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擠眼努嘴?這不是壞習慣,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

2020-08-27 兒科醫生王東記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兒童擠眼努嘴的面部肌肉抽動、嗓子裡「嗯嗯」作響的,其中大部分是不良習慣,但也可能是大腦病變所致患上抽動症的表現。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那麼抽動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抽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兒童在生活當中可能因帽子太小而皺額頭,衣領過緊或過高而扭脖子,穿著不合身而晃肩膀扭身子,咽部不適而咳嗽……久而久之,不做就難受。或為開玩笑模仿別人的怪動作,時間長了,也會形成習慣。我們把這些表現稱為抽動症或習慣性痙攣。這類表現來得突然,動作快速,形式固定、反覆,僅限於某一組肌肉。兒童說不出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在某種場合如在客人面前可以短時間有意識地控制。當兒童的注意力集中於某些感興趣的事情如遊戲、玩耍時,動作也會有所減輕。

還有一種叫抽動穢語症候群即抽動症,是由於大腦器質性病變造成的精神疾病,雖然表現相似,卻非由習慣性痙攣發展而來,與父母爭吵關係不大。其表現往往開始於頭面部肌肉的抽動、點頭、擠眼、努嘴等,逐漸發展到頸部、肩部、軀幹和四肢,出現扭頸、聳肩、甩手、跺腳等動作。這種不由自主的動作是突發的、短暫的、毫無目的性的。抽動發作相當頻繁,患兒雖然知道,但控制不住。之後,可出現突然的喊叫、刻板的咒罵和汙穢的語言。這些症狀在人多、情緒緊張時加劇,情緒鬆弛時減輕,睡眠時消失。

導致抽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在生長過程中,濫用或頻繁使用西藥所導致。

2、其他的一些小問題,諸如鼻炎、哮喘、小感冒、咳嗽等疾病家長不引起重視不及時徹底的治療,然後導致抽動症的發生。很多孩子在治療抽動症時,多伴有上述疾病,這類患者在臨床當中佔有絕大多數的比例。

3、抽動症的發生往往是諸多原因積累而形成的一個綜合的矛盾體,因為個體差異的不同,可能有的孩子會轉變為強迫症、多動症。這其實也說明身體的內在情況由量變已經轉變為質變了。其治療起來也是很複雜的,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故用藥也不同。

4、患者體質較差,多在出生時有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先天不足。


抽動症在不同時期,症狀也不同

1、初期頭面部抽動:主要表現為眨眼、皺眉、撅嘴、吸鼻子、做怪相等,主要集中在面部。

2、中期喉部頸部的抽動:主要表現為點頭、搖頭、伸脖子等;有些患者會表現為異常發聲,如乾咳聲、吼叫聲、吭吭聲,或不自主罵人、穢語等情況。

3、重期軀幹及四肢肌肉的抽動:主要表現為挺胸、甩腰、腹肌抽動;上肢肌肉的抽動,主要表現是:搓手、抱拳、甩手、舉臂、扭臂;下肢肌肉的抽動,主要表現是甩腿、踢腿、踮腳、步態異常。

抽動症自愈率極低,危害不可小視

應該如何更好的治療呢? 對於正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建議採取保守的治療方法,比如: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儀器診療等。其實孩子是一面鏡子,孩子出現問題是大人的錯,我們要懷著一顆愧疚的心去更好地關心、愛護抽動孩子。孩子抽動症,這是疾病,是無目的、無自主性的,並不是孩子自己願意。可能個別孩子,有短暫的幾秒鐘的可能控制一下,但是很快他仍然會發作。

所以,家長一定不可強行控制、打罵或責怪孩子,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或者轉移其注意力。比如:看著孩子發作的時候就開打個岔,給他分散他的注意力。假期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讓小孩放鬆一下,比如打桌球、爬山等等,用運動來緩解 小孩的壓力。一旦出現持續、不自主的動作,即使沒有太明顯的抽動症狀,也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早幹預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擠眼努嘴?這不是壞習慣,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兒童擠眼努嘴的面部肌肉抽動、嗓子裡「嗯嗯」作響的,其中大部分是不良習慣,但也可能是大腦病變所致患上抽動症的表現。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那麼抽動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抽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 兒童抽動症坐等自愈?當心毀了孩子一生
    健康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特別是孩子,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對於孩子的愛,每位家長都全心全意的付出,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習慣性的撅嘴、擠眼、吸鼻子等面部抽動症狀,通常會認為這是孩子養成的一種壞習慣,殊不知孩子的這些表現很有可能是 小兒抽動症的症狀。
  • 孩子頻繁清嗓子,可能是抽動症?它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相信很多家長對抽動症的概念不深,昨天,門診接診了一位小朋友,孩子的媽媽說,之前總是發現孩子有很多壞習慣,孩子常常努嘴、沒有感冒的情況下頻繁的清嗓子。起初孩子的媽媽還總是責罵孩子,直到有一次媽媽斥責孩子時,忽然發現,好像孩子每次出現這種症狀,嚴禁都會抽動一下,寶媽才感覺事態嚴重,帶孩子做了檢查後,得知孩子患有抽動症,後悔不已。那麼,究竟什麼是抽動症呢?
  • 寶寶總擠眼嘟嘴,家長還覺得是頑皮可愛?很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寶寶眨眼和嘟嘴都很正常,是孩子與家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但如果寶寶出現頻繁眨眼睛噘嘴甚至伴隨一些怪音的情況,家長們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搖頭、伸脖子等;有些患者會表現為異常發聲,如乾咳聲、吼叫聲、吭吭聲,或不自主罵人、穢語等情況。
  • 孩子若有這3個表現,或是抽動症「降臨」,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招!
    孩子經常搖頭,是頭痛嗎?   孩子經常吸鼻子,是鼻炎嗎?   孩子經常眨眼睛,是結膜炎嗎?   孩子經常清嗓子,是壞習慣嗎?   NO!都不是!   孩子有哪些症狀出現需要重視   1、軀體異常   孩子出現了抽動症,身體發出的信號明顯,在發病過程中會讓孩子出現軀體的特殊表現,例如孩子總是聳肩、搖頭、挺胸或者旋轉軀體,這些肢體的活動都跟抽動症有關。
  • 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抽動症的信號!
    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經常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聳肩、扭頭,噘嘴,擠眉弄眼,清嗓子、發聲甚至說髒話罵人等。 有人說他們是壞習慣,有人說他們沒禮貌,甚至有人說他們是異類......孩子這些怪異的表現,能讓家長瞬間崩潰,孩子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有這些奇怪的動作?
  • 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兒童抽動症?
    原標題: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兒童抽動症?   眨眼是一種生理需要。正常人平均每分鐘眨眼15次至20次,但是有一些孩子眨眼的頻次卻遠高於這個數值。對於孩子頻頻眨眼的動作,有的家長認為只是壞習慣,因此勸不住時還會斥責孩子。也有部分家長非常擔心這一情況,不知道怎樣去控制。
  • 娃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可能不是壞習慣,是病了
    因此,科大大真誠希望,今天這篇文章,所有人都靜下心,好好看看,多多轉發,或許你的一個動作,能拯救一個家庭!1不要太焦慮,這些不是抽動症❐ 娃睡覺時腳突然一抖,是抽動症嗎?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這是驚跳反射,不是抽動症。
  • 家裡有孩子的趕緊看一看,或關乎到身份證2004-2018年出生孩子的一生!
    「老師總找家長,說孩子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坐不住,話特別多,我怎麼批評教育都不管用,該怎麼辦呢?」  有的孩子會頻繁做出某種特定動作,比如清嗓、擠眼、努嘴、聳肩等等,在老一輩看來,這些都是「壞習慣」,得讓家長「板一板」,但是正是這些家長眼中的不良習慣,糾正起來卻特別困難,辦法用了不少,怎麼就改不過來呢?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孩子有這些行為,或是抽動症「降臨」!
    孩子經常搖頭,是頭痛嗎?孩子經常吸鼻子,是鼻炎嗎?孩子經常眨眼睛,是結膜炎嗎?孩子經常清嗓子,是壞習慣嗎?NO!都不是!孩子反覆出現上述症狀,可能是抽動症!!!抽動症,相信很多家長也聽過是不是真的了解它呢?什麼是抽動症?抽動症是一種起病於兒童和青少年期,以快速、不自主、突發、重複、非節律性、刻板、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抽動或(和)發聲抽動為特點的一種複雜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孩子有哪些症狀出現需要重視?
  • 男孩總吸鼻子咳嗓子是怎麼回事?
    男孩總吸鼻子咳嗓子是怎麼回事?很孩子擔心是不是患了抽動症,可是孩子家長也不會辨別。想必這也是很多家長特別關心的問題,通常小孩子清嗓子,最常見的有兩種疾病,一種是慢性咽炎,一種是抽動症。那麼,男孩總吸鼻子咳嗓子是怎麼回事?如果是慢性咽炎,除了清嗓子外,還會伴有咽部燒灼感、微痛感等。
  • 認識兒童習慣性抽動症
    8歲男孩,看書、吃飯、看電視時,眼睛總眨個不停。告訴他不要眨眼,他反而眨得更厲害,有時還皺鼻。10歲男孩,有時好端端地坐著,突然間皺眉頭,伸脖子,聳肩膀,反正一幅樣子怪怪的。後來,老師反映他上課時也這樣。
  •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這可能不是可愛,是一種病
    這其實是另一種需要家長引起重視的疾病——抽動障礙,又叫抽動症。 什麼是抽動症? 孩子得了抽動症,怎麼辦? 很多家長忍不住反覆提醒孩子,不要擠眉弄眼清嗓子,讓孩子自己控制住,其實孩子是控制不住的,反覆提醒反而可能還會加重。
  • 兒童抽動症的危害有哪些
    小彤今年5歲了,媽媽發現她最近老是皺眉、擠眼,為此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可是孩子的這個習慣不但沒有改正,反應越來越厲害,並且發現小孩總是不能控制的做出這些動作,於是小彤的爸爸諮詢了醫生後才得知孩子是患上了抽動症,如果不及時控制,會發作得越來越頻繁。下面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就來給大家講講兒童抽動症的危害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下吧。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治療抽動症效果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治療抽動症效果 時間:2020-12-07 11:34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治療抽動症效果,正在上小學一年級小學生張博(化名)有個壞習慣,經常對人眨眼,努嘴,或者經常扭扭脖子、聳聳肩膀,甚至甩手跺腳等有時看起來就像個「小猴子」,也因此被同學們起來
  • 注意:兒童抽動症的症狀
    作者:寶寶知道小昕媽媽有些家長看見過孩子頻繁的眨眼睛,並不認為這是什麼病,也就不會太過重視,但實質上孩子有可能會患有兒童抽動症,等時間長一點孩子抽動行為逐漸增多,這時候父母們就要注意了,下面就看看兒童抽動症的症狀表現分類有哪些。
  • 兒童挑事兒的抽動症,愛盯上這六大類孩子
    近年來,不難發現,抽動症兒童越來越多,很大原因是由於家長們缺乏抽動症的健康知識,不知道該如何預防和護理,並且有些孩子可能已經有抽動症的表現,但是家長並不知道這就是抽動症,往往忽視了孩子,以為只是小孩平常的調皮搗蛋,這樣一來,很多孩子都錯過了幹預的好時機,造成孩子情況越來越糟糕。
  • 孩子總是「擠眉弄眼」有必要了解一下抽動症
    圖片/資料圖片為了糾正孩子的「壞毛病」,有的家長動輒對其打罵、責罰,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大阻力。其實好多家長並不清楚,這些看似「調皮搗蛋」的孩子,很可能患了抽動症。據了解,抽動症又被稱為多發性抽動症,是一種多發於學齡前及學齡早期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經常表現為突然、短暫、重複、刻板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的抽動發作,伴有不自主發聲和語言障礙。中日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於作洋告訴記者,近年來,兒童患抽動症的數量直線上升,但很多患兒因被誤診為「結膜炎」「過敏性鼻炎」或其他原因,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反覆、久治不愈。
  • 新民晚報數字報-孩子若總是「擠眉弄眼」要警惕可能是抽動症
    在醫院,除了因反覆呼吸道疾病發作而來調理的、看近視的、看身高發育的孩子扎堆外,還有一類患兒的增多也引起了兒科專家的注意,那就是平常家長不太了解的兒童多發性抽動症。  ■ 抽動症患兒引起關注  近年孩子患抽動症的比例上升,很多患兒因誤診為「結膜炎」「過敏性鼻炎」或其他原因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反覆、久治不愈。
  • 孩子愛擠眉弄眼,別大意,很可能是抽動症!
    孩子無故眨眼、縮脖、皺嘴角?當心患了兒童抽動症!隨著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抽動症兒童被發現,經過調查發現抽動症病例也在逐年上升,雖然被發現了,但是治癒率卻不高這正是因為很多家長對於兒童抽動症的誤區,很多家長都覺得小兒抽動症沒什麼危害,以後長大了自己就好了,導致很多自閉症兒童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有些孩子成年後不但沒有自愈,反而更加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