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對於上班族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過了周五之後就是「一周一度」的雙休日,對於小編這種懶癌患者,上學上班都是靠著「周五放假」堅持下來的(這句話千萬別讓老闆看到,看不到!看不到!)
雖然大家都這樣喜歡周五,可是對於一部分外國人來說周五卻不是一個讓人開心的日子,他們討厭「Friday」,這一部分的人就是信仰基督教的外國人。因為在聖經的記載中,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穌就是在Friday這一天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如果周五這一天還恰好趕上13號,那麼就是不幸中的不幸。但是對於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外國人來說他們和我們一樣開心。而且「Friday」這個詞還不僅僅表示星期五。在表示基督教不喜歡的「Friday」的時候其實可以被稱為「Good Friday」,在聽見這句話的時候千萬別興高採烈和人家打招呼認為是問好。
「Good Friday」的意思就是「耶穌受難日」的意思,也就是復活節「Easter」的前一個周五。對於虔誠的基督教徒來說,這一天確實是令人悲傷的一天。但是對於北歐人來說,Friday其實是一個幸運日,因為在古英文中,Friday的意思是Frigg’s day。其中Frigg是北歐神話故事中的掌管婚姻和生育的女神,是北歐神話中主神的妻子。
還有一些關於Friday的短語,「Friday face」意思是神情疲憊,神色不佳,不過也很好理解,一周工作了五天,當然是疲憊了。很多時候也用這麼短語來表示一個人不開心。
「Man Friday」,其實這樣說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意思,但是小編提起一個名著大家就知道了,那就是《魯濱遜漂流記》,在故事裡面有僕人叫「星期五」,這個「星期五」就是Man Friday,其實英文中是得力能幹的助手的意思。
當表示自己到星期五很開心的時候,可以說:
Thank God it's Friday! 終於到周五了!
Happy Friday! 周五愉快!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在很多西方國家中,周五並不是一周的第五天,很多西方國家都將Friday定義為一周的第六天,反而周日是一周的第一天,所以在很多外國人說周末的時候,說的都是周六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