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如何用AI帶來學習效率的革命 |...

2020-12-12 雷鋒網

編者按:7月12日-7月14日,2019第四屆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19)於深圳正式召開。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博覽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極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臺。

7月12日,乂學教育-松鼠AI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為 CCF-GAIR 2019 主會場「中國人工智慧四十年專場」做了題為《如何用人工智慧帶來學習效率的革命》精彩演講。

乂學教育-松鼠AI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

以下為崔煒博士的演講內容全文,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與整理。

大家下午好!我是崔煒,來自上海乂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我們做的產品叫做松鼠AI。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過去4年多時間裡,我們的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這個垂直行業的實踐和經驗。

教育是大家普遍所關心的問題,媽媽們聊天的時候最核心的話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怎麼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讓他的學習更高效、成績更好。

傳統教育的困境

一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地區,如果想為孩子提供一個高質量的教育,很多人都會購買學區房。因為有了學區房,孩子就能上到一個高質量的學校,如果孩子想接受高質量的課外輔導,還要找一個一對一輔導老師,當然輔導費用也不低。

而且在現實中,老師的數量和學生的數量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名師的數量和好老師的數量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個性化教育需求的。

二是千人一面的學習內容。現在大部分都是千人一面的教育,所有的學生都是藉助一種線性的學習方式,每個學生學習的知識點數量以及在不同的知識點上花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都不同。

三是統一划齊的學習速速。我們大多數人面臨的是千人一面的教育,學習的內容是一樣的,並且學習的速率也都是整齊劃一的。事實上,每個孩子的學習速度都不同。

四是忽略了能力、思想和方法的培養。大多數的學校只是做知識的傳輸,並沒有培養孩子學習的方法。孩子學習的知識過段時間就會忘記,因此孩子需要自己掌握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不斷地提升。

AI+教育會帶來什麼?

從AlphaGo開始,人工智慧技術在不同的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說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慧城市等等方面,人工智慧技術能夠部分超越人類的能力。同時我們也相信人工智慧在教育上也能模擬一個優秀老師的豐富知識經驗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並且它不僅是學習一個人,它還是一個集大成者,因為機器存儲的數據量是很大的。

松鼠AI就是要解決個性化學習的問題,我們希望用AI和大數據的技術手段,幫助每個孩子,給他們帶來高質量、個性化的學習。松鼠AI是基於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的技術,把過去千人一面的教育轉變成千人千面的教育。就像今日頭條給每個人推薦個性化的內容,我們也希望用AI技術實現因材施教,帶來個性化的教育。

松鼠AI希望能夠模擬上百名優秀老師的經驗,這樣就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的情況,給每個學生帶來他所喜歡和偏好的教學方式,並且給每個學生帶來最適合他的學習內容。

同時我們針對每個學生學習的速度和學習的能力,安排最合適的學習的時間,量身訂作他的個人學習解決方案。我們除了培養學生的知識獲取之外,同時還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想、能力、方法,讓每位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在AI時代不會被淘汰掉。

我們相信人工智慧給教育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工具,給教育帶來的是讓個性化的教育規模化,讓因材施教普及化。

AI自適應學習

其實人工智慧跟教育的結合,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打造教學機器人,並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情。其實在19世紀20年代,美國的一位科學家Sideny Pressey就發明了世界上首個教學機器,學生在系統上能夠自我做題,並且獲得題目的解答信息。

在最近10年內,人工智慧教育技術才得到一個迅猛的發展,像深度學習在圖象識別領域的應用一樣,也是由於人工智慧算法的成熟和計算力的增強,以及大量數據的積累。教育行業也是由於這些類似的因素,導致了人工智慧在教育行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在國外,已經有接近1億多的學生使用了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的產品,並且有大量的數據研究有效證明了機器學習能給學生帶來很好的學習效果,包括節省了學習的時間,並且提升了他們的學習通過率。

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的產品大概分為兩種:一是精準「診斷」,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二是高效「治療」,針對每個學生學習的情況定製高效的解決方案。

細化來說有四個方面,首先在學生學習之前做一個自適應的測試,通過動態的自適應測試,我們能夠發現學生的問題。然後,學生在我們的系統上完成學習,系統能夠實時採集到所有數據,形成學生畫像,實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力水平。

有了學生畫像之後,我們系統就能夠給學生做一個量身訂作的學習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給學生推薦最合適的學習內容,幫助定製個性化的學習內容。第二是個性化的學習路徑規劃,學生先學習哪些知識點,後學習哪些知識點,以什麼順序完成學習,以最大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單位時間學習到的內容更多,能力提升更高。

AI的能力最主要是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是精準的知識漏洞的診斷。對一個真人老師來講,要做到精準的知識漏洞診斷,他必須是這個學科專家,必須有幾十年的豐富教學經驗,並且他還需要對這個學生非常了解,對學習的知識體系非常熟悉,才有可能發現這個學生的問題。

AI的技術應用在此,就是要模擬這個老師豐富的知識經驗。我們通過一個自適應的測試,能在學生的知識空間裡快速定位到學生的知識點漏洞在哪裡。知識點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的,就整個初中數學來講,我們把知識點進行拆分,可以拆分成3萬多個知識點。如果要找到他的薄弱知識點,問題在哪裡,過去傳統的做法是採用考試和複習的形式,在中考前有幾輪複習考試,高考前有幾輪複習考試,需要花一兩個月的時間,每個學生在一兩個月之後才能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但老師的時間、精力有限,他不能幫到所有的學生。

通過AI技術診斷學生的問題在哪裡,我們主要依靠的是資訊理論、貝葉斯理論、知識空間理論。比如說哪個特別難的知識點學生沒掌握,那說明這個學生後面的一些知識點也不會,通過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能夠快速在龐大的知識空間裡定位到每個學生的知識和狀態。

找到學生的知識漏洞後,每個學生的知識漏洞、薄弱點不一樣,我們的AI算法接下來會給每個學生定製他的學習路徑,學生學習的興趣不一樣,學習的知識點數量也不一樣。同時我們會給每個學生在每個知識點上安排最合適的內容,依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水平,來分配學習的時間、學習內容的難度和做題的數量等等,這樣每個學生在系統裡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學習,以前一個20小時的課程,今後學生可能只需要10小時就能完成。

松鼠AI智適應學習引擎架構

我們的智適應學習產品從2016年初上線到現在,已經有差不多4年的時間,主要覆蓋了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一年級的五門學科:語文、數學、化學、英語、物理。後面我們還會推出科學、歷史、政治、地理等學科。我們目前在全國400多個城市,已經有超過2000個合作校,幫助到了200多萬學生,能夠給他們帶來高質量個性化的學習。

這個智適應系統需要什麼樣的結構來實現這樣的功能呢?我們的系統是用AI引擎驅動的,主要包括5個模塊,分別是:智能推薦引擎、智能反饋系統、學習分析系統、多模塊綜合行為分析系統、虛擬助教。最核心的是智能推薦引擎,包括知識狀態的診斷、能力水平評測、動態學習時間、戰略放棄、追根溯源以及動態學習目標規劃。

我們的系統架構分為三層,我一般把這個架構比作大腦。第一層是學習情境,松鼠AI引擎本體,包含內容圖譜、學習圖譜、錯因分析本體以及動態學習目標。通過這些,我們能模擬一個特級老師豐富的知識經驗、完整的知識體系結構。第二層是核心的推薦引擎,包括學生畫像、學習記錄庫、用戶狀態的評估引擎、實時分類和預測、目標管理引擎、高級診斷和VPA引擎。第三塊是學習管理、系統的核心,相當於人大腦的耳鼻眼,跟用戶實時交互,包括監控預警系統、學習管理系統、採集系統等等。

在每一個功能裡面,我們都是採用了不同的算法,因為學習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並且覆蓋了多個環節。松鼠AI引擎是完整地覆蓋了整個教學過程,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系統裡不需要老師的幹預,學生可以通過這個系統自己完成學習的目標。

我們也採用了深度學習的技術,提升我們推薦的精準性。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採用了動態學習目標管理,因為我們知道不同的學生,學習目標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學渣來說,60分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目標,但是對學霸來說,90分可能都是不夠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是在變化的,當學生學習成績提升之後,學習目標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在這過程中我們對他的學習目標是始終動態變化的。

學習目標變化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學習的知識點變化,對學渣來說,單位時間內學習的知識點數量會更少,對學霸來說,單位時間內學習知識點的數量是會更多的。第二是達標目標不同,對學渣來說,達標的知識點要更多,這才是有價值的。我們可以預測學生在學習後面的知識點上的掌握程度,可以預測接下來,單位時間內學習知識點的數量,可以預測學習這個知識點要花費所少時間,還可以預測在期末考試裡面能考多少分數。同時還有一個分類的預測,我們把不同的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類,學生之間也能形成一個小的群體,能夠互幫互助。

知識點、思想、能力、方法拆分

除了有人工智慧算法的應用,在教育裡面跟算法同樣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習內容。因為再好的算法,如果學習內容質量比較低的話,對學生也是一個災難性的後果。

所以我們有幾點措施,首先是學習的本體,我們對知識點的拆分做到非常精細,保證每個知識點都是最小顆粒度的,學習起來會更加高效,能夠精準定位到學生不會的點在哪裡,不會的原因在哪裡。

除了知識點的拆分,還構建了知識點的關聯性,不同的知識點存在邏輯關係或者是認知關係,就像老師一樣,有自己的方法,在教授這些知識之前,會把最基礎的知識點教授給學生,這些認知的關係、知識圖譜的關係,存在在老師的腦海裡面,我們採用了基於貝葉斯的知識圖譜構建了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

除了學習知識點之外,我們還做了思想、能力、方法的拆解。因為在未來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具備了思想拆分的方法,即使學習的知識忘記了,學生也具備學習的能力,而且這種思想和方法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無處不在的。

此外,高質量的學習內容,針對每一個知識點,無論是思想、能力、方法,我們都匹配有不同類型的知識點講解的視頻,以通俗易懂、形式多樣的方式,拍出不同的視頻講解內容。我們的視頻也有適合不同學生的,比如說對學霸來說,我們會推薦難度比較高的視頻;對學渣來說,我們會推薦難度比較低一點的視頻。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視頻,大概只有1-7分鐘,根據不同的年級,視頻內容的時長也不一樣。

另外我們還有多輸入學習行為分析,剛才鄭宇博士也講到了,物聯網時代感應無處不在,我們也會通過一些外部的設備採集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例如,通過攝像頭採集學生的眼球運動等動態數據,同時我們還會通過腦環採集學生的腦電波數據,採集多種來源的數據,分析學生在每一時刻的狀況,這一時刻學生是正在走神,還是非常專注,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這個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幹預。

老師在教學模式中,不需要親自去關注這個學生,通過我們給老師提供的教師系統,一個教師的儀錶盤,可以關注到每個學生此刻在學什麼知識點,做什麼題目,這個學生的專注程度如何。教學系統還預備預警的功能,可以提醒老師,這個學生需要關注一下,那個學生需要輔導一下。同時我們的系統為了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我們開發了一個人機對話系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跟系統進行人機互動,這是我們正在研發的一項功能。

機器教學,老師育人

松鼠AI的智能到了什麼程度?我們請美國的一家機構給松鼠AI做了驗證。我們做了一個實驗組和一個對照組,實驗組是按照我們的方式來做,對照組是按照傳統的授課方式,一個老師帶幾十名學生。

我們通過前測和後測的試卷,保證考察的知識點範圍是一致的,對比前後測卷的考試的差異性,對比他們的學習效果如何,每次時間限定在一周之內,目的是為了讓影響學習過程的幹擾因素降低到最小,因為學習時間越長,幹擾因素越多,對最後的結果影響也會最大。

雖然我們在這四場的實驗裡都是有效證明了,我們比真人老師的教學效果是更好的,但是並不代表我們的系統是一個能夠完全取代老師的系統,是更好的系統。

在我們的教學模式裡希望每個學生能夠提升效率,並且也能幫助老師減負,讓教育變得更加公平。所以我們以機器為輔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回歸到因材施教,把教育拆分為教學和育人,教學由機器來做,因為機器的存儲量大計算量大,可以清楚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且永久記錄下來,這一點能夠做到比所有的真人老師更加清楚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

機器是沒有溫度的,但育人是有溫度的,這些事情可以由真人老師來做。真人老師過去需要備課、授課、批改作業,我們可以把老師從這些工作中解放出來,讓老師做更有價值的事情,跟學生溝通、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和終身學習能力,這是未來每個孩子應該具備的能力。

我們的系統也在不斷地迭代和優化,我們會分析我們的數據,然後找出我們系統的問題所在,不斷地優化迭代我們的產品。同時我們也在跟世界上頂尖的人工智慧機構合作,去年底我們聘請了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學院院長、機器學習教父 Tom Mitchel 教授作為我們的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此外,我們跟CMU聯合成立了一個大規模個性化學習教育的聯合實驗室,我們還和美國斯坦福國際研究院成立了AI自適應學習的研究室。

我們在其它一系列的學術會議上受邀做分享以及在我們自己舉辦的一些活動分享上,主要是針對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應用,也希望全球對人工智慧教育感興趣的專家能夠和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事情,讓教育變得更好,讓我們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謝謝大家。(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受邀出席國際頂尖商學院INSEAD AI論壇
    在本次INSEAD AI論壇上,中國AI自適應教育企業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受邀出席並發表演講,講述了人工智慧技術對於教育行業的重大意義。崔煒表示AI 能力驅動的系統廣泛地觀察某個學生試圖學習的內容,進而根據知識圖譜來評估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和能力水平。
  • 乂學教育-松鼠AI入選《2019中國最具商業價值AI企業百強》榜單
    作為「AI+教育」行業的領軍企業,乂學教育-松鼠AI是國內第一家將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技術應用在中小學教育領域的人工智慧公司。松鼠AI成功開發了國內第一個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以高級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引擎。
  • 松鼠AI閃耀IEEE / IROS 2019大會:AI+教育的時代已經來臨
    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受邀出席IROS2019大會並發表精彩演講,同臺的演講者還有IEEE2020總主席、IROS創始人福田敏男,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科學家、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計算機科學系教授Kristen Grauman等。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是什麼 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嗎?
    松鼠AI智適應教育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自2014年由乂學教育推出後發展至今,已經幫助無數學子獲得了自主學習獲得了因材施教的機會,是名副其實的國內第一AI自適應學習引擎。如此功能強大的松鼠AI智適應教育背後團隊亦不俗,其首席科學家崔煒,擁有愛爾蘭國立大學人工智慧博士後學位,此前曾任美國智適應教育機構RealizeIt核心工程師;其首席架構師Richard,是美國最早的AI自適應教育公司Knewton
  • 乂學教育-松鼠AI獲KDD國際圖深度學習研討會最佳論文 & 最佳學生論文
    乂學教育-松鼠AI崔煒:自適應學習的圖深度學習和知識圖當天的研討會由SIGKDD主席、京東集團副總裁裴健發表開場詞,並邀請了來自史丹福大學、清華大學、UCLA、UIUC等高校的學者發表演講。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也受大會邀請,介紹了目前圖深度學習和知識圖在自適應學習中的進展。乂學教育自主研發的松鼠AI智適應在線學習系統,能不斷地監測和評估學生個體的能力,發現他們學習中的弱點與不足,並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伐進步,提高學習成果。
  • 松鼠AI亮相AI Big Data Expo 解讀人工智慧自適應教育獨創性
    中國人工智慧教育獨角獸,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架構師兼美國地區總經理Richard Tong和首席數據科學家Dan Bindman受邀出席,與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戰略研究計劃執行主席Steve Eglash、SAS業務戰略總監Kimberly Nevala、Facebook市場體驗數據科學領導人Nav Kesher 、LinkedIn Feed AI領導人Tim Jurka等科技大咖同臺,共同討論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領域前沿科技
  • 松鼠Ai崔煒:「智適應學習」中個性化查缺補漏是良藥|藍鯨商學院...
    課程和導師分別為:《用AI帶來學習效率的革命——AI老師從理論到實踐落地》——崔煒(松鼠Ai 1對1 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教育》——鄧曉兵(佳發教育北京辦事處經理);《在線教育勝率:場景賦能+體驗升級+增長破局+?》
  • 松鼠AI奪得Reimagine Education亞太地區銀獎殊榮
    ,變革教育手段」,激勵教育行業從業者為教育帶來革新,創造真正為提升學生學習體驗而設計的產品,期望在全世界範圍內評選最具創新、最有效果的「促進學生學習和就業」的教學方法與技術。松鼠AI產品經理Elaine Yin為與會觀眾展示並介紹松鼠AI松鼠AI首席架構師Richard Tong在ReimagineEducation嘉賓晚宴致辭,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教育行業從業者和著名研究者介紹乂學教育松鼠AI公司發展理念、產品架構和對於未來教育的變革,分享了松鼠AI對於傳統教育模式的顛覆。
  • 為什麼AI智適應學習這麼火熱?
    今年4月19日,Knewton 創始人 Jose Ferreira 、ALEKS 前首席數據科學家 Dan Bindman 、丹佛大學前副校長 Susan Zvacek 教授來到「2018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現場,與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及乂學教育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同臺對話,共同探討了智適應教育的相關議題
  • 專訪松鼠AI聯合創始人、CEO周偉 ——人工智慧改變稀缺教育資源的...
    而無框眼鏡的配搭,更像是大學校園裡分享經驗的學長,這就是乂學松鼠AI智適應教育聯合創始人、CEO周偉。線上線下齊頭並進,有機結合在教育AI上,許多讀者或許有「線上為主,取締線下」的誤區,周偉向大家解釋了乂學教育秉持「人工智慧智適應」的學習理念,採取線上線下有機教學模式。而對於如今線上市場份額顯著提高,對線下教育如何側重?周偉向雷鋒網解釋道:「我們認為線下教育有不可替代的場景優勢。師生面對面溝通是有溫度的。
  • 乂學教育發布中小學全科輔導「松鼠AI」品牌,個性化定製學習方案
    來源:創業邦6月20日,乂學教育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正式推出「松鼠AI」品牌並發布松鼠AI 1對1產品。乂學教育一直致力於「讓學習變得更簡單有效」,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來解決傳統教育面臨的難題。專注於中小學階段的在線全科輔導乂學教育松鼠AI品牌創始人慄浩洋認為,中國傳統教育模式存在諸多痛點。在當今全球,中國的孩子學習時間最長、學得最累,但與此相對的是,教育結果也是最差的。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 肩扛CMU人工智慧大旗,全球機器學習教父Tom Mitchell加入松鼠AI
    松鼠AI是乂學教育新推出的K12輔導品牌。乂學教育成立於2014年,是獵雲網長期(微信號:ilieyun正是這個瓶頸,使得雖然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給教育帶來了一些變化,但並沒有取得其他領域那樣巨大的變化和影響,只是提高了獲取教育資源的便利性,卻並沒有對教育學習的效率帶來很大提升,更沒有解決到到教育的深層次問題。工業革命技術革命推動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歷史100多年,而AI對社會勞動力結構的顛覆將更勝當年。
  • 松鼠AI今年目標十億,AI教學果真如此性感?| 愛分析訪談
    調研 | 劉馥亮撰寫 | 趙雅晨人工智慧革命方向之一是提升人類信息獲取效率。比如,今日頭條基於內容偏好的算法推薦,節省了用戶從海量網際網路信息中的搜索過程,大大提升信息獲取效率。 延伸到教育行業,教育本質也是知識獲取和轉化過程。
  • 「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亮點與乾貨集錦
    大會首日精彩在大會首日主論壇上,美國三院院士/機器學習泰鬥Michael Jordan、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ALEKS前主席/現任首席產品官Wilmot Lampros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探討了人工智慧發展前沿、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方法論和前景。機器學習泰鬥Michael Jordan :或許該對 AI 教學進行一些思考
  • 乂學教育「松鼠AI」品牌正式發布,創始人透露新一輪融資額高達10億
    6月20日,乂學教育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正式推出「松鼠AI」品牌並發布松鼠AI 1對1產品,並宣布由明星吳秀波擔任松鼠AI的代言人及首席好家長。此前雷鋒網曾報導過,「松鼠AI」是一個以高級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引擎,簡稱「智適應學習引擎」,乂學教育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 2019 Curiosity 矽谷大會落幕 乂學教育松鼠AI展現中國AI+教育力量
    松鼠AI高級學習和數據科學家KP Thai博士受邀參加「世界最大教育市場:中國國家教育政策、AI技術應用、教育案例和挑戰」論壇Panel討論,並與產品經理Elaine Yin共同為大會參加者們介紹了松鼠AI產品發展和技術優勢。
  • 乂學教育集團CEO、松鼠AI創始人周偉:AI解鎖全民智適應學習新模式
    在8日關於《人工智慧商業應用的黃金比例》的人工智慧專場中,乂學教育集團CEO、松鼠AI創始人周偉發表了題為《AI解鎖全民智適應學習新模式》的主題演講,他認為: AI在教育領域帶來的改變是重構了教學的學習關係。
  • 中國公司再獲KDD兩項最佳:松鼠AI獲研討會最佳論文&最佳學生論文
    對於人工智慧教育,尤其是松鼠AI為代表的智適應教育來說,深度學習對知識圖譜分析,理解和自動生成等方面的創新,這次由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乂學教育松鼠AI、IBM Watson共同研究的獲獎論文可望在不遠的將來直接影響到圖算法的應用效率,以及標籤分析,智能出題,人機對答等場景下的功能創新。
  • 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知識地圖是實現「哪裡不會學哪裡」的...
    在傳統教育方式中,老師的授課方式就好像是一個黑盒子,學生並不懂老師的授課邏輯是否對自己適用。但是在人工智慧時代,AI加持下的教育行業卻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識別契合學生的教育手段。而且,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認為,目前AI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個性化教育手段,還能讓學生實現真正的減負。他篤定,AI+教育的組合,是未來教育的前進方向。
  • 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AI如何重塑零售行業
    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董事長慄浩洋在今日舉行的「2018年商業新生態峰會」上從四個方面為大家介紹了AI在教育領域帶來的變革:全知全能:松鼠AI教學機器人可以對每一個學生去進行用戶畫像掃描、海量知識點掃描,精準知道他哪個知識點掌握了,哪個知識點沒掌握;見微知著:通過知識點的掃描可以進行個性化的知識點匹配,直到他掌握到知識點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