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關節炎患者見到醫生會說我很痛,痛得我都受不了。所以醫生往往先緩解你的關節疼痛。最及時有效緩解關節疼痛的方法是使用解熱鎮痛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就是其中的一類。但是很多患者會不理解,我是關節炎,吃抗生素不管用嗎?
0 1
骨性關節炎需要使用抗生素嗎
現在很多老百姓一聽到「炎症」、「發炎」等字眼,想當然地就跟細菌感染聯繫在一起。其實,醫學裡所說的炎症包括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和無菌性炎症兩種。
大部分中老年人的骨性關節炎屬於退變性或稱為老年性骨性關節炎,不是感染性炎症,只需要服用解熱鎮痛藥和一些營養軟骨藥就能緩解症狀,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沒有效果,長期用藥還會引起細菌耐藥、真菌感染等。
0 2
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應注意哪些問題
非甾體抗炎藥止痛效果好,起效時間快,可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關節痛及肌肉痛。常用的藥物包括布洛芬緩釋膠囊、吲哚美辛、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維持時間短,如果長期大量服用該類藥,對胃腸道、腎臟的副作用較大,嚴重時可出現消化道出血及腎功能衰竭。
有一位李大爺,因長期膝關節疼痛難忍,來醫院做膝關節置換術。術前檢查發現他血色素只有4克,嚴重貧血,不得不暫停手術,馬上轉到內科病房治療。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後發現,李大爺因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已造成慢性胃出血。
目前,市場上的許多非甾體抗炎藥都是非處方藥。這類藥應用廣泛,又很容易在藥店購買到,因此,群眾(特別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很容易多用、濫用。
0 3
鎮痛藥服用越多效果越好嗎
藥物在體內都有一定的半衰期,這與藥物作用維持的時間長短有關係,所以有的藥一天要吃3次,有的藥只吃1次就行。
解熱鎮痛藥到達體內後,其鎮痛效果與用藥量成正比。當藥物達到一定劑量水平時,增加用藥劑量並不增強鎮痛效果,反而會因為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使藥物在體內蓄積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暈、視力障礙等,因此,當一種解熱鎮痛藥效果不佳時,不要盲目多次服用,而應徵詢醫生意見,換藥或者適當合用其他藥。
0 4
多種解熱鎮痛藥可以同時使用嗎
有些關節炎患者為求快速止痛,可能會到多家醫院就診,每家醫院的醫生都開了許多藥,同時服用多種鎮痛藥會造成胃黏膜損傷。
因為不同醫生開的解熱鎮痛藥,有可能只是商品名不同,其中成分卻完全相同。而且即使是成分不同的解熱鎮痛藥,很多藥的作用機制也是完全相同的,同時服用,就有藥物過量的危險。
很多非甾體抗炎藥之間還存在交叉過敏現象。長期大量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合用,可明顯增加肝、腎毒性,同時,還大大增加胃黏膜損傷的機會,可造成胃出血。所以,同時服用多種解熱鎮痛藥往往只能是1+12。因此,大家要提高警惕,將藥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本文節選自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常見關節炎的預防與康復》 主編劉悅
【來源:人衛約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