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一提到輔導孩子寫作文,就愁容滿面。
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如果有用好範文,就能助於孩子寫好作文。
孩子習作過程中,恰當、有效地使用範文,是完全能幫助孩子提高習作能力的。選取好的範文,讓學生欣賞其精彩之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孩子對本次作文的寫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文末這些範文都是寫得較出彩,或語言生動逼真,或構思巧妙新穎,或開頭引人入勝,或結尾含蓄雋永……都有可借鑑之處。建議家長收藏,最好是列印出來,供孩子閱讀、欣賞。
但在使用範文的過程,有幾點要注意:
1. 作文寫完之後再給範文。如果沒寫好作文就孩子,孩子容易先入為主,一味模仿,不利於習作能力的提高。
2. 大聲朗讀範文兩次以上,朗讀有利於孩子感知習作的內容。
3. 列印出來的範文要標記。先標自然段序號,再用螢光筆抹出好詞好句,然後對喜歡的句子批註,第3點適合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
4. 關注範文的語言特點。可問問孩子,這篇範文好在哪裡?引導孩子從詞語、修辭、結構等多加關注。
5.與自己的習作進行對比,找差距。四步走過來,孩子對範文的解讀已經較到位了。 這時,再讓孩子把這篇文章與自己的文章進行對比,從而學習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
6.認真修改習作,汲取別人的長處。記得要保留自己的長處,內容為王。作文最忌一味生搬硬套,講究的是真實表達。
當然,對於語文基礎特別薄弱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先看看範文、讀讀範文,然後說說自己要寫什麼,過好選材關,接著才動筆寫。這個過程,一定要憑自己的能力來寫。寫得多差都沒關係。
在寫好後,讓他再次朗讀範文,然後再一步一步修改。朱熹曾說:「古人作文作詩都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無從下筆的孩子,就從模仿起步吧。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大段一大段地抄。
使用範文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舉多得。朗讀、做筆記、對比、修改……綜合下來,孩子的語文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加強。長期堅持,還愁孩子的習作能力不提高嗎?如果能這樣堅持下來,習作會寫,閱讀能力也隨之提高,看得多,語句的積累日漸豐富、滲透其中篇章的技巧也能借鑑遷移。範文用得好,好處多多。
當然懂得了方法後,就需要家長有耐心,引領孩子堅持下去,才能有效果。要不,肯定沒什麼收效。
在這過程,有一點一定要牢記:對於語文能力不錯的孩子,不能貪圖省事,提前給範文,助長孩子抄襲。
學習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你每一次的偷懶,都是標後價。你每一次付出,都是在加籌碼的。寫習作,是把積累的東西加以綜合運用。偷懶不得!
下面附上各年級習作範文:
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