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與小康失聯,請把我們設為新標「☆」哦
點擊上方藍字「康復醫學研究」→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
點擊文章左下角
「閱讀原文」
查看最新全國康復崗位招聘信息
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呼吸治療師」成為新職業,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
多年來為功能障礙者提供康復輔助技術服務的專業人員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在呼吸治療方面發揮了特殊貢獻的專業人員,有了屬於自己的「身份證「。
這將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康復輔具技術服務和呼吸治療專業的發展。
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將根據功能障礙者的身體功能與結構、活動參與能力及使用環境等因素,綜合運用康復輔助技術產品,為功能障礙者提供輔助技術諮詢、轉介、評估、方案設計、應用指導等服務,最大程度地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參與。
而呼吸治療師的工作內容十分特殊,主要是為全院範圍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以各類呼吸支持治療和氣道管理為主的臨床操作技術。
呼吸治療師指導危重患者拔管後早期下床活動
這一類新職業的出現,折射出了人口結構變化、快速老齡化與大健康發展對社會提出的衛生服務新需求,以及功能障礙者及其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我們為這些新職業的發布歡欣鼓舞時,需要我們去思考的是與這些」兄弟職業「相關性特別強的康復醫學專業技術人員,在我國還沒有國家層面的職業目錄分類,沒有正式得到國家和社會層面對這個職業的廣泛認可。
為此,我們也不勝唏噓。
康復醫學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內容的有哪些?國際方面康復醫學職業分類有哪些?影響我國康復醫學職業分類的因素有哪些?康復醫學專業技術人員正式進入我國職業分類大典的路還有多遠?
由於康復是多學科、跨領域的服務,並且要覆蓋所有類別的功能障礙和殘疾,因此對於康復職業的理解要基於對康複本身的理解。
在健康領域,康復被理解為一項策略,目的是優化經歷或可能經歷殘疾的人的身心能力和功能。康復是為最大化維持功能,減少那些與他們生活環境相關健康狀況而導致殘疾的一系列幹預措施和策略。
與健康有關的康復服務包括醫院治療、初級保健和社區環境的康復,包括使人能夠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和保持最佳功能的所有措施。
康復專業人員所提供的康復服務將涉及醫療機構、社會服務機構、殘疾人服務機構、康復機構、養老機構以及社區和家庭等方面。
在康復相關環境中提供康復服務的人員,這些服務形態可以是預防性、治療性、康復性或支持性的。
國際康復醫學相關技術人員職業分類體系構成已相對完善
康復服務的綜合性決定了康復人力資源的多樣性。目前國際勞工組織( ILO) 發布的國際標準職業分類 ISCO) 2008版
同時,康復醫療相對發達的日本職業分類也相對完善與細緻。
日本衛生體系統計選取與康復相關的人力資源展示,數據時間為2014年。
ISCO 展示所有職業分類的構成和定義,主要基於技術水平和技能專業化進行分類,可分為群體分類、單元分類、次單元分類和子分類等。
儘管物理治療師(接受過物理醫學和康複方面專業培訓的醫生)可能對需要康復的人擁有更廣泛的知識和診斷治療技能,但一些普通執業醫師和全科醫生也具備康復環境的實踐知識;其他一些類型的人員也被認為是提供全面醫療和康復服務的關鍵。
以美國為例就有 5 項可獲取數據的治療師分類:作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呼吸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和其他等。
康復高等教育體系與培訓認證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推動我國職業分類進一步明確、規範的重要推手。
我國康復教育事業起步相對較晚,其中高水平專業人員佔比還相對較少,需進一步優化;培養培訓工作有待加強。目前,我國開展康復專業的學校 400 餘所,培養了大批的康復專業專科及以上畢業生,但是當前的人才培養體系,還不能匹配快速增長的多層次康復人才需求。
康復醫學的發展對康復人力資源的需求,是康復教育發展的動因。康復人力資源發展不斷對康復高等教育結構調整提出新的要求,並促進高等教育的體系建設、學科專業建設和教育結構調整;而康復高等教育的專業、層次、類型以及區域結構的發展與優化,有助於提升康復人力資源滿足康復服務業發展的要求,並優化人力資源存量,從而為國家康復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康復人力資源儲備。
兩者的關係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完善康復高等教育體系和學科專業體系,包括教育、培訓、考核、認證等。
這一方面是康復學科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康復醫學職業發展的需要。其內涵要根據現代康復需求、康復服務發展,進一步明晰和規範。
目前康復教育面臨著教育層次相對不高、證書與認證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也對康復相關的職業分類產生著影響,無法完成統一的分類規劃與認定。
關於康復醫學相關職業分類的發展與規範,一方面可基於 ISCO 和 ISCED 等康復相關的國際職業分類和教育分類,在ICF有關功能和殘疾的分類理論與方法指導下,加速構建規範化的職業分類認證體系,另一方面也要基於我國國情,將具有我國特色的中醫藥相關康復專業人才納入職業分類認證體系中去。
康復醫學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分類認定,是康復醫學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它的加速推進和規範化,不僅能夠改善康復醫學專業技術從業者的職業尷尬,同時也與個人職業的發展及待遇的提高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社會層面對康復醫學廣泛、普遍地認可。
我們希望這一天能早日到來!
參考文獻:
1.國際康復人力資源構成和配置及其對發展現代康復高等教育的啟示 井淇、孫宏偉、邱卓英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8 年 9 月第 24 卷第 9 期
2.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 邱卓英 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 2001
◎聲明:本平臺註明文章來源的均為轉載,轉載僅為分享專業知識!如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