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魏家東
2、平臺能力:
當一個平臺達到日均千億曝光,對於用戶觸達能力、創意產出能力、智能投放能力、數據閉環能力、轉化能力和開放能力這六大能力的升級就尤為重要,升級後的快手磁力引擎將有效促進品牌和創作者的互動,為品牌營銷注入更強大的動能。
3、品牌需求
品牌需要找到頭部大V推廣,也需要草根達人推薦,而對於轉化需求又更加明確,當面對多層級市場時,怎麼能找到、能觸達、能激發、能沉澱,這就需要更加大的引擎。
4、用戶需求
快手平臺的用戶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創作者,在以創作者為核心的生態中,商業需求天然存在,不斷升級賦能給創作者,讓他們參與其中,獲得豐厚的收益,形成一個共生共贏的價值生態。
那麼,「磁力引擎」的「磁力」怎麼理解呢?我們拋開技術語言,從營銷的角度,看快手所呈現的產品、能力,我大概理解為三大方面:
社交網絡中,人與人的關係尤為重要,「職業圈、熟人圈、興趣圈、消費圈」構成了一個具有不同強度磁力的關係鏈,而因磁力相連,作為平臺就可以分析其中連接的價值、特點,並洞察其興趣趨向、發展行為,進而做出意圖預判。
短視頻是當下最流行的內容形式之一,而各種風格的短視頻也成為快手的特色,老鐵們不斷創作出新,甚至引領風潮,因為內容而吸引了大量的粉絲關注,這種磁力是引擎的根本。比如說「加個雙擊麼麼噠、樸實無華且枯燥、一起我裡GIAO」這些都是源自快手的內容,這樣的內容也形成全社會的熱詞。
快手紅人帶貨的案例有很多,2018年雙十一期間,快手就有很多驚人的成績:1分鐘賣出3萬單價19.9元的兩面針牙膏,總銷量過10萬單;59元的七匹狼男士保暖內衣10幾分鐘賣出近10萬套;售價658.9元的小米紅米6手機,1萬臺秒沒;9.9元包郵的紙巾,36秒賣出3萬單……其中,娃娃教搭配在直播中帶貨的一件78元毛衣,幾分鐘就突破1000單,一款親子裝毛衣則突破了1萬單。大胃王貓妹妹一晚上賣出了3萬盒酸辣粉,輪胎粑粑則帶貨了2萬多單寵物肉乾。
上面這些羅列的數據,僅僅是快手「商品與人的磁力」一部分,而在磁力引擎的推動下,從找到用戶的各種廣告推廣形式,導流到企業的商家號,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像上面達人一樣的創作者「快接單」,參與互動、推動商品銷售轉化。
對於此次升級的「快手磁力引擎」,其核心是什麼?
核心一:人
在商業社會中真正的流行是「自下而上」的,比如被當作藥水的可口可樂在大眾人群廣為接受,而當時美國上層社會還是喝的卻是英式紅茶;還有牛仔褲的流行,也是源於礦工,以耐磨結實為特點流行,現在成為全球流行服飾的重要類目,還有嘻哈文化等。
這一切與「人」有關,放在快手生態中,你會發現這個平臺的人更加真實,從幾年前我們了解的快手覆蓋「十八線的小鎮青年」到如今多元化用戶的聚集,「宣傳的人」、「裂變的人」、「渠道的人」構成了一個有情有趣的人立方。
核心二:內容
內容是品牌與用戶重要的連接器,內容也是社交網絡中用戶與用戶溝通的橋梁,像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臺,日常創作的內容每天已經超過1500萬條原創視頻被記錄與上傳,覆蓋裝修、美食、健康、理財、萌寵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超過200萬的商業需求產生,通過「內容+場景」促成了消費轉化。
核心三:創意
「AI賦能創意生產」是磁力引擎的基礎特點,以創意靈感庫、圖片庫、音樂庫、視頻庫……構成不同形態創意源,進而激發創作者、素造平臺產生更多優秀創意內容。
核心四:流量
打造了公私域流量體系,從快手的品牌開屏、信息流廣告等公域流量體系到「快接單、創作者激勵計劃」的私域流量體系,形成了從曝光到互動的社交內容轉化生態。在流量能力方面,我覺得有3個維度是值得關注的:
1、日活超2億老鐵帶來的流量增值:活躍的用戶是流量的根本
2、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融合體系:
快手磁力引擎公私域流量體系
快手磁力引擎公域流量產品
3、流量體系的基礎是數據中臺的強大:
AI+DA數據定向體系,將人口屬性、社交關係、興趣愛好、設備屬性、自定義人群、行為數據、智能定向等算法能力、技術產品整合成完整的數據支撐體系,為流量的價值提供有效的預判分析、智能管理。
拆解了快手磁力引擎的「人、內容、創意、流量」四大核心能力,這些能力有哪些營銷價值呢?
價值一:爆品製造
快手是國民級應用,以真實的人、真實的內容為特色,從流行語到流行的商品,爆品製造需要更廣闊的認可與用戶基礎。這個價值在於,第一是品牌方自造產品在快手推廣,但是第二,可以考慮爆品如何來自於快手的老鐵們。
價值二:參與共創
爆品來自快手老鐵們,這點就是「參與共創」。
參與共創可以有兩個維度:一是爆品參與共創、二是內容參與共創。
這兩點在快手平臺均在發生。
新品上市的認知期快速推廣,形成全民參與的體驗營銷玩法,麥當勞Ye杯(小椰杯)新品上市,通過魔法表情、挑戰賽、快接單、信息流廣告的整合推出「給我一杯YE」活動,從新疆到上海,引爆小椰杯在老鐵手中橫跨中國,最終產生了475567個UGC原創作品。
*來源:《快手磁力引擎營銷產品手冊》
快手平臺上的創作者生態很完整,其中「話題標籤、挑戰賽、魔法表情」玩法很容易激活大量優質原創內容產生。比如快手與榮耀合作推出話題標籤#快手武林大會#,推出獨孤九劍、玉女劍法兩大魔法表情,上線後達到1億次有效曝光、626萬+達人作品播放。
話題標籤
魔法表情
*來源:《快手磁力引擎營銷產品手冊》
價值三:賦能轉化
不論是從內容到創意,還是從流量到留量,最終商家都在考慮如何將老鐵轉化為品牌用戶,而這個轉化鏈條也是快手磁力引擎重點發力所在,技術驅動、數據優勢、轉化升級這三點是這個引擎的內核,前面有談「流量」部分時說到數據優勢,從自有數據到夥伴數據能力,最終形成數據閉環,而基於底層技術能力、數據優勢與數據產品能力,對於有轉化需求的品牌主,比如電商轉化、遊戲推廣、應用下載、新品上市、到店轉化等,在不同維度提供了轉化的支持,尤其效果廣告類的轉化更加的智能化,從展現、點擊到深度轉化,均有智能系統進行管理。
*來源:《快手磁力引擎營銷產品手冊》
「爆品製造、參與共創、賦能轉化」這三點營銷價值僅僅是我看到提煉出來的部分,但這些卻是大多數企業當下發展或者轉型時需要關注的重點,比如傳統快消企業,上一代產品逐漸老化,如何吸引年輕用戶?他們在想什麼?說什麼?企業有沒有走進年輕人?還有如果你想開發新品,且目標消費者與快手用戶吻合,那產品的創造過程就應該在這個平臺上,一個商家號、一個話題標籤,發起共創話題,一起打造一個「專屬產品」,未上市先贏得關注,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想贏得關注度、獲得銷量,磁力引擎的磁力是極具吸引力的!
我常用「3+2」個關鍵詞講消費者行為:
消費者的轉化路徑是:吸引、擴散、行動
品牌主需要通過內容營銷、創意營銷為消費者製造:共鳴、驚喜
觀察快手磁力引擎,很符合消費者行為轉化的特點,怎麼「吸引」潛在消費者關注、如何產生共鳴、進而形成「擴散」效應,是優惠特權、還是創新產品帶來的驚喜感,令潛在消費者產生「行動」。
寫在最後,我們一直在談快手平臺的能力與案例,營銷價值很明顯。但營銷是一個系統工程,站在更高的層次看待,要先清楚你的用戶是誰?用戶在哪裡?在洞察與策略的前提下,選擇針對性的平臺,再談方式方法。
以上是關於快手最新推出的「磁力引擎」的分析與一點思考,希望對大家營銷決策有幫助,歡迎與我討論交流。同時也期待快手磁力引擎可以為營銷行業貢獻更多力量! W
數據來源說明:
《快手磁力引擎營銷產品手冊》《快手社交+營銷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