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張定副教授、薛其坤教授領導的中德合作團隊在錫烯超導中...

2020-12-16 清華大學新聞網

物理系張定副教授、薛其坤教授領導的中德合作團隊在錫烯超導中發現新的伊辛配對機制


清華新聞網3月16日電  超導體臨界磁場是指在外加磁場下超導態轉變成正常態所需的磁場強度。它是超導的基本性質之一,也是決定超導體應用的一項重要指標。第一個被發現的超導體——水銀,它的臨界磁場僅有幾十毫特斯拉。近年來人們發現,某些厚度僅有幾個原子層的薄膜可以在幾十特斯拉的磁場下保持超導,這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料。為了解釋這個現象,人們提出了伊辛配對機制,認為這是由於這一類特殊材料的晶格不具備中心反演對稱性,參與超導配對的電子具有了鎖定的自旋取向所致。在此框架下,人們通過在非中心對稱的材料中尋找,又發現了多個具有巨大臨界磁場的超導體。然而,也有人認為這完全是材料維度效應所導致的,挑戰了伊辛配對機制。同時,伊辛超導理論的一個重要預言——臨界磁場的低溫發散行為也一直未被實驗驗證。

最近,清華大學物理系張定副教授和薛其坤教授領導的中德合作團隊,打破了此前理論的限制,首次在具有高對稱性的材料——錫烯薄膜中觀測到了數倍於理論預期的臨界磁場,並清晰地觀測到了溫度逼近絕對零度時臨界磁場的發散行為,給出了伊辛超導非常強的證據。北京時間3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以《錫烯薄膜中的第二類伊辛配對機制》(「Type-II Ising pairing in few-layer stanene」)為題在線發表於《科學》(Science)上。

圖1. 實驗測得的錫烯超導中奇異的上臨界磁場行為。顏色代表樣品的電阻(紫色區間為正常態,深藍色區間為超導)。圓圈標出了不同溫度下的上臨界磁場。實線和虛線代表了不同的理論模型,其中紅色為本工作中提出的第二類伊辛配對機制。左下和右上的示意圖分別畫出了錫烯的原子結構和能帶。

薛其坤教授研究團隊長期從事原子級可控的高質量薄膜的製備和物性探索,在二維超導領域發現了單層鉛膜超導、單層鐵硒/鈦酸鍶界面高溫超導和雙原子層鎵膜超導的格裡菲斯奇異性等。2018年,團隊核心成員張定副教授等人首次發現灰錫薄膜—錫烯—具有超導電性( 《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14,344(2018)),隨後發現其面內上臨界磁場超過了常規超導體的上限—泡利極限。

為了進一步深刻理解錫烯的二維超導特性,研究團隊與德國馬普固態研究所的約瑟夫-福森(Joseph Falson)博士和尤根-斯密特(Jurgen Smet)教授合作,利用極低溫強磁場下原位旋轉測量技術,系統測量了不同厚度錫烯樣品在近乎整個超導溫度區間上臨界磁場的變化行為,發現上臨界磁場不僅超出泡利極限,而且在溫度逼近絕對零度時仍無飽和跡象,這是典型的伊辛超導行為。由於錫烯具有中心反演對稱性,這些行為不能用現有的伊辛超導理論解釋。為了理解這一令人困惑的現象,清華大學物理系徐勇副教授和北京師範大學劉海文研究員等開展了深入的理論研究。

通過理論與實驗的緊密結合,最終提出了由自旋軌道耦合與材料對稱性共同作用的新一類伊辛配對機制,即第二類伊辛配對機制。該工作不但為伊辛超導的存在提供了實驗證據,也拓寬了人們尋找伊辛超導的材料範圍。

清華大學物理系張定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劉海文研究員和德國馬普固態研究所尤根·斯密特(Jurgen Smet)教授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德國馬普固態研究所的約瑟夫·福森(Joseph Falson)博士為第一作者。合作者還包括清華大學物理系的段文暉教授和何珂教授,已畢業的臧運禕博士(現為德國馬普微結構所博士後),博士生廖孟涵、朱科靜、王衝和張澤濤,以及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博士生劉宏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清華大學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未來晶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等的支持。

文章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3/11/science.aax3873

供稿:物理系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清華物理系研究團隊在新型的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2M-WS2中發現馬約...
    清華物理系研究團隊在新型的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2M-WS2中發現馬約拉納束縛態清華新聞網7月11日電 尋找馬約拉納束縛態是當前凝聚態物理研究的熱點問題。馬約拉納束縛態是實現拓撲量子計算的基礎。近日,清華大學物理系李渭副教授、薛其坤教授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的黃富強研究員及南京大學的張海軍教授合作,在一種新型的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2M-WS2中發現了馬約拉納束縛態存在的證據,這是科學家首次在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中觀測到馬約拉納束縛態存在的證據。
  • 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新增評委:薛其坤、莊小威、張壽武
    值得一提的是,薛其坤是未來科學大獎的第一屆得主,憑藉在反常量子霍爾效應和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在2016年捧走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物質科學獎,並在頒獎典禮上說道:「沉甸甸的大獎給我這艘沂蒙小船注入了核動力。」薛其坤團隊還在不久前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記中科院物理所博導薛其坤
    薛其坤,1963年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山東大學兼職教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獲得者。
  • 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Kane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 獲得該獎項 「復旦—中植科學獎」 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 用以表彰在數學、物理和生物醫學領域
  • 中科院物理所薛其坤:「薄膜生長動力」有望衝刺諾貝爾獎
    「物理所除了理論組外其他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到一點材料,超導組、先進材料組、清潔能源組等做材料就更多了,沒有材料研究就無法進行。在物理所超導材料最多,很多實驗室都有涉及到。像我們先進材料實驗室,雖然做的是新材料,但是還是以超導為導向的,目前臨界溫度很低,幾乎無法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2010年至2013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華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是國際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高溫超導電性等。
  • 清華大學化工系戈鈞副教授入黨發展會舉行
    清華大學化工系戈鈞副教授入黨發展會舉行清華新聞網7月12日電 7月9日上午,清華大學化工系工業生物催化實驗室黨支部召開戈鈞副教授的入黨發展會。經支部成員充分討論並投票表決,同意接收戈鈞為中共預備黨員。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作為學校黨委層面的聯繫人以及戈鈞的入黨介紹人出席發展會並講話。
  • 薛其坤正式履新南科大校長,上任後第一頓午餐與學子共進
    澎湃新聞記者11月22日注意到,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薛其坤已於2020年11月正式接替陳十一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成為該校歷史上第三任校長。學校官網提供簡歷顯示,薛其坤,男,漢族,1962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 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網站「現任領導」欄目更新,顯示薛其坤已於今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公開簡歷顯示,他此前擔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於子青)薛其坤同志簡歷薛其坤,男,漢族,1962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物理和高溫超導電性。
  • 山東人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日前,南方科技大學官網更新了校領導介紹,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出任該校校長。南科大官網消息顯示,11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新任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先後到理學院、工學院調研,併到食堂與學子交流、共進午餐。據公開資料顯示,薛其坤,男,漢族,1962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任職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圖 | 薛其坤(來源:南方科技大學官網)薛其坤:離諾獎最近的物理學家薛其坤 1962 年 12 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 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1987 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 年獲得博士學位。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接棒陳十一,又是院士!
    2020年11月19日,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現任領導」頁面更新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於2020年11月接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 019 中德名牌大學本科學習比較——暨對復旦大學物理系樂永康教授...
    樂教授在復旦碩、博連讀期間,由學校推薦參加由德方教授團命題筆試和口試的全國選拔賽。作為獲選的全國實驗物理方向最優秀的五名在讀博士生之一,他獲得德國「大眾獎學金」資助,於1998年赴德留學,並於2003年在德國凱澤斯勞滕工業大學(TU Kaiserslautern)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003年樂博士學成回國,到復旦大學物理系從事大學物理教學和科研工作至今,是一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優秀教師。
  • 攻克世界物理難題,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第一人薛其坤到底牛在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近日,菲列茲·倫敦獎評獎委員會宣布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將授予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院士,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Vinokur博士和德國馬普學會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所的Steglich教授。
  •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任南科大校長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先後在日本、美國學習和工作,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滑鐵盧大學校長漢杜拉普訪問清華 兩校續籤科研合作協議
    滑鐵盧大學校長漢杜拉普訪問清華 兩校續籤科研合作協議清華新聞網11月28日電 11月27日上午,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校長斐丹·漢杜拉普(Feridun Hamdullahpur)教授訪問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副校長薛其坤在工字廳會見來賓。薛其坤與來賓座談,就加強兩校科研領域的合作做了深入交流,並續籤兩校科研合作協議。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超導相變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教授課題組與荷蘭屯特大學李川助理教授、南方科技大學俞大鵬院士等合作,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題為「Topological Transi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Dirac Semimetal Nanowire Josephson Junctions」的研究論文【Physical Review Le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