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夥伴問我:「30歲了才決定去考公務員,晚不晚?還來得及嗎?」
答案當然是不晚。我們來分析一下,本科生畢業之後一般是22歲,而研究生多幾年,也就是25歲。大部分考生的起點大概就是22歲及25歲,而且很多考生畢業後可能沒有立刻就去考公務員,而是進入社會摸爬滾打幾年後,才意識到擁有一份體制內工作的好處,才下定決定開始考公務員。
因此22歲的起點又再往後推一推,大概是24歲左右。有數據顯示,2019年國考招錄1.45萬人,有133.87萬人參加考試。沒有考上的那部分還得繼續備考,很有可能是二戰、三戰、四戰……近幾年公務員上岸平均年齡是27歲左右,30歲比27歲雖然晚了三年,但是這個時候考公務員並不算晚。再說了,公務員招考對考生的年齡限制一般是35周歲以下,30歲離35歲可還差著5年了,怎麼會晚?
不過有這種困惑小編也能理解。畢竟三十歲在社會上也經歷了七八年的浮浮沉沉,可能好不容易才從一無所有到在一個大城市站穩腳跟,如果考了公務員上岸後就得從科員做起,難免造成一種巨大的心理落差。但是30歲考公也有30歲考公的好處,和畢業了之後早早就進入公務員系統的考生相比,30歲的考生工作經驗豐富,經歷過社會的「毒打」,為人處世會更加圓滑,工作中會過得很舒服。
或許有的人會問:早點考不好麼?為什麼要到了30歲才考?在小編看來,人的一生會做很多選擇,無論做了什麼選擇,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有價值就好,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替自己活著,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很重要。有的考生30歲可能已經是公司中高層,但是高強度的工作讓身體健康吃不消,那麼他們就可能會想找一份穩定輕鬆的工作養身體;有的考生可能時運不濟,恰逢公司破產,失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最後選擇考公務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30歲不算晚,如果接近35歲或者已經過了35歲,再想考公可就晚了。
其實與民營企業相比,公務員確實擁有很多優勢。報考的崗位好一點,不會有很大的工作壓力,能有更多時間和家人朋友相處,享受自己的生活。可能工資是不算高,但是至少穩定,無論是經歷什麼金融危機,國家也不會虧了你的工資,而且還有五險一金。
那麼已經下定決心要報考公務員的30歲考生們該如何準備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佰分斬紫凝老師分享的備考建議(超有用):
1、報考時千萬不要報基層單位(市縣和鄉鎮)
一是基層崗位限制少,報考人數較多,競爭相應較大,而且作為30歲的考生,去到基層並沒有任何優勢,再加上基層職數少,定級也偏低,從科員做起對很多30歲考生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在報考時要謹慎,選擇最合適的崗位,可以選取要求2年工作經歷的崗位,這樣又可以篩掉一部分考生。
2、筆試備考注意:行測講技巧和速度,申論別放棄
行測題量大,時間短,考驗的就是考生解題的速度及解題的方法和技巧。該放棄的模塊要果斷放棄,儘量抓能拿分的部分,會做的全做對,能拿到的分一分也別丟。複習行測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著佰分斬網課練題、刷題、總結題,掌握高效解題的技巧,達到提分的效果。
很多考生看見申論就頭疼,所幸就一門心思放在行測上。其實申論是很容易提分的,它考察的無外乎是閱讀理解、材料分析、歸納概括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多寫多練,堅持下去,不斷努力,一定會有想像不到的收穫。
最後小編想說,三十而立,三十而已。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從來就沒有人規定了30歲必須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想考公務員的考生就大膽去考吧,大不了給自己一次試錯的機會,相信自己,你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