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凱 丁香醫生
換季時節,寶寶常常會發生一點小狀況:感冒發燒了、咳嗽了、喉嚨紅腫了,媽媽們幾乎都立刻判斷孩子有了炎症,要給孩子吃「消炎藥」,趕緊把炎症消下去。
但這種做法真的可取嗎?
炎症是什麼?需要「消」嗎?消炎藥和抗生素是一種藥嗎?
今天丁香媽媽特邀兒科主治醫生、兒科學碩士孔令凱,來給大家就寶寶「消炎」的問題進行解答。
什麼是炎症?
炎症是個好東西,沒有它,人類活不好。
你可能會想,得了吧,我嗓子發炎後,疼得要命,吃東西都難受;趕上發熱,燒得我一點勁都沒有,怎麼是對我好?
那是因為炎症是人體受到傷害後,自身消除傷害因素、修復自己的一個反應。
雖然你感覺不好,但是我不要你感覺,我要炎症部位好了以後,整個身體安全的感覺。
說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明白了些什麼?雖然寶寶嗓子疼,全身不舒服,那最後不是難受幾天就好了嗎?好的代價就是這幾天的不舒服。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為什麼會有幾天的不舒服呢?因為發炎部位紅、腫、痛,因為身體會發熱。這就涉及到炎症的病理了。
為什麼發炎的部位會發紅?
因為當身體受到損傷,比如嗓子被細菌感染後,身體為了把細菌消滅,就會把大量的白細胞運送過來,所以將血管擴張、血流加速,那麼炎症部位自然就發紅了。
那為什麼會腫呢?
因為為了方便白細胞等更容易從血管裡出來,進入到炎症部位,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了,可以理解為組成血管的細胞之間的間隙增大了。這個時候不僅白細胞能出來,血管裡面的液體也會滲出來到發炎的部位,就會腫脹起來了。這也不是沒有好處,液體多了,能稀釋炎症部位的毒素,能給攻擊細菌的白細胞帶來營養等等。
腫脹和身體分泌的各種炎性介質,還會讓你感覺到疼,這樣也不是沒好處啊,你吃東西時,就會選擇吃些軟的、水分大的,不會一直刺激嗓子,讓嗓子恢復得快。疼痛是告訴你,要好好注意身體啦。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同時各種炎性介質還可能會讓身體發熱,這樣細菌在這個過熱的身體環境裡也不舒服,就不會大量繁殖了,白細胞清除它們也更容易些。
當然,炎症不僅能消滅病原,還能通過「修復作用」修復損傷的身體,不僅能修復我們熟悉的病原感染,也能修復外傷,比如皮膚切割傷、擦傷。
所以,大家知道了吧,炎症是個好東西。
炎症沒有壞處嗎?
當然有。
上面也說到了,炎症最常見的壞處就是讓你感覺不舒服,讓你疼、發熱。
另外,炎症中會有滲出問題,如果滲出較多,滲出在胸腔內,就會有胸腔積液,在心臟處形成心包積液,而這些情況有時會加重病情。嚴重喉炎、會厭炎的時候,如果喉部水腫的厲害,阻塞氣道,也會導致窒息死亡。
還有就是有些炎症是身體在沒事找事,身體沒啥損傷,但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裡面健康的細胞、組織等,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等。
所以,炎症雖好,不能過火。
要消炎嗎?感冒、嗓子疼的時候呢?
消炎,就是消除炎症,或者降低、消除反應過強的炎症。那看完上面的內容,到底要不要消炎,咱們就基本有自己的判斷了。
如果炎症對身體的壞處大於好處,那就消——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等,需要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或者激素等抗炎治療;
但如果炎症對人體好處遠遠大於壞處,就一定不要消炎——比如手劃傷了,就靠炎症反應修補呢,你幹嘛要消炎?
那麼感冒或者嗓子紅腫、疼的時候需不需要消炎呢?
不必,這時我們還是不要打斷身體的炎症過程,因為這是身體在自行修復。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但是如果不舒服,我們可以緩解下症狀,讓你舒服,而不是消炎。比如嗓子疼,給孩子吃點涼的東西(冰淇淋),讓孩子不覺得疼就行了。對於大人,如果嗓子疼的厲害,還可以噴些局麻藥,緩解疼痛。
那如果孩子疼的厲害,醫生會開些布洛芬、泰諾林之類的藥物,這些藥物能止疼。
什麼是消炎藥?和抗生素是一種嗎?
消炎藥可以叫做抗炎藥,英文是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 drugs,意思是能減輕體內炎症的一種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和非甾體抗炎藥。
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就是大家熟悉的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甲強龍這些,抗炎效果最強。
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可以理解為非糖皮質激素類的抗炎藥,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布洛芬、阿司匹林之類的,泰諾林在國內歸於這類,但是在國外是單歸一類,不屬於這裡。
從這裡可以明顯地知道,「消炎藥」和「抗生素」完全不是同一類藥。
那為什麼大家會把抗生素叫做消炎藥呢?
因為之前不懂吧,覺得用上抗生素了,過個幾天也不發燒了、也不疼了,把身體裡的「炎」給消了,就叫消炎藥了。而抗生素起到的效果,最主要的是消滅細菌,把感染人體的根源給滅了,這樣炎症也會慢慢減退,能算個間接消炎藥吧。
但是抗生素是需要處方才能使用的藥物,它主要用來抑制或殺滅各類微生物,如細菌、真菌、非典型病原菌等,從而達到控制或消除感染的作用的藥物,也就是說,只有在感染的情況下適合使用。
但炎症並非都由感染引起,例如類風溼關節炎、過敏性鼻炎等。如果在這些情況下,錯誤地使用抗生素,不僅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還會造成抗生素的濫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更關鍵的是:千萬!不能!濫用!抗生素!!!
兒童藥物代謝的臟器還沒有發育完全,可能會因為很難完成代謝抗生素的任務而產生傷害。
抗生素在控制、消滅細菌的同時,也可能會誘導細菌產生耐藥性,這些產生了耐藥性的細菌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傳播給其他人,使得治療變得棘手。更可怕的是在形成細菌耐藥的同時,也有可能產生超級細菌。
真到哪天我們需要用抗生素了,很有可能會面臨無藥可用的尷尬境地。
加上抗生素對腸道菌群也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比如出現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等問題。
那麼,在需要消炎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分辨這個藥不是消炎藥而是抗生素呢?
消炎藥、抗生素
應該如何分辨?
抗生素的名字比較有規律,以後看到藥名裡有這 8 種文字,基本是抗生素沒跑了:
「黴素」:如青黴素、紅黴素、阿奇黴素等;
「西林」:如阿莫西林、甲氧西林等;
「頭孢」:如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他啶等;
「沙星」:如莫西沙星、左氧沙星等;
「硝唑」:如甲硝唑、奧硝唑等;
「磺胺」: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磺胺米隆等;
「環素」:如四環素、地美環素、美他環素等;
「培南」:如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帕尼培南等。
太多了記不住?
沒關係,還有更簡單的辦法——直接看說明書。
如果說明書上有「適用於 X X 細菌引起的感染」,那就是抗生素了。
除了抗生素不能濫用,還有很多藥物,對孩子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卻還在不停地被濫開、濫用。
丁香媽媽聯合藥師和兒科醫生,製作了一份超全的 兒童禁用藥清單,裡面包含了需要家長警惕的 感冒、咳嗽、退燒 等 7 大類藥物,今天 免費 送給大家。
找到 丁香媽媽
發送 藥品
就能獲得兒童用藥黑名單
輕鬆避開用藥誤區
本文經由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副主任藥師 劉子琦 審核
責編 天線
原標題:《孩子感冒、嗓子疼要消炎嗎?抗生素 ≠ 消炎藥,用錯藥會害了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