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看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2020-12-17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記者/柯丹潔)潮州,一座具有獨特「潮文化」的城市。其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聞名遐邇。11月12日-14日,南方網記者跟隨「文化建設」主題採訪團來到潮州,體驗這座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市非遺展覽館:627件非遺作品供觀賞

在潮州,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功夫茶可謂家喻戶曉。位於潮州市人民廣場文化藝術中心的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以下簡稱「展覽館」),集中了潮州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和學習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首選之地。

展覽館採用圖片與實物結合的方式,共展出圖片85副,展品627件。陳列展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了傳統口頭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醫藥、民俗9個類別,收錄了包括潮州音樂、潮劇、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潮州歌冊、粵繡(潮繡)、木雕(潮州木雕)、剪紙(潮州剪紙)、泥塑(潮州大吳泥塑)、燈彩(潮州花燈)、抽紗(潮州抽紗)、鑲嵌(潮州嵌瓷)、楓溪瓷燒制技藝、陶器燒制技藝(楓溪手拉朱泥壺製作技藝)、潮州彩瓷燒制技藝、茶藝(潮州工夫茶藝)15項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在內的51個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80多位市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作品。系統地展示了我市優秀傳統文化。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又稱潮州金漆木雕。始於唐代,盛於明清。潮州木雕多以歷史、神話、戲曲故事和瑞獸、花卉為題材,以樟木為雕刻主材料,雕刻手法有深淺浮雕、圓雕、通雕等,大量應用於建築、家居、神器裝飾和公共場所陳設。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製作一件潮州木雕,首先要擬好圖稿,做好設計,然後根據雕刻對象的實際需要選好木材,進行鑿粗坯、細雕刻、髹漆貼金三道工序,最後有的還要繪上金漆畫。」國家級非遺項目潮州木雕廣東省代表性傳承人金子松向記者介紹起潮州木雕工藝的製作流程。

自1984年創立金子松傳統木雕工作室以來,金子松將主要精力放在帶徒創作上,他希望潮州木雕這門工匠手藝能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他說:「做木雕要具備幾個條件,除了要有創作衝動,要專心和耐心,還要有好的身體。」

在金子松傳統木雕工作室裡,記者還遇到了前來參觀的幼兒園小朋友。據帶隊幼兒園老師介紹,他們希望通過研學讓小朋友能了解到潮州木雕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潮繡

潮繡屬於廣東刺繡,潮州刺繡(潮繡)與廣州刺繡(廣繡)總稱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按刺繡工藝,潮繡分為絨繡、線繡、金銀線繡、金絨混合繡四大類,具體法分為繡、墊、貼、拼、綴五種二百餘種針法。繡品用於劇服、道具、廟宇裝飾等。以其精湛刺繡技藝,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潮繡最大的特點就是立體生動。潮繡運用金線、銀線、絨線結合秀制,獨具裝飾藝術的特色,構圖裝飾性強,色彩濃鬱鮮豔,繡線平整光亮,紋理清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繡國家傳承康惠芳向記者介紹道,「每件潮繡作品都需要邊繡邊創作,從顏色的搭配到絲線的選擇,都需要我像導演一樣慢慢地思考和創作,這些想法都存在我的腦海中。」

康惠芳是「十大南粵女工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繡國家傳承人,她專研潮繡刺繡針法,創新了「立體雙面墊高繡法」,填補了潮繡針法技藝空白,並成功研製雙面頭髮繡。她的繡品具有立體感和金絨相配的特點,這也是其他刺繡無法媲美的,榮獲國家、省部級各項獎項,如立體墊繡《歲朝清供》獲國家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雙面繡《松海雙鶴圖》獲國家工藝美術「百花獎」特別金獎並被國家美術館收藏、墊繡《金牡丹》獲國家婦女兒童博物館收藏;成功擔任了上海世博會廣東館的禮品贈送。

潮劇

「搬好長條椅,趕早看戲去。」這是潮汕農村地區民俗活動時老百姓看潮劇的場景,潮劇仍然是潮州重要地民俗活動之一。

潮劇,俗稱「潮調」「潮音戲」「白字仔戲」,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是一個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腔、崑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傳統民間藝術,如潮語、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潮繡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以優美動聽地唱腔音樂和獨特地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吸取而享譽海內外,是上千年潮州文化地重要傳承載體之一,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那麼,它的培育和傳承情況如何呢?記者跟隨採訪團來到了潮劇傳承基地——潮劇藝術培訓中心。潮劇藝術培訓中心主任郭明城告訴記者「目前,培訓中心隊伍僅有80多人,演員有40多人。在戲曲作曲、編劇、演員等方面,都急缺專業人才,如果要打造潮劇精品,這個很關鍵。」潮劇藝術培訓中心成立於2011年,它設有文化課堂、唱念課堂、練功廳等培訓場地,擔負起保護、傳承潮劇藝術,培養潮劇專業人才的重任。

潮州陶瓷

潮州是「中國瓷都」,是我國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全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國內產業鏈最完整的陶瓷產區。

記者來到中國瓷都陳列館,該陳列館是集旅遊、觀光、購物為一體的新興景點,被評為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是廣東省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數量最多、檔次最高的陶瓷展館。

為進一步擴大「中國瓷都」知名度,潮州市積極搭建陶瓷產業展示交流平臺,先後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等展會活動,去年更率先發布了全國首個日用陶瓷價格成本指數,填補了我國日用陶瓷行業價格成本指數的空缺,進一步提升潮州日用陶瓷在世界的價格話語權、品牌影響力。

潮州工夫茶

單說潮州工夫茶,洗杯時「滾」杯之圓潤;淋杯時「繞」杯之柔和;分茶時「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之周到。這是潮州文化最具有符號感和圖譜化的文化特徵。工夫茶的出現,從社會層面看,源自人口密集,經常溝通而產生的溝通協商模式,喝工夫茶是是潮州地方的民俗文化之一。

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茶文化,打造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研究、推廣、交流、傳承平臺,促進潮州茶產業和茶文化融合發展。今年8月,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成立,它是由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研究者、愛好者和相關單位自願組成的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

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會長謝鴻洲說:「我們希望以後提到工夫茶,能稱呼為中國工夫茶,乃至世界的工夫茶。作為工夫茶的發祥地,潮州應該有此胸懷。」謝鴻洲表示,接下來,研究會將開展廣泛深入的學習調研活動,寫好工夫茶歷史文化這篇文章。此外,還將設置平臺建立工夫茶文化研學基地,目前已掛牌建立12個。研學基地有茶園種植,茶葉製作,茶器生產,茶藝培訓,品茶體驗,茶文化博物館等。近期將扶持建設一座工夫茶館,作為研究會活動一大平臺。同時還將強化培訓一隻高素質的茶藝表演隊。研究會還將更加重視和參加對外交流展示活動,致力打響工夫茶文化品牌。

目前,潮州已有15個非遺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這是潮州千古遺韻,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做好保護傳承基礎工作的同時,推動非遺走進尋常百姓家,推動傳統工藝振興,成為潮州「潮文化」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

相關焦點

  • 千年潮州古城新名片:百家特色民宿留住「旅人心」
    千年潮州古城新名片:百家特色民宿留住「旅人心」金羊網  作者:蟻璐雅  2020-10-08 這個國慶假期,千年潮州古城裝扮一新、開門迎接四方來客
  • 千年潮州古城新名片:百家特色民宿 留住「旅人心」
    潮州牌坊街引遊客拍照留念  客棧爆滿、古城塞車、街色如晝、人聲鼎沸……這些許久未見的旅遊盛況,最近又在潮州古城重現了。這個國慶假期,千年潮州古城裝扮一新、開門迎接四方來客,而作為潮州古城旅遊的一大特色——潮州130多家民宿,時隔一年也迎來了久違的「旅遊黃金期」。  潮州市惠潮旅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潮州人才咖啡廳負責人盧海淦告訴記者,「古城旅遊火爆,最近與同行交流,2-5日的民宿都預訂滿了,我們這營業額也趕上往年國慶假期,客流量較上個五一假期至少翻了一倍,我們『撐過來』了!」
  • 潮州:千年古城讓文化「潮」起來
    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區內至今保留著大量獨具風格的明清古建築,潮繡、潮州木雕、潮劇以及工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華文化瑰寶,飲譽海內外。千年古城,倩影依舊。傳承千年的潮州文化,正浸潤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脈絡和城市肌理,讓城市的積澱更加深厚,也讓它重新煥發出耀眼光芒。
  • 「網絡中國節·中秋」中秋+國慶,潮州古城精心「烹飪」文旅大餐,等...
    這裡,不僅可體驗到種類繁多的潮州非遺項目展演;更能讓您欣賞一番香道的風雅與禪意,聆聽一曲琴音久違中的靜諡與感動。讓您走進千年古橋,難忘「金秋之旅」!1日—8日)非遺集市期間,特色的非遺項目展演不僅令遊客朋友們在橋上能夠觀賞到精美絕倫、巧奪天工的工藝作品,更可以近距離體驗潮州繡娘在構圖飽滿,金銀線鑲、色彩濃豔的繡品上飛針走線、手拉朱泥壺師傅在變化萬千的紅泥中製造出精美的藝術奇葩、木雕匠人在樟木上生動傳神地刻畫出天地靈韻……精彩紛呈的非遺展演和各大展室的藝術精品展覽將為遊客朋友帶來一場全感官、多維度、沉浸式的非遺精彩之旅
  • 探索「文化+旅遊」新模式 廣東潮州讓非遺「活」起來
    日前,記者跟隨「文化建設」主題採訪團走進潮州,感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目前,潮州已有潮州木雕、潮州剪紙、潮州花燈等15個非遺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近年來潮州探索「文化+旅遊」模式,建設「世界潮文化旅遊體驗目的地」,文化旅遊產業連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 潮州: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市
    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多點發力 助推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千年古城,以文鑄魂。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潮州如何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步伐,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伍茸表示,接下來將以創建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國家級潮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為抓手,全力實施「潮州古城提升計劃」。策劃「等你千年,美麗潮州」文化旅遊節,以系列文化活動擦亮「潮州文化」金字招牌。繼續實施「百家修百厝」,啟動廖厝祠、李厝祠、卓府、黃尚書府、鐵巷陳宅等修繕實施潮州老城古民居消防工程。引導民間力量積極創建納入「博物館之城」體系,實現100家的創建目標。
  • 「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亮相廣州塔
    本次展覽是廣州與潮州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次攜手舉辦非遺主題展覽,作為嶺南之窗首個跨市展,通過兩地非遺項目的對比式呈現和場景化展示,讓遊客切身感悟嶺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廣州攜手潮州,聯袂奉獻華章「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於11月7日-12月31日在廣州塔首層環形展廊舉辦。
  • 【黃金周Vlog打卡廣東】潮州百家特色民宿留住「旅人心」
    客棧爆滿、古城塞車、街色如晝、人聲鼎沸……這些許久未見的旅遊盛況,最近又在潮州古城重現。這個國慶假期,千年潮州古城裝扮一新、開門迎接四方來客,而作為潮州古城旅遊的一大特色——潮州130多家民宿,時隔一年也迎來了久違的「旅遊黃金期」。
  • 大V看小康·幸福廣東|除了廣濟橋,潮州還有這些「噹噹當」
    近日,來自全國各地十餘名網絡知名大V和省級媒體代表組成「大V看小康·幸福廣東」採風團,首站走進千年古城潮州,登上廣濟橋、走進牌坊街、品嘗工夫茶,參觀木雕、潮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工作室等,感受潮州文化的獨特魅力,體驗深厚的歷史人文景觀。
  • 權威訪談 | 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市長何曉軍:乘勢而上 起而行之...
    剛來潮州履新兩個月不到的何曉軍已經徹底被這座古城「迷住」。「實際上在潮州我是出去看一次,就震驚一次,這裡三山環抱,韓江如帶,整座城市依山而建,往南展開,1345處文物景點、139座古建築星羅棋布,唐、宋、明、清、民國的典型建築都能在這裡看到,這種資源稟賦是不多見的。」
  • 潮州亮相2019廣東旅博會,美食非遺研學吸引各方矚目
    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組織各區(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和旅行社、景區景點、民宿客棧、工藝企業、潮州特色手信企業等約100人參加。潮州館內共設12個標準展會,108平方米,涵蓋美食、手信、非遺技藝、旅遊推介等內容。展館以「相約廣濟古橋 走進潮人故裡」為主題,採用潮州民居風格進行特裝,古色古香。期間,潮劇、潮繡、手拉壺等具有潮州特色文化節目表演豐富多彩,吸引眾多海內外客商參觀。
  • 潮州組織「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牌坊街文藝活動
    「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牌坊街文藝活動在潮州舉行,圖為6日晚,小朋友們在進行文藝巡遊。圖片來源:南方日報國慶長假期間,遊客對潮州牌坊街上的非遺展示和文藝匯演等文化活動讚不絕口。自去年10月以來,潮州組織「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牌坊街文藝活動,活動以文藝陣地活動、非遺活態演示、文藝巡遊為主要形式,於每周二、四、五、六的晚上舉行,至目前共舉辦了200多場次。
  • 潮州注重傳承保護 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多元文化在潮州融合發展,歷經千年,形成了獨特的潮州文化體系,更成了海內外潮人維繫血脈親情的紐帶。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深入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等,對潮州文化高度稱讚,指出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
  • 潮州:「特精融」齊發力 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山水秀、鄉村美、環境優……一座宜居宜遊的特色精品城市正在粵東興起。 古城江邊棧道上遊人如織,遠處韓山蒼翠連綿,湘子橋橫臥江面,堤岸花鳥相映成趣。這樣和諧美好的情景,已經成為潮州人民的日常,更是潮州汙染防治攻堅成果的一個見證。此前,潮州市以韓江「一江兩岸」10公裡省萬裡碧道建設試點工程為重點,大手筆推進總投資16.5億元的韓江兩岸堤圍的綜合整治工程建設。
  • 古老潮文化浸潤城市肌理 潮州展千年文化魅力
    中新社潮州10月14日電 題:古老潮文化浸潤城市肌理 潮州展千年古城魅力中新社記者 張見悅 程景偉一場秋雨過後,潮州古城空氣格外滋潤清爽。當地民眾依然沉浸在激動與振奮中。外地遊客也多了起來。習近平總書記12日赴廣東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首先考察了潮州市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
  • 潮州召開民宿發展專題會 打造世界級文旅目的地
    潮州召開民宿發展專題會  打響潮州特色民宿品牌 打造世界級文旅目的地  12月23日,潮州召開民宿發展專題會議。潮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曉軍與省旅遊協會民宿分會會長羅健強帶領的考察團一行進行深入探討,共同研究潮州民宿發展路徑。
  • 廣州佛山汕頭潮州四城共同推動「老城市,新活力」
    廣州、佛山、汕頭、潮州四市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城市「老城市,新活力」和文化出新出彩的相關成果。廣州正努力擦亮「廣州名片」,讓嶺南文化「活」起來,綻放新魅力。此外,廣州還注重激發「文創非遺」活力,啟動了「嶺南之窗」文旅融合項目,打造出「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等特色品牌,引進10家非遺大師工作室和3家非遺工作站,建設永慶坊非遺街區,成功創建1個省級非遺生態保護實驗區,「廣繡進校園」「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等2個項目入選全國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案例。當街舞碰上粵劇。
  • 潮州國慶黃金周接待遊客增長超三成,旅遊總收入近10億元
    古城遊消費升級潮州成為假期熱門目的地今年國慶黃金周,千年古城潮州處處張燈結彩,國旗飄揚,一派歡樂祥和的喜慶景象,古城旅遊市場持續火爆。民俗遊、美食遊、工藝遊、古民居體驗遊等主題產品走俏,夜景工程、文藝巡演、民宿茶館成為古城過夜遊客增長的助推器,許多餐飲店應接不暇,古城區的民居客棧基本滿客,以家庭、親友結伴自駕遊、自助遊的開心消費,讓潮州旅遊各相關行業在節日間賺了個「盆滿缽滿」。
  • 潮州古巷深處的民宿,住下來,感受潮州古城生活
    提到潮州,第一印象就是歷史悠久的潮汕文化,令人唇齒留香的地道美食,工夫茶,獨具匠心的精雕手藝跟創意瓷器,潮州不僅風景優美,民宿客棧更是具有潮汕特色,潮州的民宿一般都藏在古巷裡,在潮州住民宿最容易感受到當地厚重的歷史痕跡,入住古城客棧,品上幾杯工夫茶,吃上幾口地道的潮汕糕點小吃,欣賞遠處傳來的悠揚曲聲
  • 潮州古城一老街,承載著潮州的百年記憶,網羅潮州最有名的小吃
    每一個古城都會有那麼一條老街,承載著繁華中心的百年記憶,潮州也有這樣一條老街:牌坊街。牌坊街,也是潮州的名勝古蹟之一,這裡的牌坊之多也是世界之最了,二十二座古牌坊,訴說著從宋代至今的那些傳說故事,如今的牌坊街已經被修復了很多,來往的遊客也有很多,大多都是來感受古城舊時代的痕跡,還有吃下潮州特色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