是白酒的起源,無可考的歷史,但從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之稱為「火酒」,並列出其功效,可以推斷燒酒在當時已經流行。

燒酒是從黃酒中延伸出來,是隨著技術的提高而產出的蒸餾酒。在溫州永嘉,燒酒又被稱為老酒汗,這是相當形象的稱呼。

據永嘉白酒非遺傳承人朱啟臘介紹,永嘉家釀老酒歷史悠久,唐代有「豐和春」、宋代有「蒙泉」等老酒。永嘉白酒實際來源於老酒(黃酒)。做老酒首先要制粬,入秋以後,採取辣蓼的嫩枝葉,搗碎與米粉搓成丸子,曬乾成為酒粬。又將早稻米炊熟,倒入內室竹簟上,長出黃綠色菌絲後曬乾,稱為黃衣粬。每年冬至後,取優質糯米浸泡炊熟,候涼與黃衣粬拌勻落缸,按比率加入山泉水,數月後黃酒釀成。取新酒液(又稱生頭),入天鍋古法蒸餾,每百斤萃取五六兩蒸餾出來的五色汗汁,稱為老酒汗。永嘉老酒汗清冽醇香,落喉甘爽,有通經活絡之功效。老酒汗是白酒,但有老酒的味道。老酒糟經古法蒸餾出酒精含量較高的部分,稱為糟燒酒,也就是白酒。

永嘉老酒汗,不僅製作技藝採用古法,用具也沿用古法。在蒸餾過程中,取當地柴火燒制,器具以錫器為主,這是朱啟臘從清到民國、從民國到解放後所留下的文物中考據出的。

老酒汗的生產過程中,講究水、酒粬和糧食。朱啟臘有個很到位的比喻,他說,對老酒汗而言,水猶如人體的血液,酒粬相當於骨頭,糧食相當於肌肉。因為老酒汗是液態的,跟水的質量有直接的關係,很講究,他家的老酒汗用的是山泉水,在如今是件奢侈的事情。走進位於永嘉甌窯小鎮的展示廳時,看到院子裡正曬著呈現出綠豆顏色的酒粬,朱啟臘說,他家的酒粬都是自己製作,用最好的米發酵。而他燒制老酒汗所用的糧食,則是晚糯米。在他看來,釀酒的技藝要用心,每一個細節都要把握好,但在技藝之上,「德」字是首要的,所以,每一種材料都要用最好的。

朱家是永嘉楠溪江花坦村的釀酒世家,當年朱彝尊避難到此,就作有《花坦望雁蕩山歌》和《題廊下村主人壁》詩,「珍重主人投轄飲,幾回把酒意茫然。」朱彝尊所喝的就是朱家的家釀。

世代傳承的,不僅是技藝,更是德行。朱啟臘不藏私,他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的經驗:在蒸餾的過程中,火候的把握憑的是自己的經驗;老酒汗講究的是貯藏,要放在陶製的壇缸裡,貯存5年以上,有條件可以進行窖藏,放在陰涼的山洞裡,出來的酒口感會更好;還有打酒時,以平潮為最佳時機,這是老祖宗的規矩,千百年來的傳承;白酒蒸餾出來,要去頭掐尾,頭酒和尾酒都含有異味和不良元素。

因為出生於釀酒世家,兒時耳濡目染,雖然年輕時出來闖蕩過,最終還是選擇回來傳承家族事業。老酒汗裡蘊含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比酒還要醉人。

文/周紅

攝影/北大方攝製組

本欄目由本報和鹿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合辦

溫州非遺小吃系列

溫州魚丸 / 溫州魚餅 / 高梁肉 / 膠凍 / 麥麥酒 / 糖塑 / 梅頭蝦蟣 / 茶山黃葉早茶 / 九蒸九曬薑汁膏 / 番薯粉 / 海島伴手禮 / 海蜇加工技術 / 茯苓糕 / 瑞安傳統製糖技藝 / 五香乾 / 橋墩月餅 / 醬油 / 順溪黃年糕 / 錢倉糕點 / 餛飩 / 醋 / 肉燕

★版權聲明:本文為《溫州新壹周》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溫州十大名小吃之永嘉麥餅:往來旅客把它常備為乾糧,好吃又營養
    永嘉麥餅,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它原產於永嘉沙頭,而沙頭歷來是舴艋停靠旅客歇腳候潮的埠頭,往來的旅客就把它常備為乾糧,據說這個小吃別有風味,圖為永嘉麥餅。據說這個永嘉麥餅中一個麥餅的原配料是半斤麥粉,一個雞蛋,一湯匙菜油,攪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鹹菜、鮮肉、磷蝦、味精。
  • 賞一場鼓詞品一下老溫州小吃 體會記憶中的年味
    雅豆腐鯗、九層糕、墨魚餅、索麵、順溪黃年糕……這些純手工製作的老溫州小吃,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你帶回到曾經,讓你的胃瞬間又空落落了!  年關將至,為了營造濃濃的年味,喚起全社會對年俗文化的整體記憶,第二屆「年味溫州」非遺迎春展馬上就要來咯。
  • 溫州麥餅哪家強,「永嘉」麥餅稱「霸王」
    溫州的大街小巷,店面最多的不是打火機,也不是皮鞋,還不是服裝 ,而是打著永嘉旗號的麥餅。永嘉麥餅是地方特色歷史文化產品,屬於一種面類主食,不屬於浙菜中的溫州菜永嘉麥餅是浙江省永嘉縣的地方特色歷史文化產品,至今為止,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
  • 中央電視臺七套節目《農廣天地》走進溫州永嘉
    《農廣天地》欄目曾拍攝過浙江省蘭谿市的小蘿蔔和鐵皮石斛;台州市西部仙居縣的綠色食品提子、柑桔的生產、監管全過程;安吉縣的高家堂村;寧波市的小吃和奉化市的水蜜桃等眾多優質產品特色小吃人文風俗。此次走進溫州市永嘉縣,主要選擇策劃烏牛早茶、早香柚、稻田養魚的安全生產過程以及大學生、殘疾人的創富故事。
  • 有了這份溫州「非遺」美食地圖 不怕沒有好吃的了!
    非遺」美食,勾起兒時的記憶!日前,溫州市規劃局(溫州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編制了《溫州年味兒——「非遺」美食地圖》,將溫州各地的「非遺」美食標記在地圖上,濃濃的年味撲鼻而來,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好吃的了!快來按圖索驥去解饞啦!
  • 溫州文旅:精心打造「詩和遠方」
    文化遺產創新傳承發展比較好的還有瑞安木活字、甌窯等,它們已從禮品提升到了名品,進一步助推溫州非遺創新發展。  這一年來,我市堅持以文化賦能旅遊推進「非遺在景區」,目前全市國家4A以上景區覆蓋率達100%;溫州成為全省唯一入選「非遺在社區」全國試點城市;建成5個市級非遺體驗基地,起草制訂全國首個地方標準,被列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項目。
  • 溫州特色小吃「永嘉麥餅」,餡料要2層菜1層肉,當地無人不愛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在溫州的沙頭鎮,周邊都是沙地,這就無法種植水稻了,但卻很適合種小麥,所以當地每家每戶幾乎都種麥,而人們的主食也是用麥做成的,例如永嘉麥餅就是一大特色美食了,溫州幾乎沒人不愛吃的,以前人們都當作遠行的乾糧
  • 打造甌江北岸城市核心區、溫州北高鐵新城……永嘉繪藍圖奔小康
    11月17日下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永嘉專場:聚焦高品質生活 聚力高質量發展 奮力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永嘉篇章。永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林建波:甌江北岸與溫州主城區隔江對望,其發展能力、發展水平、發展後勁對提升溫州大都市區能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接下來,永嘉將搶抓「一江兩岸」協同發展和杭溫高鐵兩處設站等歷史性機遇,科學謀劃永嘉城市發展定位,全力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加快形成與溫州市區形態匹配、品位融合、功能互補的城市發展格局。
  • 溫州永嘉:不用去紐西蘭,這裡也能引爆你的腎上腺素!
    春暖花開是遊玩的好季節,《奔跑吧兄弟》最新一期節目來到山美水美的溫州永嘉,這裡是唱作歌手蔡徐坤的老家,溫州永嘉是「詩路浙江」文化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永嘉地處甌江山水之路帶 ,是甌江山水詩路文化高地,是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流變鳴禽」令人印象深刻,永嘉也成為了郊遊度假的「世外桃源」。
  • 讓《溫州非遺美食地圖》幫你忙
    >  在濃濃的年味兒裡,一起來看看《溫州市非遺美食地圖》,是不是有年夜飯的味道呢?巖衣膠凍是老少鹹宜的綠色風味小吃,因其營養豐富、口感清爽、滑而不膩的特點而譽滿溫州。巖衣膠凍與其他民間風味小吃一樣,都曾經歷漫長的歷史沿革。膠凍初始採用名貴魚(如黃魚、鮸魚等)的魚鰾製成,但名貴魚的魚鰾價格貴,成本高,亦不易普及。而後隨著人們對海洋植物資源的不斷開發,逐漸以巖衣替代名貴魚鰾,製成巖衣膠凍,自此這一地方特色風味小吃又得發展,聲名遠播。
  • 溫州10大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稱讚,人氣爆棚
    人口眾多的溫州自然少不了美食的存在,下面就來看看溫州10大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稱讚,人氣爆棚。1、燈盞糕燈盞糕是浙江省溫州市和福建省閩西的一種傳統特色名點,也是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同時也是福建閩西連城,長汀,閩北浦城等地的地方特色小吃。
  • 吃貨遊溫州,12縣市區美食全攻略之永嘉篇
    常有朋友諮詢著到溫州怎麼玩?若是兩日遊的話,我通常會推薦先遊遊雁蕩山,再走走楠溪江,在山水間放飛自我。剛介紹完雁蕩山,不妨隨我經雁楠公路,到楠溪江走走。最近各地所推出的免門票遊溫州,深受市民的喜愛。蒼坡古村很多朋友說到郊外走一走,整個人瞬間舒暢;這個時節,賞花踏青可美麗心情;許久未外出尋尋街頭好味道了,不妨走走永嘉,吃吃麥餅,喝喝啤酒。麗水街今天溫州的天有點奇特,一開始豔陽高照,突然傾盆大雨,還伴著陣陣春雷。
  • 溫州非遺美食地圖出爐 看看今年你家年夜飯都有什麼
    我們還沒到家,溫州魚餅、醬油肉、巖衣膠凍、藤橋燻雞、鴨舌、花蛤、鰻鯗……爸媽早早就已準備好我們愛吃的年夜飯菜單了  在濃濃的年味兒裡,一起來看看我們為大家準備的《溫州市非遺美食地圖》,是不是有年夜飯的味道呢?~
  • 「錦繡農貿」紮根永嘉烏牛煥新 打造溫州城北食材採購集散地
    溫州網訊 昨日,家住七都街道的鄭女士一大早在家族微信群發布「菜籃子金秋採購節」的信息。這個採購節舉辦地位於與七都島隔江相望的永嘉烏牛,上市公司浙江東日股份有限公司已在烏牛街道打造新錦繡市場,並將於9月10日開啟為期一個月的「菜籃子金秋採購節」。
  • 文博會國際範兒和非遺魅力「並蒂花開」-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
    2020/11/30 00:06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1370 東協原木家居系列、日本茶道文化文創產品、樂清黃楊木雕、甌繡……今年溫州文博會的線下主會場有來自海外
  • 溫州特色小吃推薦之——燈盞糕
    一個江南皮革廠,一批溫州炒房團,一個個會做生意的土豪大老闆,這些是不是你對溫州的刻板印象?然而,我要告訴你,你打開的方式不對。溫州這個城市,氣候溫和,經濟不斷的發展,然而,溫州也有風景如畫的海島風光,更有很多有別於其他內陸城市的特色小吃。
  • 溫州街頭最火的大餅,豬油梅乾菜餡永嘉麥餅,外地人去了都瘋買
    在浙江溫州這座以小工業發達的富裕城市,有一種地道的美食幾乎是浙江溫州人從小吃到大的,麵粉做成酥油皮,裹上肉丁加梅乾菜和豬油做成的餡,咬開即香氣撩人。"爬爬山嶺,啃啃麥餅,山水冰冰……"過去在永嘉,就這樣形容行走山野的旅人和勞作的人們,渴了掬幾口山泉水,餓了就啃幾口麥餅。
  • 永嘉麥餅名氣越來越大 如今變成一方特色美食
    永嘉麥餅名氣越來越大 如今變成一方特色美食 2010/09/21 10:15 來源:溫州日報 瀏覽:5090
  • 這些天,社會各界為何齊聚溫州永嘉拍拍拍?
    當天上午,來自溫州社會各界的青聯委員及溫州攝影愛好者齊聚永嘉縣九丈耕讀小院,隨後兵分兩路,調研組和攝影組分別踏上永嘉「四好農村路」及美麗經濟交通走廊,考察永嘉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尋找美麗公路的最佳視角。臨近「526愛路日」,該活動也是溫州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宣貫《浙江省公路條例》的重要載體。
  • 漫步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一起穿越到老溫州!
    溫州教育源遠流長,早在東晉太寧初年(323~325)就建立永嘉郡學(府學)於華蓋山麓,這是浙江省地方發展史上最早的一所府學。  城隍曲韻除了豐富的餐飲業態,公園路還在街區的文化氛圍營造上下足了功夫,不僅保留了南洋照相館、鄭氏民居、民生藥店等獨具城市記憶的建築,還引入了文化體驗類品牌,如集中展示甌塑、甌窯、甌繡等溫州傳統非遺產品的甌字坊;傳播漢服文化和漢文化的慕紫閣漢服體驗館,提升了街區整體文化氛圍。  廣進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