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15歲:創始人身價僅100萬美元

2020-12-20 快科技

1月15日,維基百科迎來15歲生日。這一免費的網絡百科全書,現存超過3800萬篇文章,有290種語言版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知識儲存庫。

2015年底,英文版維基百科的文章數量超過500萬篇(維基百科85%的文章是非英語的),是全球訪問量第七高的網站,吸引了24%與教育有關的網絡流量。


創始人吉米·威爾斯

在維基百科之前,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據稱是中國1408年成書的《永樂大典》,全書有22937卷手稿。

每月平均5億人次訪問

我們說某事「改變世界」,通常都是誇張。但對維基百科而言,這是個事實。

2001年,吉米·威爾斯創辦這一網站的初衷是讓用戶分享、學習知識。維基百科誕生15年後,每月平均有5億人次訪問網站,8萬名志願者定期編輯頁面;每天增加7000篇新文章;每小時出現1.5萬次編輯。

維基百科集中了各國用戶的集體智慧,是全球被連結次數最多的網站。教師、學者、記者和學生以它作為參考,研究人員還利用它的訪問數據,預測票房、股市、流行病的前景。

雖然一部分人在維基百科上編纂文章的動機不純,比如政客和公務員傾向於修改真相,不過總體而言,多數用戶是出於分享知識的無私動機。比如,一名前IBM員工對「com prised of」一詞已經更正了4 .7萬次,因為它語法不正確。

在這15年中,維基百科無疑發展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合作項目。它實時、動態地記錄歷史,意味著什麼都不會被遺忘。

去年11月13日巴黎發生恐怖襲擊時,一名倫敦用戶馬上撰寫了概述事實的條目,兩個小時內,這篇文章被其他用戶編輯了上百次,引用了10個不同來源的消息。這就是開源、群策群力的力量。

維基百科慶祝15周年之際,創始人吉米·威爾斯表示,維基百科的目標是成為「人類所有知識的集大成者」,為人類歷史提供「高質量的記錄」,「讓地球上每個人都能免費獲取所有知識」。

拒絕廣告靠捐款運營

根據吉米·威爾斯在維基百科上的詞條,他現年49歲,來自阿拉巴馬,是一個無神論者,身家100萬美元,結過3次婚。意外嗎?這個舉世聞名的網際網路大腕並沒有成為億萬富翁。

與谷歌、臉譜或蘋果公司不同,維基百科不是日進鬥金的網際網路巨頭。其他公司通過高大上產品或服務賺取巨額利潤,蘋果2015年盈利高達2337億美元。維基百科一直是簡樸、廉價、基於文本的網站,其網站設計幾乎一直未作改動。

維基百科是由「維基媒體基金會」運營的非營利組織,依靠志願者驅動,主要靠全球龐大社群的捐款維持運作。多數款項來自公眾的小額捐款,而不是富豪的一擲千金。

維基百科一直堅決反對在其頁面上植入廣告、贊助商頁面或網站連結,以它的用戶數量來看,接商業廣告肯定會大賺特賺。但維基百科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堅持捐贈模式,儘管這條路並不好走,卻也正是它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看看臉譜的馬克·扎克伯格和微軟的比爾·蓋茨,會不會感到後悔?

吉米·威爾斯說:「我不後悔。我的生活很有趣,可以見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做任何我喜歡做的事。我一生中做的事情,比如遊說政府官員,我都覺得非常有趣。我不是一個被金錢驅動的人。」但他也不反對人們賺錢。事實上,他非常欣賞好友扎克伯格,認為後者終將像比爾·蓋茨一樣有更大成就。

談及在維基百科的領導角色,吉米·威爾斯說:「我更多的是一個象徵性角色,並不掌握多少實權。」他說維基百科「更像一個現代城市,而不是一個公司」。他目前已脫離網站的日常運營,一年有150天在路上,到處發表演講,遊說政府。

衝擊傳統模式

維基百科的核心非常簡單:知識。它本身並不賺錢,但它的迅速崛起顛覆了一系列社會和商業模式。

2012年,《大英百科全書》停止印刷,時任出版社總裁喬治·高祖告訴記者:「《大英百科全書》與維基百科的體量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我們就做不到為每一個卡通人物、名人和運動員撰寫詞條。」

當然,摧毀百科全書的印刷業務,電腦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維基百科證明,它比門檻過高的傳統百科全書更能造福數百萬人的生活。

以有關正規教育的條目為例,全球70個國家的師生貢獻了8 .8萬多篇新文章,許多學生編輯或創建新的維基百科條目,而不是做傳統的家庭作業。

主攻發展中國家

如果維基百科想實現其遠大目標,讓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獲取知識,當務之急是要適應移動技術的發展。

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搜索和學習已經從個人電腦轉到移動客戶端,我們希望知識在手機上垂手可得。

維基百科下一波十億用戶將來自發展中國家,他們第一次上網將是用手機上網。吉米·威爾斯表示:「我們將投資移動技術,因為我們需要為他們服務。」

最好還能提供產品擴展,比如將一個按鈕集成到音樂或新聞app,方便用戶立即查詢大衛·鮑伊的音樂或量子理論。維基百科將成為網際網路的即時注釋工具。

吉米·威爾斯理應為他的成就感到驕傲,不過,他表示,在接下來的15年裡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維基百科在發展中國家的拓展,是我個人的首要目標,因為我的夢想是惠及地球上的每一個人。」

「那麼,」他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檔案

維基百科的小秘密

1、你用16年時間才能讀完英文版維基百科上的所有內容,而且你要一刻不停,不眠不休。

2、維基百科不只是百科全書,還有免費教科書、免費辭典、學習工具、旅遊指南等,你知道嗎?

3、維基百科的機器人軟體bot在幕後做重複性的工作,以減輕志願者的工作量。

4、2007年,維基百科躋身全球十大網站,這是排名居前的唯一的非營利性網站。

5、維基百科的作者被稱為「維基人」。和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合作,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資料庫信息,這一工作頗具挑戰性。「維基人」撰寫了規則、指導方針、論文,幫助新手了解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維基人」。

6、英文版維基百科被編輯次數最多的條目是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被編輯不下4 .58萬次;WWE職業摔跤選手緊隨其後,被編輯超過4.28萬次。

7、英國「打不死的戰士」AdrianCartondeWiart爵士的維基百科條目是大熱門,在推特上被轉發超過3500次。

8、「維基人」為爭議和騙局也撰寫了條目。比如,一篇文章稱拜倫勳爵養了鱷魚和蜜獾當寵物,雖然他養了貓、狗、馬、熊、狐狸、猴子、鷹、烏鴉、獵鷹、孔雀、獾、鵝、蒼鷺和山羊,但經「維基人」查證,他養鱷魚和蜜獾卻是假新聞。

9、通過研究近3年的維基百科搜索數據,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能夠對登革熱在巴西的傳播以及流感在美國、泰國、日本、波蘭的傳播,做出非常準確的預測。

10、美國程式設計師沃德·康寧漢姆(見下圖)設計了wiki,全球首個允許多名用戶同時編輯文檔的網際網路平臺。wiki來自夏威夷語,意為「快點快點」。

相關焦點

  • 維基百科15歲:創始人身價僅100萬美元..
    點擊上方藍字「電腦報」關注我們1月15日,維基百科迎來15歲生日
  • Happy birthday,20歲的維基百科!
    1月15日,維基百科(「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免費百科全書」)將迎來20歲的生日。作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閱讀人次最多的數字大百科全書,維基上有用數百種語言撰寫的、超5500萬個詞條。每個詞條的詳盡注釋全都是由志願者撰寫。僅其英語主站的620萬篇內容,如果以傳統方式出版,就需要約2800卷。
  • 捐款廣告又來了 維基百科為何差一杯「咖啡錢」?
    維基百科一年一度的捐款廣告又來了,近日,維基百科向其美國用戶發送了一則通知,為保護維基百科的獨立性而請求美國用戶捐助。在這條被維基百科稱為「有點尷尬」的公告中,維基百科稱,我們需要依靠平均每人約16.36美元的捐贈,但99%的讀者不給。如果每個人都捐贈3美元,我們可以讓維基百科在未來幾年保持蓬勃發展。我們所需要的就是一杯咖啡的錢。
  • 維基百科和創始人吉米·威爾士:聞所未聞的糾結歷史
    維基百科的本質是一個維客,也就是說,它是一個讓用戶共同創造、添加以及編輯內容的網站。在這裡,至少有超過100萬人曾編輯過至少一個詞條。維基百科有超過2400萬的海量詞條,它們的準確性和實時性都全部依賴於一個超過8萬多人的志願者群體——維基人。
  • 維基百科已經 15 歲了,這裡有 15 個關於它的片段
    在構建維基百科的這群參與者心中,每年的 1 月 15 日這一天有些特別,因為它是維基百科項目正式啟動的日子。從 2001 年到如今,維基百科已經走過了 15 年。現在,我們就藉助下面這 15 個瞬間來了解一下維基百科這 15 年的發展過程。1:一位名為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的程式設計師發明了 Wiki 概念
  • 為打擊盜版維基百科創始人慾關閉英文版網站
    《為打擊盜版維基百科創始人慾關閉英文版網站》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特權編輯群體自封閉 維基百科被指走向死亡北京時間8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
  •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最早是在吉米·威爾士與拉裡·桑格兩人的合作下於2001年1月13日在網際網路上推出的網站服務,並於1月15日正式展開網絡百科全書計劃。其中桑格結合了維基百科網站合作核心之「Wiki」以及具有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創造出新混成詞「Wikipedia」。在創立之初,維基百科的目標是向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並希望各地民眾能夠使用自己選擇的語言來參與編輯條目。
  • 維基百科資料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是一個自由、免費、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站點使用Wiki,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
  • 維基百科大會和理想主義維基人
    目前,經過了兩年多的發展,中文維基百科的書寫者(註冊用戶)已經達到了29398人,但是和英文維基將近40萬的書寫者相比還是非常少的,而在這29398人中,一個月編輯量10次以上的活躍的中文維基人只有100多人,和英文維基相比,這也是非常小的一個群體。目前中文維基的書寫群體中年齡最大的是一位65歲的退休人員,最小的是還面臨著中考壓力的初中生,書寫者很大一部分是那些剛剛開始專業研究不久的在校大學生。
  • 維基百科創始人慾臨時關閉英文版網站
    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上午消息,據美國科技網站Digitaltrends報導,為抗議頗具爭議的《禁止網絡盜版法案》(SOPA),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獨家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16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創立於2001年的維基百科(Wikipedia),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編輯、修改內容的網絡百科全書,目前有 560 萬英文詞條、100萬中文詞條,以 299 種語言,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十大網站之一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 16 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創立於 2001 年的維基百科(Wikipedia),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編輯、修改內容的網絡百科全書,目前有 560 萬英文詞條、 100 萬中文詞條,以 299 種語言,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十大網站之一
  • 拯救維基百科
    本文選自紐約時報中文網,作者酈安治。甚至在智慧型手機廣泛普及之前,就有研究一致表明,這些對新人來說是艱巨的任務。「哪怕是最年輕、最精通計算機的參與者也無法輕鬆完成這些任務,」2009年的一次用戶測試斷言。難以發展新志願者導致編輯參與程度連續七年下滑。在維基百科尚處在巔峰時期的2005年,有幾個月裡被升為管理員的編輯超過60人。這些管理員在編輯英文版維基百科時享有特殊權限。而過去一年裡,有時候每月提升一名管理員都很難。
  • 維基百科可靠嗎?
    來源:《新發現》2008年刊  800多萬個詞條:今天的維基百科(Wikipedia)足可以此為傲。但這個飛速發展的協作型網絡百科全書,它所提供的信息全都可靠嗎?請隨我們深入「維託邦」進行一番探查。
  • 維基百科20周年:全人類共同打造的免費知識庫如何造福你我的生活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閱讀量最多的參考工具書──維基百科(Wikipedia),即將於1月15日迎來上線20周年。作為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免費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包含志願者以300多種語言編寫的條目數量達到5500萬。網絡分析公司Alexa指出,維基百科是全球最受歡迎網站第13位,領先Reddit、Netflix和Instagram。
  • 為信息自由奮鬥:維基百科20歲了,靠的是4000萬理想主義者
    生日禮物是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夢寐以求的「頭銜」:業務規模觸及300多種語言、位列全球訪問量最多網站的第13名、每月有超過200億次的頁面瀏覽量.此外,維基百科還是全球最熱門的50個網站中,唯一的非盈利機構。它無視矽谷巨頭的成功秘訣,沒有股東、沒有廣告、沒有辦公樓,也沒有讓創始人成為億萬富翁。
  • 即將20歲,世界語維基百科發展現狀如何?
    1月15日是英文版維基百科誕辰日,今年11月15日世界語維基百科也將迎來誕辰20周年。那麼現在世界語維基百科的詞條數在眾多語言版本中有著怎樣的排名?維基百科在世界語圈有著怎樣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發展中存在哪些優勢、又出現了哪些問題呢?一起來關注!
  • 在維基百科貢獻了250萬次編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專欄作家Stephen Harrison正在寫一本關於維基百科的書,其中有個章節,是報導一名在維基百科上貢獻了250萬次——對,你沒看錯
  • 維基百科 20 歲了!
    1 「 人人都可以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 」 — 維基百科,在 1 月 15 日這一天, 20 周歲了。即使到了今天,維基百科已經得到了大量的學術機構對其內容可靠性的確認,但它仍然缺少像《大英百科全書》那樣的老牌資訊庫所具備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那些老牌的百科全書,是花錢聘請學術專家來編纂的。
  • 維基百科創始人鼓勵未來商界領袖
    吉米•威爾斯:不要怕失敗 舊金山2012年2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在霍特國際商學院舊金山分校進行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