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詞鑑賞-巫山一段雲·古廟依青嶂

2020-12-19 騰訊網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

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注釋

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詠巫山神女事。後用為詞牌。雙調小令,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

古廟:指巫山腳下供奉神女的祠廟。

青嶂(zhàng):即十二峰。嶂:形勢高險象屏障的山峰。

行宮:京城以外供帝王出巡時居住的宮室,此處指楚細腰宮遺址。

枕(zhěn)碧流:意為行宮臨水而建。

妝樓(zhuāng lóu):寢樓,指細腰宮中宮妃所居。

雲雨:指宋玉《高唐賦序》楚懷王夢中幽會巫山神女之事。

煙花:泛指自然界豔麗的景物。

啼猿(tí yuán):巫峽多猿,猿聲悽厲如啼。

賞析

該詞當寫於前蜀覆滅(公元925年)後不久。詞人乘一葉扁舟漂流三峽,憑弔巫山細腰宮遺蹟時,遙想千年往事,聯想起有關的傳說和史事。

受宋玉《高唐賦》的啟示,有感而發寫下了兩首具有詠史性質的詞篇。本詞是其中的第二首。

上片寫望中所見。「古廟」二句,寫古廟和行宮所處環境。「依」、「枕」都是擬人化的寫法,不僅寫位置形勢,也富於感情色彩,有依戀不舍之情,感慨神女仍在,楚王已逝。並使整個畫面富於靈感,處於動態之中。「水聲山色鎖妝樓」句中所寫「妝樓」,用一「鎖」字,烘託出一種幽深孤寂的氣氛。這裡以樂景寫哀情,青山綠水,景色秀美,若有人常伴是一美事,然獨處山水,無人作陪,自然引發愁思。由此也引發詞人的遐想:「往事思悠悠」。

下片寫舟中所感。開言緊承「往事思悠悠」寫到「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雲雨」、「煙花」既以自然之景喻歲月無情,匆匆流逝。又暗示昔日雲雨之夢,煙花之景與時俱逝。語意雙關,愁思縈繞。

詞人聯想,無論是神女還是宮妃,朝去暮來,春秋交替,總會引起孤寂難耐之感。結句「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詞人抒寫自己的感受:行客至此,不必猿啼已自多愁,以景結情,情景交融,意境悠遠悽迷,情思低回留連。

全詞表現出歲月流逝,世事變幻和「行客自多愁」的個人身世之感,將弔古與傷今結合在一起,以沉鬱真摯的感情、曲折蘊藉的筆調抒發出深沉的今昔興亡之感,完全擺脫了纏綿悱惻的「兒女之情」。

名家點評

湯顯祖《花間集》:「客子常畏人。酸語不減楚些。」

沈際飛《草堂詩餘別集》:「宛行湘川廟竹之下。」

陳廷焯《雲韶集》:「啼猿二語,語淺情深。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況聞猿啼乎!」

相關焦點

  • 醉美宋詞:巫山一段雲,古廟依青嶂(唐)李珣詩詞賞析
    巫山一段雲·古廟依青嶂【唐】李珣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作者】李珣(855?-930?),五代詞人。【注釋】⑴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詠巫山神女事。後用為詞牌。雙調小令,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⑵古廟:指巫山腳下供奉神女的祠廟。⑶青嶂(zhàng):即十二峰。嶂:形勢高險象屏障的山峰。⑷行宮:京城以外供帝王出巡時居住的宮室,此處指楚細腰宮遺址。⑸枕(zhěn)碧流:意為行宮臨水而建。
  • 今夕社小行書,五代·李珣《巫山一段雲》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
    五代·李珣《巫山一段雲》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 蘇軾看中一首唐詞,加了15個字,成了自己的宋詞名作
    這不,在他的另外一首宋詞當中,看中了一首唐詞,也沒有更改,直接加了15個字就成了他自己的宋詞名作。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唐詞鑑賞-清平樂·何處遊女(韋莊)
    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王因而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所以,後人常用「雲雨」來表示男女歡合,有時也用「高唐」、「巫山」、「陽臺」等,表示這一意思。 「雲解」句——遊女們如含情之雲,如知語的花。
  • 陸河第一關:旗頭嶂
    相關資料顯示:旗頭嶂(葵頭嶂)位於陸河縣北部,在與五華縣交界處,屬聖峰 嶂山脈之一,東與揭西縣接壤,乃三縣(陸河縣、五華縣、揭西縣)和三市(汕尾市、梅州市、揭陽市)交界之處。據說,其以形似葵扇而得名。旗頭嶂的山體由花崗巖、砂頁巖構成,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主峰海拔517米,西北--東南走向。
  •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離 思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古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代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收藏下載複製完善愛情,悼亡,早教譯文及注釋譯文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
  • 語文天地:小學古詩詞鑑賞,掌握答題方法 迅速提高成績 傲視群雄
    小學遇到古詩詞鑑賞題目,多數都是一臉發蒙的表情,詩詞讀不懂,不理解詩詞意思,對於詩詞中所蘊含的道理更是不知道,如何去解答古詩詞也就成了小學生非常頭痛的事。因為古詩詞中的一些字所表達的意思與現代文所表達的不同,需要聯繫前後文才能得到最準確的解釋,這也造成了不少學生在做古詩詞鑑賞題目的時候,句子翻譯總是脫離主題,扭曲文章的願意,這很容易丟分甚至不得分。如何提高古詩詞的鑑賞題目的解答能力,迅速提高這部分的成績?小編給出了以下幾點意見。
  • 巫山的一部分,也是形容整個巫山
    實拍巫山的風採,一望無際山的景色,形態萬千,看了以後,讓人,讚不絕口,中國歷史上很多地方都曾有過「巫山」記載哦,其中,長江三峽地區的「巫山」,不過,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中的「巫山」,除地理特定的寫實之外,大多時候只是「泛指」,純粹寫意,並非要特指哪裡的巫山。
  • 一首唐詞不知何人所作,卻孕育了最美的愛情,讀來令人心神蕩漾
    這就是唐詞《菩薩蠻·牡丹含露真珠顆》,不知是何人所作,只知其比花間詞的成書要早。從詞作中的用詞,很清楚地看得出,這首詞寫的是愛情。而最為動人的,則是「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我們有理由相信,李清照詞的靈感來源於這一首唐詞。
  • 真的有巫山女神的存在嗎?來到巫山後,發現巫山的一切都是多情的
    大家都知道在重慶巫山巫峽是最美的地區之一,巫山很有名。千百年來無數的詩詞唱過巫山,無數的典故來自巫山。其中最著名的有女神、神女峰、神女寺、神女溪……就像立體的畫,就像凝固的詩,帶給人無限的遐想。來到巫山武俠,我們會不自覺地探尋巫山女神的精神痕跡,以及與女神相關的一切自然人文。11月底12月初,巫山三峽紅葉滿山紅,是觀賞巫山紅葉雲朵的黃金時間。一個不容錯過的是在神女峰景區徒步旅行。神女逕自上而下沿山蜿蜒,穿過神女峰、神女寺至神女峰碼頭,3000多級臺階。全程步行需要三個多小時。你可以在山上近距離欣賞紅葉,俯瞰神女峰和巫峽。
  • 暢遊戲水覽飛瀑,湖光山色「芙蓉嶂」
    花都芙蓉嶂風景區位於花都市新華鎮以北18千米的芙蓉鎮,距廣州47千米。芙蓉嶂亦名芙蓉山,海拔360米,重巒疊嶂,方圓數十裡,山上石頭均表面煙墨色呈芙蓉花形狀,是個以山、林、湖、泉景觀取勝,具有優美的自然景色和神話傳說的,人文古蹟眾多的旅遊勝地。景點有芙蓉水上世界、芙蓉峽漂流、趣味燒烤等。
  • 唐詞「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中的疊詞,可不是今天表達的意思
    他本人很有才華,對於唐詩的創作和唐詞的創作都頗為用力。寫出的一些詩詞,在文學史上還是很有口碑的。而在今天談到的這首詩詞當中,「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表達出了一種人生態度,也是非常的耐人尋味。這首唐詞的一開始是四個字,就表達出了及時行樂的主題。
  • 【詩詞鑑賞】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或是"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的物是人非,或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情有獨鍾,或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滿懷豪情,雲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輕盈飄逸的美感,更啟迪我們去思考去追尋雲的精神品質。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心中有塵,自有雲卷,心境坦然,自有雲舒。
  • 世外桃源非巫山莫屬!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好好嘮嘮其中有著「小三峽」之稱的巫山。這個巫山可不是初中那篇背了好久的文言文裡面的巫峽,雖然名字聽起來很相像,但卻不是一個地方呢!巫山,地處於重慶境內,包含了長灘峽、秦王峽和三撐峽,所以流域非常廣。被稱為「小三峽」,大概也是因為這裡的水道要狹窄很多,更加襯託了周圍山勢險峻。
  • 浪漫的共赴巫山,那麼巫山到底在哪裡呢?
    人們常以共赴巫山來形容男女之愛,交合之美,那麼巫山究竟在哪裡?為何共赴巫山就是男女之愛的象徵呢?共赴巫山的典故出自戰國時宋玉的《高唐賦》:「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巫山神女》女主角官宣 十一啟幕演繹巫山唯美傳說
    歷經三個月的全國選拔,由重慶市巫山縣人民政府與湖南廣電金鷹傳媒共同打造的創意室內奇幻演繹秀《巫山神女》於近日公開女主角的選拔結果,由來自重慶的趙海妮和山東大妞劉星辰共同演繹女主角瑤姬一角。而巫山神女瑤姬,更是「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靈動仙子,千萬年來她的故事為世人吟詠、流傳。  作為全劇的靈魂人物,女主角的最後落定,也讓大家對即將上演的《巫山神女》充滿了期待。在劇目正式上映之前,女主角們先為大家送來了「神女」好禮,掃碼參與「騰巫山雲雨 · 追巫山神女」小遊戲,就將有機會獲得巫山文旅禮包、視頻網站年卡等驚喜好禮!
  • 「中華名果」巫山脆李:種植規模達28萬畝 成農戶致富「搖錢樹」
    李斌 攝   中新網重慶7月1日電 題:「中華名果」巫山脆李:種植規模達28萬畝 成農戶致富「搖錢樹」  作者 李婭  江水悠悠,兩岸青山,一株株脆李樹碩果纍纍。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柑園村的農戶們匯聚林間,瞧、擰、摘,三指抓住果實,輕輕放入筐中,顆顆青脆果將搭乘物流快車發往天南海北。  記者6月30日在第四屆巫山脆李採摘季暨開園儀式上了解到,2019年,「巫山脆李」品牌價值達16.28億元,居全國李品類第一。如今,巫山脆李不僅成為一張代表重慶巫山的金名片,更成為三峽乃至全國的「生態寶貝」和增收致富的「中華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