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57人被騙,涉案83萬餘元!出國打工請擦亮眼睛大眾日報記者 張雙雙
2020-08-29 17:48:4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隨著出國務工熱潮逐漸興起,「出國淘金」似乎成了打工者的夢想。然而,一些打工者誤信騙子,出國務工不成反被騙走錢財。德城區苗某假借辦理出國務工手續為由,向多人騙取錢財以供個人消費,最終獲刑。
近日,由德城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提起公訴的苗某,被德城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責令其退賠違法所得83萬餘元。
據指控,2018年5月以來,苗某虛構身份,謊稱在某單位上班,負責招聘人員出國務工,並承諾能辦理出國務工證、技工證。張某、王某、李某等人聽說苗某能辦出國務工的事後,便按照苗某要求交付各種費用。苗某與被害人籤訂勞務合同,並給被害人提供自己偽造的收據,組織被害人體檢、進行英語培訓,以此獲取被害人信任,收取的費用都被他用來個人消費。
因苗某一直以各種理由推遲出國務工時間,被害人去某單位核實此事時,才發現根本沒有苗某辦理的某國家務工項目,遂報警。苗某到案後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其利用虛假身份騙取被害人信任,以幫助被害人辦理出國務工為由,先後騙取57名被害人共計83萬餘元。
檢察官經審查認為,苗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規定,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辦案法官提醒:騙子們利用勞務人員急於出國但又不了解相關法律和辦理程序的情況,騙取高額的「介紹費」「手續費」等,被害人被所謂「高薪酬、好福利」所吸引,輕信他人,上當受騙。正規勞務輸出公司具有商務部批准的外派勞務或境外就業經營資格,且辦理勞務輸出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證、護照等相關證件,籤訂《外派勞務合同》。出國後發現工作環境、薪資待遇等與國內承諾的相差甚遠,要第一時間收集各類證據,同時通過報警等合法途徑進行維權。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雙雙 通訊員 馬靜 田園 報導)
責任編輯: 籍雅文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