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去日本留學的同學們肯定都聽過「日本大學研究室」,但是日本大學研究室是個什麼概念卻並不是非常清楚,也經常有很多同學問我:「老師,日本大學的研究室是什麼樣子的?」,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日本研究生的構造以及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室。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はなむろと申します、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大家可以稱呼我「花室老師」~
我畢業於筑波大學,攻讀的是生物工學碩士學位,先後經歷了語言學校、本科、修士及留日工作,在日本生活了8年。回國後在醫藥行業摸爬滾打了幾年,我想著趁年輕做一些新嘗試吧!然後就來了蔚藍,現投身於留學行業!
言歸正傳, 那日本大學的研究室是什麼樣子的呢?我給大家來講講
PS:不想看視頻的可以直接看下面的文字版
一般日本大學的研究室會分為生活區、實驗區和學習區。那麼將由教授、副教授、講師作為一個主要的指導架構,學生包括博士(博士後期)、修士(博士前期)、研究室(修士前期)和本科生組成,此外還有訪問學者、教授秘書以及助手等等。
修士期間研究室的生活區有我想吃就能吃到的零食,有喝不完的咖啡,所以這兩年的碩士,於我而言算是最高甜的時光了,因為而且相對來說會比較的輕鬆,並且我努力地做實驗、努力的學習,就會有很大的成就。

當然日本大學的研究室有大有小,一個大的研究室有20到30人,小的研究室有3到5人,怎麼去選擇呢?是選大的好還是小的好呢?花室老師教給你一個竅門:如果說,這兩個教授的研究方向你都覺得很OK的話,我建議選擇相對大一些的研究室。
為什麼?因為大的研究室一般都比較有錢,對研究經費非常充足。
你想用什麼樣的儀器、想用什麼樣的設備、想用什麼樣的材料,都可以去跟教授商量,特別重要的是:大的研究室研究方向一般分得非常有前途
在我修士第二年,開始去研究所做實驗,接觸了國內來自北大、清華、中科院等來交換的同學,也會接觸日本以外來自南非、秘魯、巴西等各個國家的同學。結識了來自北歐高冷的帥小哥,也認識了自南非,非要給你嘗嘗當地特色「蒸小米」的姑娘。而且教授會帶我去參加展會,可以為自己的後續就職做很充分的準備。
所以,日本大學的研究室就這樣一個既可以搞學術又可以休息活動的場所~生活使我們一直在「遇見」,你會遇見各種個樣的人,遇見迥異的思維與想法,也會遇見世界各地的文化,而在筑波大學修士的過程中,我覺得眼界和本科相比會開闊很多。
最後,想跟大家說:人生真的很短,不要在猶豫中耽誤自己寶貴的時間,儘量還是在有限的人生中看到無限的精彩!
下期再會~記住我是你們的花室老師~有問題歡迎來蔚藍留學找我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