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遇見,25歲相愛,22年分別,再見時只剩永別,留1畫感動數億人
文/葩姐
在2013年間,曾有一本書《平如美棠》成為網紅。一位年近90的老人,用非專業的畫筆,記錄了他和老伴相伴一生的點滴故事。巷裡人家,尋常小事,卻感動了數億人。
這位老人就是饒平如老先生,他的老伴叫毛美棠。
饒家是江西的大戶人家。在饒平如11歲那年,他遇見了只有8歲的她。尚處於玩鬧嬉戲時期的兩個人,哪裡會想到,面前的彼此,竟是未來要攜手走過一生的伴侶。
幾年後,抗戰爆發了。像當時無數熱血青年一樣,饒平如扛槍上了戰場。他考入了黃埔軍校,後來進了國民黨部隊,成為了炮兵營的一名觀測員。
抗戰結束後,饒平如回到了家鄉。此時,美棠已經長成一位嫋嫋婷婷的大姑娘了。在茫茫人海中,25歲的平如和22歲的美棠再一次走到一起,這一次,他們成為了永結生死的夫妻。
婚後,因為工作關係,饒平如調到了上海,小夫妻在上海安了家。平如在一家醫院做會計,業餘時間在出版社當兼職編輯,收入很是不錯,美棠就在家做了全職太太。這是他們一生中最舒暢的日子。
後來,到了1958年的時候,曾有過國民黨軍人背影的平如被卷進了那場浩劫中,他被下放到安徽勞動改造,後來,又進了當地的工廠當工人。
夫妻兩個這一別就是22年。在這期間,平如和美棠之間的通信超過了1000封。而這些信件成為了平如日常生活中最快樂的事。
家裡的美棠一個人承擔了撫養孩子的全部瑣事。作為勞改分子的妻子 ,她的日子可想而知。既要拼命出去賺錢養家,又要積攢一點錢寄給丈夫。此間,美棠嘗盡了冷臉。而每每平如在遠方接到家裡寄來的信件和物品,都像過年一樣無比開心。
在彼此的相扶相攙中,艱難的日子多了很多輕鬆和樂趣。
到了一九七九年的時候,平如獲得平反,回到了久別的家。他們重新開始了平淡真實的日子,而此時的他們,已是雙鬢斑白,而孩子們也都長大了。
幸福的日子似乎總是很短。剛剛結束了離別,卻又迎來了永別。
在一九九二年的時候,美棠身患重病而神志不清。平如像照顧孩子一樣,悉心呵護著老伴。老伴情緒不穩,常常莫名大哭,平如就左哄右哄。有一次,老伴想吃點心,平如騎著自行車,往返40多分鐘買了回來。可是,老伴卻說不想吃了。
就在平如和美棠60年鑽石婚即將到來的前五個月,美棠走完了最後的路。
失去老伴的平如,就像斷了弦的風箏,心不知所屬。於是,他拿起了畫筆,開始用畫畫來紀念他和老伴的一生。
這一幅幅小畫,雖非專業,但卻記錄著他和妻子曾經點點滴滴的尋常生活。一根根線條,勾勒出了他們曾有過的美好和幸福。
整整5年時間,平如靠著記憶,畫出了18冊。後來,這些畫被整理出來,編輯成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一經出版就引起了轟動。
一位西班牙編輯甚至把這本書翻譯成英文,推向了全世界。這本書,不僅僅記錄了平如和美棠的一生,也向全世界數億人講述了一代中國人曾有過的起起落落和悲歡離合。無數人為之感動。
最好的愛情,就是和你白頭到老。
平如和美棠,作為最普通的中國人,用他們最尋常的生活,詮釋了什麼叫做真愛。
本文由葩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