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為什麼要上香?供香,燈燭,水果,有什麼含義

2020-12-20 阿德經

拜佛為什麼要上香?供香,供燈,供蠟燭,供水果,有什麼含義

生活中經常去寺院拜佛,而我們卻不知道為什麼要供香,供燈,供蠟燭,供水果。如果我們只是盲目的拜佛,不了解其中的真意,佛祖又怎麼會保佑我們。

我們去寺院去拜佛,普遍的稱我們為信士,那麼香也叫信香。代表我們對佛法有信心,願意修習佛法,而我們修習佛法次第必須勤修戒定慧,那麼上香的大意又可以理解為,戒定真香,希望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持戒、生定、開慧;成為真正的修行者。禮佛朝拜也在於表達我們對佛陀的尊敬,可以讓我們拋棄煩惱習氣,覺悟成佛。

供香的含義供香代表我們恭敬虔誠供養佛、法、僧三寶,希望能以此讓眾生得到佛的引渡,覺悟人生。讓我們的身體燃燒,大放光明,能夠時時提醒我們供養三寶中的僧寶,可以持修佛法光大佛門。在我們點燃三支香的時候,就像我們的心中在默默的發願「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佛陀並沒有要求眾生要供香,但是為了開示眾生,希望眾生可以修行戒定慧三無漏學,達到解脫,所以我們又叫」解脫真香「。

供燈的含義燈在我們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燈代表光明的智慧,指引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在」達摩四行論「中記載,寺院在做法會很多的信士去供燈,一個小乞丐因前世業重而在生活中窮困潦倒,故希望供燈能讓自己得到解脫,消除自己累世的業力,她用了全身上下討來的錢去買了燈油,可是錢太少了,只能做一盞很小的燈,就這樣她來到了佛祖的面前供上了燈。所有的燈都是那樣的光明,只有她的這這盞燈士如此的小。

當法會結束後,寺院的和尚都會如實的把燈滅掉,奇怪的是:當在撲滅小女孩供的這這盞燈時候,不管怎麼樣都不能撲滅,和尚不知緣由。這時候佛祖出現了,佛祖告訴和尚未證得菩薩果位的人們是不能撲滅以菩薩心供的燈的。「從這段簡潔的故事告訴我們供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給我們帶來光明,亦可以消除我們所做的一切過失,為我們消業。

供蠟燭的含義蠟燭一直都在燃燒自己,直到把自己身體燃燒的剩下灰燼。這是佛教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顆舍已為人的心,蠟燭一直在燃燒自己的身體,不斷的給人們帶來光明,而不求一點回報。我們也要向蠟燭一樣,有一顆蠟燭的心。

供花的含義花在我們生活中是漂亮的好看的,而在佛法中花代表的修德、修因。供花就是給眾生看的,希望眾生在看到花的時候,時刻的提醒自己要修德,只有不斷修好的因,才能得到好的果報。只有不斷的修自己的德行,修行善因,才能覺悟人生。

供水的含義水代表我們的心。水是乾淨的,即使有汙垢,也能不斷的實時潔淨自己。水在沒有波浪的時候是平經無礙的,代表了眾生要像水一樣平等無礙。我們在供清水的時候,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我們的心也要像水一樣,有汙垢的時候,我們潔淨自己,沒有的時候我們像水一樣平靜。

供水果的含義水果是花開之後結成的果實,在佛教中常稱」修因契果「做善因得善果,所做的一切果都是種下的因。菩薩並不喜歡吃我們供的水果,是希望我們在看到水果的時候,要想到我們想要得到什麼樣的果實,要想想我們種下了什麼因。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時時種下善因,就能得到佛的果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是「點蠟燭拜佛」,是燒香拜佛呢?什麼時候用蠟燭好?
    介紹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燒香拜佛,很多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我們通常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在寺廟裡,我們總是把蠟燭稱為香燭,我們家的佛像前都有蠟燭,你知道刀燭和香有什麼區別嗎?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在拜佛時不點蠟燭而是燒香。
  • 佛前上香一般上幾根香?燒香有什麼含義?
    佛前上香一般上幾根香?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發信號,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現在禮敬佛菩薩,是要把原有的香光顯露出來。同時,也是對佛菩薩表示一種敬意。因此香只要點一炷(支)到三炷,燭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為香點得越多,燭點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這是錯會了點香燭的意義。而且有些地方,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點香燭,只要有虔誠心,也一樣能得到供養的功德。
  • 過年入寺拜佛燒香,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
    「過年佛祖分外忙,萬千信徒來進香」,每逢新春佳節,寺院佛堂都是人氣最旺的地方。上柱香、拜尊佛、討個好彩頭,是很多人慶祝新年的傳統。那麼,新春來寺院進香禮佛怎樣才如法呢?水果、植物等,也不要隨意摘取。五、供燈要小心首先應該小心火燭,注意安全。擦拭供燈時,請把它們放在乾淨的地方,不要在上面跨來跨去,因為這是諸佛菩薩的用具,一定要恭敬。不要用嘴吹滅供燈,若有特殊原因,可用鑷子掐滅或者扣滅。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幾種供養方式,包括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特殊的法義,起到一定的表法作用,利益大眾精進修行,也在供養的過程中培養了大眾的布施利他心。雖然供養只是形式,但是也要如理如法,才能積攢到功德。
  • 上香的規矩和忌諱!上香要注意什麼?
    
  • 佛前上香燒幾支香,才是最好的?
    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發信號,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現在禮敬佛菩薩,是要把原有的香光顯露出來。同時,也是對佛菩薩表示一種敬意。 因此香只要點一炷(支)到三炷,燭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為香點得越多,燭點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這是錯會了點香燭的意義。而且有些地方,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點香燭,只要有虔誠心,也一樣能得到供養的功德。
  • 喜歡燒香拜佛的人,這6個佛教冷知識,一定要懂得!
    如果你信佛,如果你經常去寺廟拜佛,這六個佛教名詞,一定要知道,並且要懂得其中的含義,在佛教中,很多我們熟悉的東西,都是用來表法的,比如我們為什麼要拜佛?為什麼要把鮮花和水果供在佛前?我們經常燒香,拜佛,供佛,做這些事情,並不是為了要求佛保佑你,而是通過做這些事情,來修行自己,淨化自己的心靈,減少貪嗔痴,通過修行,來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第一、為什麼要燒香?
  • 佛教:開光、燒香、供燈,都有什麼含義?
    每一種形式的背後,都有它表達的意義,但如果你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盲目地去相信,去崇拜,就變成迷信了。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常識,關於開光、燒香、供燈的含義,希望大家能正信佛教,而不是把佛教當成迷信。一、開光什麼是開光呢?就是正式供養新的一尊佛像之前,舉行的一個儀式。
  • 為什麼中國人燒香一定要三根一柱?到底有什麼含義?可算知道了!
    為什麼中國人燒香一定要三根一柱?到底有什麼含義?可算知道了!當你運氣總是不好時,有人會建議你去燒香拜佛去去黴運;當你總是遇不到真愛時,有人會建議你去燒香求個姻緣;當你準備要考試或者升學時,有人會建議你去燒香求個順利。
  • 佛教:到寺院上香的正確做法
    首先,上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寺院是信眾培福修慧的場所,古時候稱之為「叢林」。一般在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是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我們稱為「佛陀」、「本師」、「世尊」。上香禮佛在於表達對佛陀的恭敬和感激。拜佛讓自己心地清淨,覺悟人生。
  • 燒香拜佛,是左手上香還是右手上香?寺廟老僧這樣說:別再錯了
    導語許多人去寺廟燒香的時候都猶豫過一個問題,就是燒香拜佛的時候應該是左手上香呢,還是右手上香呢?而民間有一種說法是上香應該用左手上,因為右手是用來殺生的,而左手較右手而言比較平和一些。但在民間還流行著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說香要用右手上,因為右手比較潔淨,而且更有人說男的要用左手上香,女的要用右手上香。如果了解了上香需要用哪只手的話,那麼其他的道理也就更明白了一些,就比如男生是否一定要帶觀音,女生是否一定要帶佛像,又或者是進入寺廟的話,腳應該要先邁哪只腳?小編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都是相同的。
  • 去寺廟拜佛進香,上香的數量大有講究,絕大多數人都上錯數量了!
    引言:「去寺廟拜佛進香,上香的數量大有講究,絕大多數人都上錯數量了!」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天下!現如今,出門旅遊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對於大家來說,也已經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在很多小年輕的眼裡,旅行已經是一項非常普通的事情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更是成為了家常便飯,只要心不老,大千世界任你去探險!我們國家是世界上遊客數量最多的一個國家,國內旅遊產業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也都得益於我們的人口基數大,遊客數量多。
  • 你燒香拜佛的時候一定要有什麼東西可以奉獻嗎?如果你不這麼做會
    佛菩薩幫助你實現你的願望,而且事先有一些條件,比如上香在佛之前供奉佛陀等等。根據佛教,所有因果報應的結果都是由於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求佛菩薩,每個人的結果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效果明顯,有的人效果不明顯。在寺廟裡拜佛燒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燒香自古以來就成為拜佛儀式中的一種常見習俗,然而供奉似乎是一種既定的儀式。
  • 拜佛燒香時,該用左手上香還是右手?
    在民間對燒香拜佛這件事,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有人認為燒香拜佛應該用左手,因為右手常造惡業,也有人認為應該用右手,更有人說,應該是男左女右。不僅燒香拜佛上香這一件事出現過分歧,甚至連進入寺廟該先邁哪只腳,也有不同的聲音。
  • 在家供佛早晚都得上香嗎?家中供佛有什麼禁忌?
    在家供佛是不是早晚都得上香?  答:這個沒有嚴格的規定,但是如果條件許可有時間的話,早晚應該上香,這樣做的就會比較圓滿,有始有終。如果條件或者時間不許可的話,只要早上起來,首先自己洗刷乾淨,然後給佛菩薩換一杯淨水,燒一枝或者三枝香,拜三拜也就行了。
  • 你供香拜佛,究竟拜什麼?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不時的反省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沒有遵照佛陀的教誨去做呢?為什麼向佛磕頭磕頭,表示對佛陀的禮敬,向覺悟者學習,在覺悟者面前反省、懺悔自己的錯誤和罪過,是為了制伏傲慢心。佛前供品的含義香: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燒香的真實意義還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由此去染成淨,轉痴成慧,轉凡成聖,奉獻人生,覺悟人生。花: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是提醒人們平時一定要注意修德。
  • 初一、十五怎樣如法燒香拜佛?
    所謂心香是指修戒定慧,斷貪嗔痴,修身口意善業,如此燒心香才是真正的燒香。「香」是表法的,象徵身口意香,所謂身口意香是指身口意正確的行為,簡單說有「十善業」。這也是提醒我們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要正確,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對的努力保持,錯的應立即改,這樣的燒香必獲佛菩薩、龍天護法的加持。
  • 上香為何要點三炷?每炷香有什麼含義?
    無論是各大廟宇的祭壇,還是各家的小香爐,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已經約定俗成了。但為何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者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何不能為人接受?「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偏愛,比如三皇,退避三舍,三打白骨精,三思而後行等等。
  • 佛學常識:什麼是上香?怎麼如法上香
    在佛教之中,如法上香禮佛有很殊勝的功德,我們從「爐香乍熱,法界蒙燻;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等一些爐香贊中,能略有所知,那麼什麼是上香呢?上香具有很大的意義,但是有的人對上香這件事有錯誤的觀念,有的人認為,要拿著一大捆想,越多越好,還有些人認為香越大越好。另外還有一些人覺得拿著香拜佛,在胸前上下晃動是好的。除了這些,還有人認為不同的香有不同的用處,比如發財香、學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