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體上一篇名為《央視「3.15」曝光|日本花王紙尿褲生產工廠有兩處位於核汙染地區,嬰兒長期使用可致癌!》的文章引發廣泛關注。在中國熱銷一時、甚至中國遊客專門去日本搶的花王紙尿褲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在天貓、京東等國內各大網店中,花王紙尿褲都是正常銷售
這篇文章首先蹭了央視315晚會的熱度,本次315晚會央視曝光國內市場上存在來自國家質檢總局禁令中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食品,的確引發熱議。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央視晚會中關於這一部分的報導,從頭到尾說的都是「食品」,壓根不存在「據央視報導,使用核汙染地區的產品會對人體健康有危害,使用核汙染地區的產品嚴重者可致癌!嬰幼兒使用核汙染地區的產品危害性更為嚴重!」這個說法,把「食品」替換為「產品」這可以說是故意混淆視聽。
這篇文章還直接引用了國家質檢總局 2011年第44號禁令,禁令內容是「禁止從日本福島縣、群馬縣、櫪木縣、茨城縣、宮城縣、山形縣、新瀉縣、長野縣、山梨縣、埼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等12個都縣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並對日本其他輸華食品、農產品及飼料進行放射性物質濃度檢測,防止受放射性汙染食品農產品進口至中國。」禁令明明白白針對的是「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哪種都跟紙尿褲沒有任何關係, 這篇文章居然說「其他相關產品也大致如此」,這同樣是嚴重的混淆視聽、渾水摸魚。
順帶一提,即便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禁令,「日本花王2家生產企業處於核汙染地區」這個說法也是不準確的。花王生產嬰兒紙尿片,的確是在山形、愛媛、櫪木的三家工廠,山形、 櫪木也確實在國家質檢總局 2011年第44號禁令中的12都縣之中,但在國家質檢總局當年的411號國質檢食函中,已經取消了山梨、山形兩縣的禁令。
大概這篇文章的作者也知道只引用跟食品有關的報導、禁令太扯,所以還是從原理的角度聲稱「產品與人體皮膚接觸也會產生危害」,把食品方面的問題拉上一起說,可以理解為一種「捆綁式恐嚇」。不過如果這些「核輻射地區的產品」與人體皮膚接觸危害就那麼大的話,那為何國家質檢總局禁令為何不包括紙尿褲,央視晚會也不去報導紙尿褲呢?事實上,國家質檢總局曾發布過一條地方質檢新聞,稱江蘇常熟進口的日本產嬰兒紙尿褲(包括花王品牌)等產品抽樣檢驗檢測合格。
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中關於江蘇常熟花王紙尿褲「檢驗檢測合格」的新聞
事實上,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非食品類產品,是不需要擔心的。之所以世界各地會禁止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食品(目前正在不斷放寬限制),原因主要在於擔心福島核電站氫氣爆炸時產生的放射性塵埃,會通過食物鏈沉降在食物表面或存在於食物中,然後在人體體內產生不良影響。但非食品類的產品並不存在類似的機制。2011年5月時,一家專注於美容與個人護理產品產業信息的網站premiumbeautynews就注意到沒有一個進口日本非食物產品的國家檢測到核輻射。而據國際原子能機構2015年的一份報告,美國藥監局FDA在來自日本的非食物產品中從來沒有檢測到任何放射性物質,也沒有發布過任何禁令。比利時原子能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也指出,「有關評估和福島事故後的經驗說明,對於人群來說,非食物產品的核汙染並不是一個顯著暴露的途徑」。
所以,不僅日本人自己在用,世界各國也基本沒有對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非食品類產品有限制措施。在愛爾蘭的環保局網站上,還專門有這方面的答疑,「我從日本進口非食品類的產品,與這些產品接觸的人們會有任何風險嗎?答:如果這些產品……是從福島核電站20公裡外地區生產的,那就不存在明顯的輻射風險。」
愛爾蘭環保局網站中關於從日本進口「非食品類產品」的問題答疑
綜上所述,來自日本的紙尿褲是完全不必擔心的,宣稱「嬰兒長期使用可致癌」完全是一種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