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020年高考,我「做夢都想回到18歲,再參加一次!」

2020-12-17 阿大留聲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高考往後延期了30天,即從6月7、8日要延遲到7月7、8日。

網上很多人評論,有的說,「又多了一道送命題」;有的人說「挺好,優生可以繼續衝刺,差生可以繼續混日子」……

但我最喜歡的,是網友「最LOVE楠楠」講的:「真希望重新回到18歲,再參加一次高考!」

我很贊同他的話,因為曾經的我以為高考很苦,學習很苦。可後來參加工作10餘年,我才發現高考真的很值得,因為參加了高考,人生才不會留遺憾!

去年帶畢業班,我也留意到高考前的許多網友的感慨,比如,

「多希望這幾年只是在做夢,一覺醒來回到高三的開始。」「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希望定格在高三。」……

可今年太特殊了,我真的希望全國1000多萬學子們,不要讓自己在高考中留下缺憾。現在,我有幾句話想送給你們:

第1句:上學很苦,高三很苦,但這些苦終究是為了遇見最美的你。

讀書學習哪有那麼容易?畢竟每個人都不是天才,輕而易舉就能獲得了好成績。特別是高中,不是說背了幾個公式,就能考出理想的分數。

高三,是學子痛苦不堪的時段,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有的人挺住了,遇見了黎明後最美的自己。

有的人則在高考前灰溜溜逃跑了,有的人即使挺過去了,卻因沒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學捶胸頓足……

不管有多麼的苦不堪言,我都希望你堅持住。因為相對於讀書的苦,不讀書的人生才是最苦。

以2018年高考生徐孟南來說吧,當時已經29歲他,才如願被一所大專院校錄取。

可你知道嗎?10年前的2008年高考中,19歲的徐孟南在高考答卷上寫滿批判教育制度的「獨立宣言」,換來一張「0」分考卷,一夜之間躥紅網絡。

可代價是,往後10年,只有高中學歷的他,求職屢屢受挫,沒辦法,他只能去做各種苦工,比如組裝廣告箱、造井蓋、包裝產品等,吃盡了生活的各種苦頭。

10年後,已是兩個孩子爸爸的他,面對生活的苦,承認了當初的年少無知。讀書的苦算得了什麼?於是,他邊工作邊竭盡全力要重返校園。

是啊,讀書很苦,不讀書的生活才更苦——徐能南用10年青春來悟這個道理。

所以我希望你知道,還能十幾歲坐在教室,就好好珍惜讀書的苦,並堅信你將來能遇到未來最好的自己。

第二句:在最該吃苦的時候我們不要偷懶,否則將遭遇將來更多的難。

高中時有一個同班同學,當時她成績尚可,可不知道被誰洗了腦似的,突然一天天的想儘快出去賺錢,誰都攔不住。高一下學期,她真的輟學出去打工了。

然而高二下學期,她寫信給我們校長,要求回來繼續讀書。校長同意了,當時在晨會上念出了她的信。

她在信裡告訴我們,在半年的時間裡,她換了5份工作。最初做公司文員,可不到一個星期就被炒掉了,原因是老闆嫌她應變能力太差,話都不會說。

後來去地產中介打工,每天要走街竄巷車來來回回走10幾個小時:從早上10點一直忙到晚上10點,下班後腳痛得快要斷掉,累得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可並沒有拉來一個客戶。

她又去了市場做糧油會計員,去快餐店當傳菜員,最後才去黑工廠做流水工人。

她說,在那裡她從沒有見過太陽,因為每天早上6點就得起床,晚上10點才下班。

可這樣辛苦工作,時薪卻只有可憐的10來元,還不夠買半杯網紅奶茶………累死累活,都不夠混口飯吃。

此刻,她才知道,當初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於是,她主動要求回來學習。因為她認為,不學習是真的很苦,但這種苦,能為你過濾掉日後生活中更多的苦

她說,同為女孩子,她周圍的同齡人結婚的結婚,但是她早已看到不讀書的他們,以後會為柴米油鹽,日復一日吃盡生活的苦。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就是人生吃苦的時刻,我們不該偷懶。否則,我們今後將為這個偷懶加倍付出代價!

第三句:如果錯過高考,不僅是錯一次考試,其實更是錯過一生

記得網友小花7年前,回答知乎的「高考對一個人到底有多大影響」,現在看起來依然經典:

它是最公平可以選擇未來生活的權利,可以跨越階層,對抗後門與關係。普通家庭孩子,想改變現狀、提升階層,一定要抓住機會。此後絕大多數考試與競爭,再沒這般公平。高考形成的差距,用任何方法都很難彌補。多少你嚮往的地方,都標著條件:本科及研究生均畢業於國內985院校。一切珍貴的機會都以本科為起點。

高考,也許只是一場考試,但對於一些人,真的能影響命運甚至一生!

14年前,有個叫蔣多多的農村女孩,故意在高考考0分還寫8000字抵制高考。當時看起來只是她錯過了一次考試。因為她要急著出去打工,以此「迂迴」來寫她習慣,然後出書賺錢,過著風光的生活。

可後來發現錯過很多機會時,卻又不想復讀。後來,迫於生活壓力,她也沒能在小說的創作路上堅持下去,卻成為無數平凡人中的一員。

有人後來問她後不後悔,蔣多多卻只剩下了沉默。

龍應臺說:

「用功讀書的真正意義是為自己爭取一份選擇人生的權利。」

高考,能讓自己爭取到了一個能主動掌控自己人生的機會,接著去大學繼續深造,然後才有機會在日後「變現」出更多的價值。

因此,沒有拼盡全力躍過高考這座高山,你錯失的不僅是一紙學歷,更是未來的無限可能。你丟掉的可能是一場考試,但可能丟掉的更是人生。

我覺得,我們本有機會選擇嚮往的生活,不要因為失去了高考,而最終在被動的碾壓中變成了絕望。

第四句:高考不僅可以改變命運,更是讓你習慣優秀

努力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傾盡全力應對高考,就是全力習慣優秀的表現

也許你會說:「我讀過很多書,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我不明白讀書的意義。」

我覺得拿這個回答來比喻更形象:「孩童時,吃過很多食物,已記不起吃過什麼,但它們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

等你的優秀都成為習慣之後,將來不管是工作,還是其他的,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不會選擇逃避,而要全力做到最好。

成功的人,都是優秀的習慣使然,這些習慣,會融入了他的血液中,將來在人生中會慢慢展現出卓越的成就。

簡而言之,在高考備考中,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讓自己優秀,這就是是這場考試之於人生的最大意義。

去年網友的這些話很動人:

「多麼希望有一天突然驚醒,發現自己是在高三的一節課上睡著了,現在經歷的都是一場夢……同桌罵你白痴,叫你好好聽課……一切還充滿希望。」

今年的高考延遲30天,網友的這句話同樣令人感慨:

「真希望重新回到18歲,再參加一次高考!」

屠格涅夫說: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學習的苦。」

2020年7月7、8日,我希望你在考場中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現在起,是奮鬥的機會,是堅持的機會,請你務必繃緊那根弦,直至那天奏響勝利的樂章!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我今年18歲,初中畢業,可以參加高考嗎?
    在網上看到一位年輕朋友的提問:我今年剛滿18歲。多年前,我在上海讀了九年義務制教育,戶口在浙江,初中畢業考上一所中專學校,讀了一年退學了。現在,我在一所成人大專就讀。可不可以回去復讀參加高考考大學?這位朋友說,我實在太想讀大學了。覺得自己18歲還有來得及。想奮鬥一年,參加2020年的高考不知道可不可以?近年來,上大學已經變得非常容易,高考報名的門檻也越來越低了。對於這位朋友的問題,筆者可以給他肯定的回答:他的這種情況,完全可以報名參加高考。
  • 不好意思,我永遠18歲
    @憑何懷緬18歲那年第一次一個人奔向了曾經那麼嚮往的南方去上大學,失望大於希望,但十八這個數字提醒我,我成年了,我必須要學會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你好十八歲,再見2017.@Elina十八歲這年經歷了很多事,也經歷了很多第一次,參加人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考試,第一次和同學旅遊,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獨自生活,第一次見識外面的世界。
  • 你好,高考
    01高考:你可以「白日做夢」1977年,恢復高考後,第一批高考考生在11月的隆冬走進考場,他們受到時代的眷顧,幸運地獲得了「做夢」的機會。一位當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回憶高考,他說:我當時是插隊知青,因家庭出身問題,以前上學、招工、參軍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1977年終於可以堂堂正正走進考場,憑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 高考見聞:走出考點 考生高喊「就像做夢一樣」
    高考見聞:走出考點 考生高喊「就像做夢一樣」 2020-07-08 20:50:44 呂明 攝   中新網福州7月8日電 (葉秋雲 彭莉芳)「就像做夢一樣,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7月8日17時20分左右,考生陸續從福建省福州市屏東中學考點走出,人群中傳來一聲感慨,眾人忍俊不禁。考生們開懷大笑。 呂明 攝  當天,全國多地高考落下帷幕。
  • 高考見聞:走出考點 考生高喊「就像做夢一樣」
    呂明 攝中新網福州7月8日電 (葉秋雲 彭莉芳)「就像做夢一樣,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7月8日17時20分左右,考生陸續從福建省福州市屏東中學考點走出,人群中傳來一聲感慨,眾人忍俊不禁。「沒想到,高中三年的學習成果就在這張小小的答題卡上一次檢驗了,高考就這麼結束了。」陳同學笑著說道,這幾天會好好地放鬆一下,然後再出發。「今晚要放飛一下,好好地玩。」說起此時此刻的心情,福建考生蔡同學抱著母親為其準備的向日葵十分開心,他表示,收到母親的花,他十分意外。「感謝我的父母和教導我的老師們,他們真的辛苦了。」
  • 《你好世界》:就算世界毀滅了,我也想再一次見到你
    也許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哪怕世界崩壞,也會再創造一個世界去見你。「就算世界毀滅了,我也想再一次見到你」這句宣傳語來自電影《你好世界》,初見這句宣傳語感覺還挺中二的,不過當看完這部電影還是挺感動的。剛開始看到海報的時候,我以為又是類似《你的名字,從未來穿越過來去救她,拯救世界什麼的,但等真正開始看的發現並不是哦,這電影有俄羅斯套娃的感覺,看到最後一秒就是賺到了。以下有劇透——在近未來2027年,人類科技已經能對記憶進行存儲。
  • 你好,2020年,我想學會慢慢來
    2019年以前,我讀那些讓我著迷的小說、故事,那是我的休閒方式。最懷念那時擠時間看小說的日子,我在高考前,還會在圖書館借來厚重的外國小說,當作辛苦複習後的一种放松,那是十七八歲的青春啊,怎麼轉眼就是十幾年。
  • 那些年,那些人參加過的高考,有歡笑有遺憾,但都值得被銘記
    作為2020年的高考考生,有文字這樣描述他們:「生於非典,考於新冠,天降大任,註定不凡。」 這屆高考考生,註定不平凡。同樣,經歷了2003屆高考的考生,也註定不平凡。這些考生按年齡推算,2020年年齡在35歲左右,孩子年齡小的在幾歲,年齡大的已經步入初中,再過幾年也要經歷高考。
  • 你好,18歲!內江二中成人宣誓儀式不負青春與夢想!
    你好,青春! 你好,18歲! 5月11日,內江二中組織高三學子舉行2020年「弘揚愛國情 青春勇擔當」主題成人宣誓儀式,學校領導幹部、高三全體教師、家長代表出席參加本次活動。
  • 「高考那年你多大?」,「我18歲」,「我88歲!」
    儘管2019年高考已經結束,但我們對於高考的熱情卻依舊持續著。高考作為廣大學子圓夢大學的主要途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曾經的高考記憶,因而,一到每年的高考季,總會引起一波「回憶殺」,因為大部分人的高考都是在十七八歲的年齡,青春、緊張甚至於壓力,構建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 護航高考丨三亞交警梅振隆:時隔14年,再次回到母校「參加」高考
    這是高考期間,三亞交警天涯大隊金雞嶺中隊中隊長梅振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在市一中考點,梅振隆時隔14年後,再次回到母校「參加」高考,不同的是,這次他是以人民警察的角色,為學弟學妹們保駕護航。14年前,梅振隆18歲,參加高考時,護考的警察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學畢業後,梅振隆回到三亞,如願當上了一名警察。
  • 18歲的她很不幸,沒能參加高考,但她被公認獲得人生高考滿分
    而有一個美麗的女孩,本來也是要參加今年的高考,但不幸的是,在高考前夕,她被病魔無情地奪走了生命。彌留之際,她委託自己的父母捐獻出自己的遺體,去挽救更多的生命及用於科研,被公認獲得人生高考滿分。她叫陳薇薇,18歲,是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沱江鎮顧院村人,也是江華縣第二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
  • 假如能一鍵重返十八歲,我有好多話想對自己說
    「我以為誰都想回到18歲,年輕不好嗎?」 @菩提 18歲其實很迷茫,遇到問題很容易慌張,很希望每個人都理解自己,現在想想都不知道為什麼,反而會覺得幼稚。不必為很多事情感到焦慮,因為沒什麼好焦慮的,更壞的事情在後頭。 我覺得18歲應該好好去學習吧,這樣真的會想明白很多事情。
  • 年年蟾宮折桂,歲歲鑄就輝煌——熱烈慶祝高邑一中2020年高考再創新高
    年年蟾宮折桂,歲歲鑄就輝煌——熱烈慶祝高邑一中2020年高考再創新高張曉明、樊麗鄗城福地,人傑地靈。寒來暑往,春去秋來。今秋七月,一中捷報。高考再勝,可喜可賀!  2020年7月22日午夜,高邑一中全體領導班主任及部分學生齊聚學校微機室,等待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當成績揭曉的一瞬間,大家一片歡騰。
  • 2020年剛好大專二年級,想要復讀重新參加一次高考,有什麼建議?
    說他想復讀一年重新高考,不知道這樣行不行,希望筆者給些建議。筆者看到這個留言後,心裡莫名的感觸。因為筆者也從曾經有過類似經歷,很想談談自己看法。關於正在就讀大二的專科生要不要復讀重新參加高考的問題,我的建議是:慎重考慮,結合自己實際情況作出決定。為什麼這麼說呢?
  •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寫給參加2020年高考的學生們
    隨著這幾天高考分數線和高考分數的公布,又到了高考考生和父母們選學校、填志願的季節了。在高考最後一天,我給考生的家長們寫了一封信。此刻,我想給2020年參加高考的莘莘學子寫一封信。首先,我想對參加2020年高考的學生們說:你們生於非典,考於新冠,你們是最獨特的考生!你們是最勇敢的考生!你們是最棒的考生!
  • 再來一次,高考,18歲女性高中生用嫁妝重讀真的很瘋狂嗎?
    我父母沒有太多安慰我,當然,他們不是那些能對我說「哪裡失敗從哪裡站起來」的人。高考後,媽媽對我說,如果你想去復讀,高考,上大學都可以,但後來結婚就沒有錢為你準備嫁妝!那時候的我沒有男朋友?關於連愛情是什麼的東西呢?誰會在乎結婚後能否得到嫁妝?於是,我擦乾眼淚,拿了嫁妝錢,直接選擇了復讀。
  • 當孩子即將進入2020的大學,我也回到了1990的高考和暑假
    每年的高考,都會讓人回憶自己當年參加高考的歲月,今年也不例外。老媽今年特別叨嘮了幾句,應該是因為我的孩子也參加了相當於是高考的大學入學考試,觸動了她的記憶:大妞在中德班上學,去年10月就和全班同學一起到了德國亞琛應用科技大學的預科學院,今年5月29日-6月6日參加預科考試。然後根據預科成績申請大學。
  • 30年了,做夢都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裡,83歲母親同57歲兒子終於團圓
    失聯30年,57歲的朱家明與83歲老母親終於「見面」,生活處處充滿著奇蹟。事情要從1990年說起,當時27歲的朱家明到福建打工時傷到腦部,並因此失去了部分記憶。再加上身份證在打工期間丟失,朱家明也想不起來家鄉在哪。一晃過去了30年,最近因為疫情影響,朱家明天天看疫情新聞。忽然想起自己的名字和貴州赤水老家,最終找到83歲的老母親和其他家人。
  • 珍惜高中三年時光,簡單純粹的日子,是很多人做夢都想回到的青春
    ③無論哪一個科目都要記筆記,對知識進行梳理。筆記不是為了在高考之後曬朋友圈的。所以,不要過分追求筆記的版面美觀,它只是能幫助你展現自己的思維方式並重溫課堂的一種方式。由於筆記不便攜帶,你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隨時記錄你靈光一現的問題或者和同學討論過後發現的新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