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雪
女人一生中,有三個時期很關鍵:少女初次月經來潮時、產後當媽產褥期以及年老時的更年期。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生孩子不啻於闖了一場「鬼門關」,從心理到身體都是一場艱辛又危險的巨變,新媽媽氣血兩虧,需要在產後進行護理和恢復。
可是,月子沒做好的女性,有兩個痕跡會留在身上,很難消除。
身上到處都疼:頭疼腰疼胳膊疼
生孩子時,身上的關節骨骼也會「打開」,給予胎兒娩出時便利,生完後產婦尤其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風、不要勞累,但是月子沒做好的女性,會發現後面很長一段時間內,身體哪哪都疼,這就是典型的「月子病」,是不太好治的後遺症。
例如頭疼。月子裡女性頭部受寒受風後,風邪入體,頭部血管收縮會引起偏頭痛。而且,月子裡休息不好、睡眠差,也會引起頭皮疼。所以,剛生完娃出院時,寶媽最好帶上帽子、口罩,儘量用衣服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領口、腰部、腳後跟、腳踝都要保護好,一定要注意護著頭部,別讓頭部著涼。
再比如腰疼。多數寶媽都有這個問題,就是出了月子後,時不時的腰疼。腰疼的原因主要是著涼或者久坐引起的。餵奶撩起衣服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讓皮膚裸露在外;此外,餵奶、哄孩子時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容易導致血流不暢、腰背僵硬酸沉麻木。
還有關節疼。關節疼痛一般也是由於著涼或者受累引起。很多產婦不太注意關節受涼問題,熱了直接挽起袖子,吹風也不在意。此外如果產後抱孩子太久,也是造成胳膊疼的「罪魁禍首」,本來就沒有恢復好,再加上受累,很容易留下禍根。
其實我就是產後偏頭痛的受害者,當時生娃時是夏天,一家三口加上婆婆一起擠在一室一廳的小房子裡,透風也差,寶寶晚上總愛哭鬧,我也休息不好,所以就落下了偏頭痛的毛病,每次一疼起來,感覺腦袋要爆炸似的。
產後肥胖,小腹仍然隆起像懷孕
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後莫名其妙地就胖起來,從此便與苗條身材和漂亮衣服成了「絕緣體」,不要覺得產後肥胖是「有福」,這其實是月子做得不科學導致的。
一般情況下,女性在懷孕過程中體重會增加11~12kg左右,這是身體本能地儲備能量物質,以應對分娩,也預備分娩後立即泌乳。
產後坐月子,就目前社會生活水平來說,產婦在營養攝入這一塊是能夠保證充足的,反而還會因攝入過多面臨產後肥胖的風險,這也屬於月子沒做好的表現。
科學做月子,需要多補充富含鈣、鐵、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蛋、豆腐、雜糧、蔬菜、海藻、蘑菇等,多喝湯水,便足以滿足身體的需要,不需要頓頓大魚大肉,更不能放開手腳盡情的吃,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在科學飲食之外,還要有意識地進行產後恢復,像那些女明星,哪個不是產後復出時,仍舊是楚楚動人的身材與容貌呢?這與她們產後積極地進行訓練恢復有很大關係。
我們普通女性,多數還要上班,只能讓老人或保姆幫助帶孩子,家務負擔不重,營養攝入過多,懷孕期、月子裡積累的脂肪無處消耗,導致身體發福,甚至小腹隆起,不知道的還以為又懷孕了呢。而且一旦定型,想瘦下來真的很難,除非付出常人難以堅持的的毅力與決心。
寶媽們,你們覺得生完孩子後,有什麼變化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