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新情況、「黑天鵝」事件時有發生。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來源沒有著落,很多學生可能學習成績不如預期理想,壓力無處不在,焦慮已然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實,面對生活中各種狀況,產生焦慮情緒不一定是壞事,認識到這點大有裨益。但如果對潛在的失敗、損失,或諸如此類的挑戰毫無焦慮的感覺,那倒是出了問題。
據世界精神衛生組織(WMH)的焦慮症調研數據顯示,9.8%的調查對象在過去12個月內患至少一種ICD-11(《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的焦慮障礙。僅有27.6%的患者接受了某種治療,9.8%接受了可能足夠的治療。此外,患焦慮障礙的調查對象中,僅有41.3%的人員認知到治療需要。焦慮障礙發病年齡通常較早,80%-90%在35歲以前發病,發病高峰年齡為10-25歲,且共病率很高,接近75%,尤其合併抑鬱症、睡眠障礙。
然而,關於焦慮您到底了解多少?
需要了解哪幾個方面才能安心?
今天先給您分享焦慮與焦慮症的區別!
焦慮症和焦慮的區別在於:第一,前者的程度更重(比如驚恐發作);第二,前者的持續時間更長(焦慮感不會隨著壓力情境的消失而消失,可能持續幾個月);第三,前者能引起恐懼,這種恐懼會干擾生活。
按照心理學家埃德蒙·伯恩的研究分類,將焦慮分為以下三種類別:
01
廣泛性焦慮
跟特定情形無關的焦慮,稱為自由漂浮焦慮(即廣泛性焦慮),如有時候我們會毫無緣由地突然覺得很焦慮,莫名不安。病症嚴重則被稱為自發性驚恐症,其不同在於出現焦慮的同時,還出現呼吸短促、心悸、顫抖、汗流不止、窒息等症狀。
02
條件性焦慮
如果只在特定情況下焦慮,則稱為條件性焦慮。條件性焦慮與普通的害怕不同之處在於它通常是大驚小怪或不切實際的,如在高速路上駕駛、高考、看醫生等,對這類事情會過分擔憂,就可稱作條件性焦慮。如果發展到了刻意迴避這些情境的地步,則病症加重為恐懼症。換句話說,恐懼症是表現為對情境永久迴避的條件性焦慮。
03
預期性焦慮
當你因為可能發生的事感到難過和焦慮,例如,有人聽到了所謂的世界末日的「預言」,或做夢夢見自己要死了,就整天為末日或死亡的到來感到憂懼萬分、寢食難安,這就是預期性焦慮。預期性焦慮與廣泛性焦慮及條件性焦慮的最大區別是,比起後兩者會一瞬間達到頂點,它一般是逐漸累積,但通常很快就能恢復平靜,且較易被其他事情分散這種注意力。
(按DSM-5分類)
01
驚恐症
• 聲明:只有當生理病因被排除後,才能確診驚恐症。
• 驚恐症表現為驚恐發作。在沒有顯著緣由下,突然感到一陣強烈的悲傷或恐懼。這種強烈的恐懼感通常幾分鐘後就會消失,但也有個別情況,恐懼感會在2小時內不時發作。可伴有呼吸短促甚至窒息、心悸(即心跳劇烈或心跳加速)、頭昏眼花等。
02
廣場恐懼症
• 指患者害怕待在不便逃離的地方,表現緊張焦慮。大多數廣場恐懼症患者不僅害怕驚恐發作,也害怕其他人看到自己驚恐發作時的樣子。
03
社交恐懼症
• 這是一種常見的焦慮症,指患者擔心在眾目睽睽之下出醜或遭到羞辱。最常見的社交恐懼症就是對公眾演講的恐懼。社交焦慮感普遍存在,但只有當迴避行為幹擾了正常工作、社交或給你造成巨大壓力的時候,才會被診斷為社交恐懼症。
04
特定性恐懼症
• 通常是對某種事物或情境感到強烈恐懼,從而儘量迴避不去面對。最常見的有以下這些類別:動物恐懼症、恐高症、電梯恐懼症、飛機恐懼症、醫生或牙醫恐懼症、雷電恐懼症、血液創傷型恐懼症、患病恐懼症等。
05
廣泛性焦慮症
• 一種慢性焦慮,至少持續6個月以上,但沒有驚恐發作、恐懼症或強迫性神經症的並發。此外,廣泛性焦慮症通常與抑鬱症並發,有時難以判斷二者出現的順序。
06
強迫症
• 強迫症的表現包括強迫思維、強迫動作等,通常與抑鬱症並發,很多人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就已經患病,其中有一半在兒童期就已發病。
07
創傷後應激症(PTSD)
• PTSD的本質是外部傷害發生後的病態心理症狀。一般發生在經歷過嚴重創傷的人身上,痛苦的遭遇會使人產生深度恐懼感、無助感和嚴重情緒反應。
生活中,適度的焦慮能為我們的事業增加動力,希望你能學會與焦慮和諧共處。當和ta的相處遇到困難時,可以來醫院,和醫生共同尋找有沒有能改善彼此關係的方法。
▏圖片來源:網絡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精神心理科
王俊傑
• 副主任醫師
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現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2001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研修班學習。曾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工作16年,長期從事精神科臨床診治及精神疾病司法鑑定、醫學鑑定、勞動能力鑑定工作,對於疑難、複雜疾病有比較深的研究。參編《實用臨床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鑑定的難點及文書》等專著,兼做企業EAP(員工心理輔導)工作。兼任廣東省臨床醫學會臨床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睡眠管理分會委員。
擅長:焦慮障礙、睡眠障礙、抑鬱障礙、心身疾病、軀體化障礙、雙相障礙、青少年行為障礙的診治,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幹預與長期綜合治療問題;對孩子教育、個人成長、就業、擇業及婚戀情感問題開展心理諮詢及職業規劃輔導。
景麗榮
• 副主任醫師
擅長:睡眠障礙、抑鬱症、焦慮症、神經衰弱、緊張性頭痛、頭暈、耳鳴、心慌、胸悶、乏力等症狀的診治。
門診地址:新華路48號醫院總院 3號樓2樓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路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