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裡,記者要找個「古老」由頭。
34年前,也就是1981年,「寧波市西郊路小學」改名為「寧波師範附屬小學」,這是寧波市實驗小學的前身。而今,隨著高校合併,另一塊牌子也換成了「寧波大學附屬小學」。
印象中,自從寧波大學附屬小學以後,這30多年來,好像再沒見幾所學校,掛牌某大學的附屬學校了。
但是,最近這一兩年,寧波的高校(科研機構)附屬學校出現井噴現象,一下子冒出了六七所來。
很多家長感嘆說,以前是不上「中心小學」心慌慌,現在不上「實驗」、「外國語」心慌慌,將來恐怕是「附屬學校」的天下了。
中科院、北外、北師大……, 附屬母校的格調很高
其實,各類大學的附屬學校不僅數量猛增,而且來頭更是不小。光看名字,就高大上得一塌糊塗,能羨慕死你。
看看都是哪些牛校吧: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寧外)、中科院附屬實驗小學(鄞州中海實驗小學)、北京師範大學鄞州實驗學校(鍾公廟中學)、華東師範大學寧波藝術實驗學校、浙江師範大學附屬學校(四明中學)、浙江師範大學附屬大目灣實驗學校。
就在本月初,鄞州邱隘實驗小學也正式加入附屬學校行列,掛牌為「寧波市教科所實驗學校」,派頭也足了不少。
光看新校名,你可能猜不出這竟是咱寧波的學校。實際上,這個問題您甭操心,這些學校多數只是在校門另一側再多掛一個牌子,兩個校名同時都在用。
記者梳理發現,這7所附屬學校,涵蓋了基礎教育的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學段。其中,有的學校本來就是揚名寧波市內外的熱門中學,有的是基礎相對薄弱的中小學,有一些還在建設當中。
從區域來看,鄞州區的最多,共有3所;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有2所;江東和象山各一所。
提到附屬學校,很多人腦海裡馬上就浮現出那些聞名全國的中學:人大附中、華師一附中、上海交大附中、復旦大學附中、清華附中……在中學界,這些學校的名氣不輸附屬的大學母校。
而今,寧波一下子多了嘎多附屬學校,真是造福百姓嘍。這是多麼美好的景象。
不過,話說回來,掛上某某大學附屬學校,教學水平真就脫胎換骨,「鴨子變天鵝」了嗎?到底是名副其實,還是徒有虛名?
集體掛牌「X大學附屬學校」,就是圖個名分?
「掛牌可不是為了虛名,都是實實在在的合作。」鍾公廟中學校長黃明敏肯定地說,「學校的目標是通過北師大的帶動,在教育、教學內涵上有質的提高。」
記者看到了雙方籤訂的合作協議,其中篇幅最大的就是打造師資團隊,開展課程改革。此外,雙方還協定要在「中考成績」上實現突破,這完全是「真金白銀」。
該校一名老師也認為,這次更名絕不只是簡單的改名字,背後更多是學校全方位的提升;而北師大方面,也絕不只是專家團來逛下校園,合個影,而是要真正把鍾公廟中學視作是北師大平臺上的一員。
實際上,近兩年掛牌「附屬學校」的這7所學校,大多數排名靠後,辦學水平相對薄弱。或是新建學校,缺少積累和沉澱。這些學校要實現質的提升,需要一個催化劑,而這個催化劑就是高校、科研單位這個高端教育資源。
寧波市四明中學是中考第二批錄取學校,投檔線線相對較低。去年,該校成為浙師大附屬學校。
學校一名老師坦言,學校特別需要高校的引領,「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引領學校老師的課堂行為,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實際上,即使是寧外這樣的學校,也想借著名高校資源,提升自己實力。因為從全國範圍看,在寧波頗有名氣的寧外,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
這從在雙方的合作協議就可窺見一二。協議中明確提出,北外將幫助寧外力爭成為全國第17所「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
「掛靠」好大學後,他們火起來了嗎?
記者知道,每次有學校掛牌「附屬學校」,當天網友就會紛紛猜測,學校要火了,對應的學區房要漲價。
實際上,學校掛名某個著名大學的附屬學校,有的可能有房地產開發商的推動。但不管怎麼說,對市民來說,肯定帶來一個很好的預期。
但是,學校辦學水平要有質提高,不是改個名字能了事的。鍾公廟中學校長黃明敏表示,辦學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在才過去一個多月,需要一點一滴去改變。
不過,進展和改變仍然十分驚人。今年9月22日學校掛牌,北師大在10月初就派出4名老師來支教。鍾公廟中學也派出了三批教師到北師大培訓。此外,北師大還派出專家到學校給家長、老師開講座。
「給學校帶來了很大變化。」黃明敏說,支教老師和本校老師的交流、碰撞,讓課堂在發生變化,教研活動也更紮實了。
四明中學掛牌浙師大附屬學校已經一年了。一年時間內,學校依靠浙師大專家,確立確定實驗班級,探討改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目前,已舉行過28次教學研討活動,有38位老師接受浙師大23位外派專家的指導……。
「聽評課頻率之高,前所未有。」寧波市名師、四明中學老師羅秉相說,不過,短時間內要說到底提高了多少不現實。這需要逐步體現,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經過學習、消化、實行、反思、改變的過程。
在和校長們的對話中,記者聽到最多的是「改變不少」,「帶動作用很大」。
實際上,單是從各校的協議就能看出,掛牌附屬學校背後,是實實在在的促進。比如寧外和北外合作中提到,待北京外國語大學恢復自主招生資格,寧外將優先享有推薦保送生的資格,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錄取。
盤點:寧波這7所學校掛牌「高校附屬學校」
鄞州邱隘實驗小學掛牌:寧波市教科所實驗學校
邱隘實驗小學是最新一所掛牌附屬學校的小學。本月初,該校與寧波市教科所籤訂教育合作協議,被授予「寧波市教科所實驗學校」。
雙方協議,將圍繞教育科研、教師培訓、課題研究等方面展開合作。
邱隘實驗小學一所地處農村的公辦小學。創辦於2001年8月,校長是省特級教師沈斌。
在媒體眼裡,沈校長是個思想很活躍的校長,在學校推出大隊幹部直選、秋實講壇、與沈老師面對面、家長講師團、媽媽下午茶、親子家長學校等,受到不少好評。該校的圖書館還聘請了學生來當館長。
鄞州中海實驗小學掛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鄞州中海實驗小學
鄞州區今年有3所學校掛牌高校、科研機構附屬小學。其中,鄞州中海實驗小學是最先掛牌的。
今年7月,鄞州區教育局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籤訂辦學協議,鄞州中海實驗小學正式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鄞州中海實驗小學(籌),成為寧波首個「國字號」小學。
光看名字就知道,中海實驗小學設在中海國際社區。更大方位是鄞州東南智慧城,按屬地由下應街道辦事處管理。
學校共設30個班級,配備有30多個普通教室及功能教室。2016年即可投入使用,計劃2016年9月開學。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級綜合性教育科學研究機構。除了中海實驗小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北京、廈門還有有3所學校附屬管理。
合作三方按照「院地共建、科研引領、創新發展」原則合作辦學,學校可根據需要邀請教科院專家對中海小學進行業務指導,幫其提升辦學質量和品牌知名度。
寧波外國語學校掛牌: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
寧外在寧波是響噹噹的牌子。北外同樣是外國語大學的翹楚。今年9月30日,兩所學校正式牽手了。寧外掛牌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寧波外國語學校」。
這次合作可以說是「強強聯手」,格調很高。掛牌儀式上,副市長張明華、北外校長彭龍都來了。
掛牌後,寧外和北外將著重在外語人才培養、教師素質提升、外語教科研、教育國際化等四個方面開展合作。
一大亮點是,待北外恢復自主招生資格,寧外將優先享有向甲方推薦保送生的資格,北外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錄取。同時,北外幫助寧外力爭成為全國第17所「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
這幾年,寧外合作辦學和開放辦學上,動作不少。重點轉向與國內外高校的合作,探索具有國際素養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2011年,寧外開設了美國AP課程。
有統計顯示,寧外有40%以上的初中畢業生升入效實中學,有50%以上的普高畢業生上高校一本線,有80%以上的國際部學生進入美國前50位的高校。
寧波市四明中學掛牌:浙江師範大學附屬寧波市四明中學
四明中學去年11月掛牌為浙師大附中。
當時商定,浙師大將委派兩名教育專家到附中擔任外派校長,長期參與學校的工作。在附中設立寧波市基礎教育研究基地,組建一支專家與名教師組成的團隊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在附中設立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實踐實習基地,聘請附中骨幹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四明中學位於中山東路,屬於寧波市教育局直屬高中。浙江省二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在寧波的普高當中,四明中學仍處在追趕狀態。
浙師大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共同努力,「把四明中學辦成現代化的特色示範普通高中,力爭走在全市同類學校前列」。
上月,四明中學還舉辦了附中成立一周年課堂展示活動。這一年,學校共舉行過28次教學研討活動,有38位老師接受浙師大23位外派專家的指導……在生源等方面相對薄弱的四明中學,要藉助浙江師範大學豐富的專家資源,深化課程改革,提升學校影響力。
寧波藝術實驗學校掛牌:華東師範大學寧波藝術實驗學校
寧波藝術實驗學校前身是寧波十九中,2013年4月,江東為推進區域特色化、均衡化,改革原十九中學辦學模式創建而成。
學校定位是「通過3-6年努力,辦成『文化教學質量一流,藝術專業水平卓越』的九年一貫制現代化藝術特色實驗學校。」
2014年,江東區又與華東師範大學籤訂教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東部新城合作新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即華東師範大學寧波藝術實驗學校。
新學校選址水鄉鄰裡地塊,設計班額為54班規模。將與寧波藝術實驗學校實行集團化模式運作。開辦後,學校將依託華東師範大學平臺,在辦學體制、教育教學模式、課程體系、中外合作交流等方面進行實驗性的探索與合作。
現在,藝術實驗學校在招一年級新生時,會標明「西校區」。目前,東校區尚在籌建中。西校區已招收三屆一年級新生。
鄞州區鍾公廟中學掛牌:北京師範大學鄞州實驗學校
9月22日,鄞州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師範大學在鍾公廟中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鍾公廟中學掛牌為「北京師範大學鄞州實驗學校」。
掛牌後,北師大將指派校監協調指導鍾公廟中學的工作,安排北師大項目專家到校開展教學指導,協助學校制定課程整合改革方案及實施,幫助學校教師參加專題培訓和北師大平臺的交流活動,制定校長、幹部到國內名校掛職鍛鍊計劃並幫助組織實施。
目前,北師大已派出語文、數學、外語、科學四名老師前來支教,任教初一。學校還派出了專家到學校給家長、老師開設心理教育、課改方面的講座。此外,還有三個合作項目正在洽談中。
象山大目灣實驗學校掛牌:浙江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大目灣實驗學校2013年掛牌浙師大附屬實驗學校。
該校為九年一貫制非贏利性民辦學校,總投資2.5億元,佔地80畝,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內設54個班,推行小班制教學模式。
按合作協議,浙師大基礎教育集團將按照品牌辦學的理念,負責附屬大目灣實驗學校校區建設、教育教學、師資科研等方面優質資源的輸出。
同時,浙師大還將設立基礎教育研究基地、培訓基地和浙師大教育實踐、實習基地,組建一支專家與名教師隊伍,開展骨幹教師定期流動教學和特色學校創建等研究工作。
「我們將努力把學校建設成寧波市乃至浙江省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示範性學校。」浙師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黨組書記吳向齊籤約時表示。
中小學校項目主體建築9月已經封頂。工程將於2016年6月竣工,並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