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可預測未來的情況下做規劃?

2020-12-15 和訊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的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外國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世事難料。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我們時常感覺自己做的規劃沒什麼用——可能辛辛苦苦做好了計劃,到頭來卻被突發事件打亂。面對運行速度越來越快的世界,面對愈發難以預測的未來,我們應該如何做規劃,才能最大程度地完成自己的目標呢?作者從哈佛大學教授的理論出發,在文中介紹了一個以90天為周期的規劃方法,分為回顧、設目標、給成功下定義、方案最優化四個板塊。希望對讀者有幫助。本文作者Dan Silvestre,原文標題「How to Plan Your Goals in the Real World」。

圖片來自Unsplash|攝影wang binghua

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事件

在《反脆弱:如何在失去秩序的世界中獲利》一書中,哈佛大學教授、作者那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對不確定性進行了深度的挖掘。

他認為,不確定性事件中,有小概率事件不可預測且一旦發生破壞性很強,他將其稱之為「黑天鵝事件」。在許多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眼裡,2020年的全球疫情就是一次黑天鵝事件。

在事物不可預測的情況下,如何應對這類「黑天鵝事件」呢?我們可以採取凸性戰略和啞鈴策略,從而增加自己的「抗脆弱性」。說得通俗易懂一點,就是給自己多一些選擇,才不至於在不可預知的災難面前手足無措。

在當下的環境中,沒有人能對未來作出預測,所有的預測看起來和隨便猜測沒什麼兩樣。在這樣的背景下去檢查我們做規劃的方法,就會發現舊的規劃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世界了。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實現同一個目標,那種一條路走到黑的思維早已經過時了。

其次,這個世界運轉地越來越快,變數也越來越多。當你昨晚一個規劃之後,這個規劃可能很快就過時了。

但是,當你給自己的規劃中提供幾個替代方案、優化自己的選擇,你依然有許多的可能性達到自己的目標。你可以檢測自己做總結的能力,並通過建立回饋系統,讓自己調整規劃的能力越來越強。

如何高效地設立目標?

高效地設立目標是優化選擇方案的基礎。具體來說,高效設立目標有四個步驟:

回顧前90天的情況

設立一個目標

對完成目標進行定義

優化自己的選擇

為了讓這個方法更加實用,建議大家以90天為周期不斷進行練習。下面我將詳細為大家介紹這四個步驟應該如何執行。

1.回顧前90天的情況

為了最優化你的未來,你必須參考自己的過去。

首先,你需要思考自己過去的90天裡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樣的成果。你可以參考自己的周記,重點是找到自己過去90天裡最大的成就和最深刻的教訓。

你可以通過這幾個問題來評估自己過去90天發生的事:

「我做了哪三件事,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做了哪三件事,最後證明是徒勞無獲的?」

「如果我每周只能工作20小時,我會把重點放在哪些工作上?」

「如果我每個月只能工作20小時,我會把重點放在哪些工作上?」

把這些問題的答案寫在紙上,命名為「步驟一:回顧」

如果你沒有定期總結一次的習慣,我強烈建議你現在就開始培養這個習慣。這樣的總結可以讓你清楚地了解你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什麼地方,以及完成了什麼事。

另外,你還可以問自己一些更精簡的問題,有助於你快速回顧上一周發生的事:

「這一周裡我完成了什麼事?」

「這一周裡我做錯了什麼事?」

「這一周裡阻止我完成目標的因素有哪些?」

回顧是一件無趣而冗長的工作,但是這一步對你接下來的目標制定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千萬不要跳過這一步。

2.設立一個目標

在這90天裡,只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就可以了。不要一下子設立一連串目標。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對每一個複雜的目標我們都要設立追蹤回饋系統,如果一次性設立多個目標,那麼這個系統就會變得非常龐雜。

所以,先從一個目標開始練習。

在選擇目標方面有什麼講究呢?我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參考。你可以問問自己:怎樣的目標對我的人生有最積極的影響

你可以給自己來一場簡單的頭腦風暴,想到的可能性越多越好,然後再從中篩選。另外,你可以從這些角度出發進行思考:

你的長期人生規劃——「我想要什麼?」

市場回報——「我能獲得什麼?」

你可以怎樣應用自己的技能——「我擅長什麼?」

圖片來自Medium

理想狀況下,你選擇的目標應該是上述三個問題的「重合點」。

然後你就可以在紙上寫上「步驟二:選擇目標」。

3.對完成目標進行定義

現在你已經做完回顧,並且選擇好這90天要完成的目標了。

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到這一步就結束了,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目標本身是非常空洞、抽象的。我們需要讓目標變得「有血有肉」,換句話說,就是對「完成目標」進行詳細的定義。

我在這裡舉幾個例子:

「我想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是一個很抽象的目標

「我想升職」是一個很抽象的目標

「我想加薪10%」是一個具體的目標,因為它有數據支撐,你可以在90天之後檢查自己是否加薪了10%。

怎樣去定義自己的目標?你可以這樣問自己:在接下來的90天裡,我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狀態才覺得自己成功了呢?」

你可以用陳述句寫下你的目標,比如「我在未來90天裡要加薪10%」。

然後你就可以在紙上寫上「步驟三:成功」。

4.優化自己的選擇

現在,你已經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並且已經給自己描繪出成功的狀態應該是怎樣的了。現在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優化自己的選擇,從而更快地達到這一目標。

你可以這樣問自己:實現這個目標,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方式?

你可以寫下在這90天裡,你具體需要哪些方式才能實現目標。我再重複一遍,在這裡我們只要數量,不求質量。你可以寫很多不同的方案。

然後在紙上給這一段標註「步驟四:選擇」。

然後,你可以通過分析給每個方式打分,從1分到10分都可以。打分的項目包括:

影響(Impact):你對這種方式的直覺是怎樣的,預計的影響是怎樣的。如果你打10分,說明你對這種方式十分有把握。

時間(Time):這種方式需要耗費的時間是多少。如果你打10分,說明耗時很少;反之,如果耗時長,分數就相對低一些。

難易程度(Ease):這種方式完成起來是否困難。如果困難就打低分,容易就打高分。

我在這裡拿我的「加薪」目標舉個例子:

圖片來自Medium

最優化的方案,就是負面效應最小、上升空間最大的方案。

舉個例子:在我的「加薪」目標中,提出更換工作無意是加薪的最優化方案,因為換工作後加薪的可能性更大(上升空間大),最壞的結果也無非是被拒絕,負面效應最小。

我在這裡強調幾點:

這個打分機制默認各板塊佔10分,總分30分。但是如果你比較看重某一板塊(如看中「影響」,不在乎「時間」),你可以按照需求調整這個打分機制。

你可以按照需求添加或者刪除相應的板塊,但是不要把它搞得太複雜。

總結

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我們要學會去做更有效的規劃,找出最優化的方案。總結一下,就是這幾點:

步驟一:回顧前90天的情況

「我做了哪三件事,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做了哪三件事,最後證明是徒勞無獲的?」

「如果我每周只能工作20小時,我會把重點放在哪些工作上?」

「如果我每個月只能工作20小時,我會把重點放在哪些工作上?」

步驟二:選擇一個目標

你的長期人生規劃——「我想要什麼?」

市場回報——「我能獲得什麼?」

你可以怎樣應用自己的技能——「我擅長什麼?」

步驟三:對完成目標進行定義

給抽象的目標下定義,將它變成可以量化、有具體評價標準的結果。

對目標具體的定義可以讓我們更專注、更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向努力。

「在接下來的90天裡,我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狀態才覺得自己成功了呢?」

步驟四:尋找最優化方案

「實現這個目標,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方式?」

根據每個方案的影響、耗時程度、難易程度進行打分。

儘量選擇分數最高的前幾種方案。

譯者:Michiko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我們能預測未來嗎?
    ——《十問:霍金沉思錄》我們很難把拉普拉斯的大膽預測以及拉普拉斯妖與我們所觀察到的現實世界相提並論,因為對人類而言,許多事件都是不可預測的。事實上,人類的行為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我們能夠行使自由意志。不可預測也發生在物質世界。
  • 港媒:「雙十講話」蔡英文錯失機會 兩岸未來不可預測
    蔡英文做到了她所稱的「不屈服」,但也錯失了一個打破兩岸僵局的重大機會,所謂「希望建立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只是一廂情願。評論稱,大陸國臺辦10日所發表的回應措詞強硬,當頭棒喝。大陸方面不會接受蔡英文新的說辭,「5·20」之後中斷的兩岸溝通協商機制不可能恢復,未來數年兩岸關係將處於不穩定、「冷對抗」狀態,臺灣隨時會面對很大「震撼」。
  • 如何有效預測未來的多種可能?LeCun的誤差編碼網絡給你帶來答案
    這種具有多種可能結果的未來預測一直是一個難題。深度學習三駕馬車之一的 Yann LeCun 近日就發布了一篇論文介紹他對這類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誤差編碼網絡 ENN。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把這篇論文的主要內容介紹如下。多模態時間序列預測學習關於時間序列的前饋預測模型是人工智慧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它可以應用於無監督學習、規劃以及壓縮。
  • 高中生如何做職業規劃?別讓未來變爛牌,規劃生涯當贏家!
    儘管有一些想法,但也不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是最適合自己……隨著時代快速的變化,高考制度的改革,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開始意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想要提前規劃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和步驟。但是由於自己的了解與認識有限,不知道怎樣的選擇是最適合自己,對自己未來發展最好的。今天的福利來啦!洋光君這裡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職業規劃那些事兒」。
  • 深度解析自動駕駛行為預測和規劃
    由於城市環境的場景複雜性高,行為規劃器未能匹配預定義的行為模板這種不可預測的情況可能發生。最近,引入了通用規劃器(general-purpose planner),將行為和局部運動規劃相結合。給定單一獎勵,這些通用規劃器允許行為覺察的運動規劃。然而,出現了兩個挑戰:首先,該功能必須將複雜的特徵空間映射到獎勵中。其次,獎勵函數必須由專家手動調整。
  • 4000字谷歌實踐:HR團隊如何規劃好人員編制?
    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成功規劃未來招聘方面所學到的東西——無論你的組織規模或增長速度如何,我相信都能提供借鑑。什麼是人員編制規劃,它在戰略性人才規劃中處於什麼位置?人員編制規劃是對組織未來招聘需求的預測。通過這種類型的規劃,團隊的預期招聘需求將在他們實際招聘需求之前與他們的人員配置團隊進行討論。
  • 橡樹資本創始人:未來無法預測,並不意味著在應對時無能為力
    在馬克斯看來,人類非常渴望預測並駕馭未來,動態可變因素對於預知未來的局限性,我們通過自己的決定影響未來的能力未來每項進展的不可預測性,因此,預測是徒勞的,接受我們對未來一無所知這一客觀情況非常重要,並因此,保持智識謙遜有普遍重要性。「預測者的行為就好像未來是已經存在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足夠聰明地辨別它。
  • 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規劃未來
    在這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代,我們只有做好規劃,才能緩解焦慮,那麼,我們應該如惡化規劃未來呢?大家好,我是益達,今天我們繼續聊一聊UED總監不好當系列話題,討論一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代,如何規劃未來「(不想做CEO的設計師,不是好總監)。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明天會如何變化,其實做為UED總監也未必十分的明確。
  • 2018年自考《教育預測與規劃》試題及答案
    (    )A.教育決策 B.教育預測C.教育規劃 D.教育系統2.教育預測資料主要有______等表達形式。(    )A.文字資料 B.圖形資料C.文本資料 D.音像資料3.智利1988—1992年的教育改革運用了(    )A.機會之窗策略 B.細心試驗,逐步推廣策略C.由上至下策略 D.逐步建立政治共識的策略4.根據專家個人的知識、經驗和推理判斷能力,對未來教育發展作出直覺預測的一種方法稱為(   )A
  • 2018年自考《教育預測與規劃》練習題及答案
    (  )A.22歲 B.23歲C.24歲 D.25歲3.智利1988—1992年的教育改革運用了(  )A.機會之窗策略 B.細心試驗,逐步推廣策略C.由上至下策略 D.逐步建立政治共識的策略4.根據專家個人的知識、經驗和推理判斷能力,對未來教育發展作出直覺預測的一種方法稱為(   )A.
  • 張維迎:創新不可預測,還是讓企業家去判斷吧!
    大家好,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創新不可預測,企業家精神最重要」,分四個方面的內容:創新不可預測;創新的四個不確定性;一.創新不可預測創新為什麼不可預測?創新是做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們事先不能夠知道什麼會成功,什麼不會成功。舉幾個例子,所有這些故事的基本的結論是:創新不可預測。
  • 混種科學中的蝴蝶效應: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動,導致未來的不可預測
    混沌的特徵:在確定性系統中看似隨機的無規律行為;由於確定性的規律,短期內可預測;又因為蝴蝶效應的不可預測性,長期則無法預測。混沌:蝴蝶效應混沌的現象引起了一些微妙的哲學問題,這些問題蒙蔽了一些粗心的人。例如,我的幾名學生對蝴蝶效應嗤之以鼻,認為它平淡無奇。
  • 初級會計師可以做什麼工作?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職業崗位是社會運轉的一個個環節,考生需要對自己的理想職業中進行選擇,不僅如此,在證書考試之前還要對證書未來的發展提前進行考查。一、初級會計師可以做什麼工作?無論在哪個行業領域都需要遵守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所以考生在了解崗位特徵之後,了解證書的特點之後,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划進行事先的準備。二、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 在校大學生該如何做職業規劃
    各個大學,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都會布置一道重要的課題:做未來的職業規劃。我相信,很多學生由於沒人指導、缺乏社會鍛鍊、缺乏對本專業的深刻認知,導致不知怎麼去做。筆者當時也是這樣的處境,風風雨雨走過這麼多年,現在才發現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所以寫點東西,幫助那些迷茫的學弟學妹,以及憂心孩子成長的父母。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很關鍵,決定了未來的高度大學生職業 規劃,顧名思義,就是對自己未來做什麼工作,及如何發展所做的打算。
  • 如何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兒童專家:這3個途徑目前最可靠
    要想保證孩子的個頭不矮,就要先建立一個關乎未來身高的合理預測,根據預測調整孩子的飲食以及生長環境,最大化幫助孩子長高。如何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兒童專家:這3個途徑目前最可靠!二、骨齡檢測預測身高從前醫學不發達,孩子生病都很少去醫院,現在的兒童醫院幾乎經常爆滿,孩子們大小輕重的問題都會去醫院。其中,孩子骨齡檢測也變得不那麼少見了,很多孩子因為飲食不當、環境因素導致骨骼線提前閉合,生長發育停滯。如果你家孩子一兩年內都不怎麼長高,最好趕緊就醫,檢測一下孩子骨齡,別耽誤長高。
  • 如何成為先知?試試「未來研究所」,用期貨的方式預測未來事件
    期貨、預測市場這些詞起來就很金融很資本主義,國民老公也說過最燒錢的遊戲是「同花順』(某理財軟體)」。對於不懂期貨不懂市場也沒有錢的老百姓,如何讓他們用期貨的方式來預測未來事件的發生呢?DEMO8硬廣來了:請使用未來研究所——一個讓你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的App。未來研究所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理財產品,它是通過期貨買賣的模式來預測未來事件的發生概率,選擇看好或者看空,當你的正確率足夠高,你的先知排名就會上升以及獲得可觀的虛擬幣。
  • 未來三個月,美國外交不可預測,伊朗下令:什葉派武裝別招惹
    美國的總統大選已經引發了蝴蝶效應,未來三個月美國的內政外交充滿了不可預知,在這種不確定下,即便是伊朗也退避三舍,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下令,中東的什葉派武裝不能惹事,即便被美國襲擊,什葉派武裝也要忍耐,熬過三個月,等待拜登上臺之後,再做打算。
  • 純乾貨分享:4步方針,教孩子學會做未來職業規劃
    1.做孩子未來職業規劃的輔助者孩子是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的主體,父母要明確自己作為輔助者的角色定位。父母可以將自己的生活閱歷、職場經驗與人生智慧傳遞給孩子,幫助孩子規劃他們的人生。父母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參與、影響孩子的自我規劃。
  • 如何從0到1做項目:項目規劃篇
    從0到1的項目怎麼做,從哪裡開始下手,如何設計規劃一款產品,是一名產品經理的管理、籌備及協調等綜合能力的體現。下面筆者將從自身經驗出發,做一個系統性的梳理,從項目規劃、項目管理、運營等方面,分享在從0到1的項目中的一些方法論、經驗及建議給大家,與大家一起共同探討學習。
  •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做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主要是指根據個人的興趣、性格特點、內在潛能來確立個人的職業發展目標,並根據自身情況對未來職業生涯上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進行設定,根據設定的這些目標來規劃不同階段下需要完成自我提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