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淮海經濟區納入國家規劃,淮海十市聚首,其中提到徐州、淮北、宿州融合發展,共建大淮海,而隨著徐淮宿一體化進程不斷加速,各方配套穩步落位。
一、徐州市都市圈新發展
(一)規劃:全方位打造淮宿一體化
徐州要成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顯然是指將徐州打造成淮海經濟區的發展中樞。這一戰略,對徐州來說是百年大計,重大利好。
按照中心城市標準高起點規劃布局,徐州市同步推進老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形成「雙心、六組團、十五個功能集聚區」的空間結構,綜合交通體系、城市功能、公共服務等方向,全面拉開城市發展框架。
(二)交通:綜合交通樞紐不斷增強
徐州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三)高架:構建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
徐州市交通運輸局稱:根據目前復工的情況,計劃於3月10日前組織施工隊伍全部進場(視疫情管控情況確定),預計5月底將完成城東大道高架快速路振興大道以東段剩餘路基路面工程,6月底完成剩餘橋梁等全部工程,7月底城東大道高架快速路振興大道以東段全面建成通車。
(四)教育:打造淮海經濟區教育高地
徐州作為江蘇教育大市,已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擁有完善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體系的地級市之一,目前教育規模僅次於南京。
據徐州市教育局新聞發布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全市新(改擴)建中小學346所、幼兒園511所。創建成省優質幼兒園603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1011所,三星級以上高中55所,全市義務教育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持續提升,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持續四年實現「雙增」。
(五)經濟建設:全面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中心區
據徐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介紹,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項目被列為省、市重點工程,總規劃面積約2平方公裡,建築面積385萬平方米,計劃2022年完成一期項目建設,集聚各類金融機構300家以上,基本建成淮海經濟區體系最健全、業態最多樣、創新最活躍、功能最完備、品質最高端的金融服務中心,在國內金融中心建設中具有一定影響力、在淮海經濟區發展中具有引領帶動力、在徐州經濟跨越發展中具有牽引力。
以上規劃及落實情況都為徐州市發展帶來新的動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治理的進步百姓有目共睹,同時也符合市政府關於徐州未來發展規劃的方向。集交通、教育、經濟建設於一體的發展與規劃,讓徐州全面發展,百姓共同提高生活質量。
二、徐州近期樓市情況
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位確立後,由於規划起點高,人口吸附力增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大量增加,徐州也被各大房企看好。2019年8月23日,徐州在智庫恆大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報告》中,排名第39位,指數為53.7。
2020年,徐州高質量發展的勢頭強勁,且伴隨著落戶政策、公積金政策、人才吸引政策等一些列政策的出臺,為徐州營造了良好的樓市環境,房企更是爭相進入。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中,徐州房價走勢依然很高,2020年2月,徐州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上月上漲0.8%,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1.2%,定基指數則到了非常高的160%。
2020年3月,徐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月上漲0.4%,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1%,定基指數則為28.8%,在70個大中城市中處於漲幅前列。
表:2020年3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2019/03-2020/03徐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數據來源:Wind
相比一手房,二手房或許更能直接反映市場情況,以二手住宅價格指數數據來看,2020年3月份,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因疫情積壓的住房需求呈現出逐步釋放的勢頭,徐州市在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幅中總體表現較為亮眼。
在整個淮海經濟區,徐州是唯一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對於普通居民來說,他們判斷一個城市的潛力與否,不太會去研究GDP、人口及產業結構等數據,在他們的印象裡,這個城市界面還不錯的徐州,房價上漲,地鐵條線開發迅速,就代表城市發展不錯。此外,徐州的確還有一些城中村、三環路內的棚改工作還在持續,短周期內的購房置換需求仍然旺盛,從而烘託起了整個市場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