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整理一下文種的所有重點知識,打開以前上課的課件,瞬間頭大,文種很多,要想形成體系,用什麼樣的方式展開會更好呢?
上課時是按照章節從前往後講的,今天不妨換一種思路,由表及裡,把公文文種層層剝開。
首先引入一個老生常談的概念——「文種」,撇開教材,我更喜歡百度百科的這種定義方式:
「文種,又稱公文名稱,用以概括表明公文內容、性質、作用及作者權限、制發公文的目的、要求等。文種是公文的必要組成部分。」
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為由此我們可以形成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每種文種,都是可以通過名稱來大致判斷其內容、性質、作用、作者權限、制文目的、要求等,而關於文種的考試,考的無非就是以上內容。
拿「議案」來舉例:
想像你是第一次接觸這個詞,此刻能不能單單根據這個稱呼,做如下思考:
1.這可能是開某個會議時用的
2.案-案子,這可能是開會討論的案子
3.既然是開這個會議用的,那肯定也是會議相關人員來寫的
.
所以你可以根據任何文種,展開想像,然後對照課本中相應的知識,理解記憶,查漏補缺。
這是我要強調的學習思維,接下來,我要做一個學習框架:
首先,教材的第五到第九章,全部在講公文文種,而且分了兩個模塊:
五、六、七,講的是法定公文,我們稱其為「法部」;
八、九,講的是其他常用公文,對應稱其「常部」,
這兩個模塊要牢記於心,因為至此,你已經掌握了一個考點:
例題:
分析:根據學習的順序,我們知道,通知和會議紀要是在法部學的,所以答案選B、D。
接下來,我們重點討論「法部」——第五、第六和第七章,這幾章是文種學習的重點,也是整個公文學習的重點,我打算用最容易考察的方式——行文方向,將其這樣進行一次歸類:
公文的定義一定要認真讀,因為通過一開始我們建立的學習思維,我們努力做到的就是從公文的名稱中,獲取該文種的絕大多數信息:
關於每個文種的特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做過這樣的總結:
這種記憶方法可以參考,或者你有自己的方法技巧,我一向認為,不死記硬背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接下來,通過跟同學日常的交流,我發現很多人喜歡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於是,針對每個文種的具體內容,我分別做了如下整理:
一、命令:
二、議案
三、決定和決議
四、指示、意見
五、公告、通告
六、公報
七、通知
八、通報
公告、通告、公報、通知和通報是最容易混淆的,為了幫助大家區分我做過這個表格:
其中,使用時間一欄不用記憶,當作輔助區分的工具就行。
九、報告
十、請示
十一、批覆
十二、函
十三、會議紀要
十四、條例和規定
整合在一起的效果是這樣的:
因上傳後圖片失真,可發送給本公眾號「文種」二字獲取高清原圖下載連結,方法如圖:
複製到瀏覽器打開,即可通過百度雲下載,如果依然下載不了,可以加我微信:liujianwen840263 索要
強調幾點:
1.關於各個文種的發展,各個時間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公文文種的諸多時間,原來是部驚悚大片》來輔助記憶。
2.行文單一性的公文:通告、公告、議案、請示-批覆、函、簡報、命令
3.關於上一篇文章的補充:
A、黨的系統中還有一種常考的領導關係:各級黨委之間——比如省黨委和市黨委;
B、業務指導關係可以理解為只在政府系統的各個業務部門中出現,涉及到行政以外的一律不選;
4.關於一些簡答題,很多同學說記不清,我們不妨這樣來做:
記不住或是經常忘的題目,在下面留言,我通過回復,分享一些特殊的記憶方法,比較集中的問題,我會在下期一起整理,但前提是,你要大膽留言。
(留言方法:點擊文章最右下角「寫留言」——當然,在學習過程中的任何時候,只要遇到困難你都可以給這篇文章留言。)
5.關於考試最後一篇材料題,記住,只寫主體部分就行,也就是從標題到最後的日期部分,有同學想看範文,我自己找了一個網站,裡面有各種文種的範文,大家可以做個參考,網址為:
http://gongwen.1kejian.com
最後,文章如有紕漏或錯誤,歡迎留言雅正,以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為本。
覺得有用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