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頻繁清嗓子,可能是抽動症?它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2021-01-09 王東記說健康

導語: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多發抽動症發病和人群的適齡人口約達到3.5億多人次,發病率在5%到10%左右,其中,大約有170萬到390萬左右患者為兒童,月36萬發病患兒/每年,而且,程逐年上升趨勢。

相信很多家長對抽動症的概念不深,昨天,門診接診了一位小朋友,孩子的媽媽說,之前總是發現孩子有很多壞習慣,孩子常常努嘴、沒有感冒的情況下頻繁的清嗓子。起初孩子的媽媽還總是責罵孩子,直到有一次媽媽斥責孩子時,忽然發現,好像孩子每次出現這種症狀,嚴禁都會抽動一下,寶媽才感覺事態嚴重,帶孩子做了檢查後,得知孩子患有抽動症,後悔不已。

那麼,究竟什麼是抽動症呢?

抽動症又稱小兒抽動穢語症候群,起源於幼兒時期和青少年時期,主要是以發聲性抽動、運動性抽動為主要特徵的一種複雜神經精神症候群,它時常的表現有眨眼、穢語、聳肩等多種症狀表現。抽動症能不同程度地幹擾孩子的發育和認知,影響孩子的社交、適應社會能力。

那麼,在臨床上,抽動症患兒都有什麼表現呢?

1、面部抽動表現

患兒常常會出現怪異表情,如眨眼、皺眉、伸舌頭、咧嘴等怪相。

2、頸部抽動表現

患兒的頸部肌肉異常,常常出現的表現特徵有,搖頭、聳肩以及挺脖子等動作。

3、患兒軀幹抽動表現

患兒軀幹的抽動表現常常以扭腰、吸、鼓肚子、挺胸等動作出現。

4、患兒四肢抽動表現

患兒的上肢抽動表現常以甩手、扭胳膊、搓手等;下肢常以墊腳、抖腿、或是走路步態異常等情況出現。

5、咽喉抽動表現

患兒常常發出「吭吭」聲、乾咳、隨地吐痰等,有時可能還會出現不自主罵人的情況出現。

那麼,抽動症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1、影響家庭和諧

抽動的孩子可能經常頂嘴罵人,或是被老師批評,有時家長的勸告孩子可能不聽,容易發生衝突,不利於家庭的和諧。

2、社會適應能力差

孩子由於缺乏紀律性,成年後,在和同事或他人相處過程中容易起衝突,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環境,脾氣暴躁等。

3、孩子學習困難

抽動症患兒常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會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平時的作業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孩子在心理方面,也容易暴躁,可能會厭學。

抽動症可能不僅僅給孩子的身體、社交、生活和學習帶來危害,還有可能影響孩子成年後的婚戀情況,婚姻可能會由於患兒的脾氣比較暴躁而破裂。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可能患有抽動傾向時,要及時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檢查及時止損,以防給孩子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相關焦點

  • 孩子頻繁清嗓子,可能是抽動症?
    生活中很多孩子頻繁地出現眨眼、搖頭、聳肩、清嗓子等動作,往往家長們並不是太在意,以為是孩子故意搗鬼或是模仿,其實這很可能是兒童抽動症的症狀。抽動症是兒童常見的心理行為疾病、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音性抽動,像頻繁眨眼睛、臉部肌肉抽動、扭脖子……這些都屬於運動性抽動,而清嗓子、說話停頓、結巴……這些就屬於發音性抽動。由於發生性抽動多表現為咽喉症狀,所以不僅是家長,有時在門診也常被誤診為過敏性咳嗽、慢性咽炎。
  • 秋季抽動症高發期,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可能是患了抽動症
    有7個孩子是因為抽動症狀的存在被學校同學嘲笑、霸凌,產生嚴重的社交性迴避和退縮,不願去學校;>有4個孩子是因為在學習剛開始,課業壓力導致了疾病加重,父母擔心孩子身心健康。對於所有抽動症,最初的症狀都是抽搐。例如,眨眼,但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會從簡單的抽搐發展為複雜的抽搐。
  • 秋季抽動症高發期,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可能是患了抽動症!
    如果孩子感冒或患有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或咽炎和其他過敏性疾病,鼻癢,打噴嚏,眼睛發癢和喉嚨發癢等不適也會誘發或加重抽動症狀。兒童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群體。頻繁的非自願抽搐會導致慢慢脫離群體,被同學和朋友模仿和嘲笑,嚴重損害自尊心,心理問題,影響兒童的成長。同時,孩子們從暑假期間的悠閒生活轉變為放學後的緊張規律。
  • 孩子不停的清嗓子,為什麼?可能抽動症
    很多家長們可能會遇到孩子會不停地清嗓子,那麼就會想到是喉嚨發炎不舒服了或是上火了。孩子感冒或喉嚨發炎會刺激局部周圍神經末梢,引起不適。有些鼻炎的孩子,因為鼻腔分泌物倒流到咽後壁,然後引起異物感。類似上面的情況如果持續兩三個星期以上,就要考慮抽動症。
  • 孩子總是清嗓子是怎麼回事呢?
    家裡有小孩經常性得清嗓子是患抽動症了?孩子老是頻繁清嗓子,而且久治不愈,很多家長誤認為孩子清嗓子是咽炎或是支氣管炎疾病所致,也沒當回事,等到症狀越來越嚴重了,孩子不自主發出嗯嗯聲、咳嗽、哼聲、吼叫聲、吭吭聲、尖叫聲怪聲,主要是由於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等肌肉不自主的收縮抽動引起的,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診治。
  • 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抽動症的信號!
    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經常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聳肩、扭頭,噘嘴,擠眉弄眼,清嗓子、發聲甚至說髒話罵人等。 有人說他們是壞習慣,有人說他們沒禮貌,甚至有人說他們是異類......孩子這些怪異的表現,能讓家長瞬間崩潰,孩子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有這些奇怪的動作?
  • 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可能是疾病早期信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吳力群)孩子反覆出現眨眼、清嗓子,是家長經常遇到的問題。若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家長就應該重視這「小毛病」了,這可能是許多疾病的早期信號。
  • 孩子有抽動症?抽動症的類型有哪些?來看看兒科主任怎麼說!
    所以,家長要對抽動症有足夠的了解,這樣孩子如果患有抽動症,家長可以冷靜地面對,那種什麼是抽動症呢?抽動症的類型又有哪些呢?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小兒抽動症又叫多發性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患兒在4-12歲之間發病,男孩患病率比女孩高,一般指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抽動症有哪些類型呢?
  • 做鬼臉、頻繁眨眼、發出怪聲……警惕抽動症給孩子「搗蛋」
    清嗓子、頻繁眨眼、聳肩、異常發聲、做鬼臉……這群孩子在開學第二天就被老師「請家長」,說是擾亂了課堂紀律,太不聽話。可事實真是如此?「平常在家裡,這孩子就總是發出怪聲,還動不動做鬼臉、眨眼,本以為上學就好了,沒想到,上學第二天我就被老師留下談話了。」門診室裡,一位媽媽向兒科主任王曉燕訴說著,臉上滿是不開心。王曉燕說,這位家長是聽了鄰居的建議,想看看孩子是否有多動症才來就診的,可一番診斷之後發現,這個孩子是得了「抽動症」。「現在得抽動症的孩子很多,經常會在門診接收到這樣的患兒。」
  • ​6歲孩子老是清嗓子是怎麼回事?
    6歲孩子老是清嗓子是怎麼回事?因為最近總會不自主的清嗓子,9歲的小新常常被父母訓斥,認為這是孩子故意所為。隨著孩子不自主的清嗓子的頻率越來越高,時間越來越長,這才引起了家長的重視。經過醫生的檢查,這才得出孩子不自主的清嗓子的原因竟是患上抽動症。那麼,6歲孩子老是清嗓子是怎麼回事?
  • 孩子頻繁眨眼做鬼臉?家長要小心孩子得了抽動症!
    空氣中的粉塵難免增多,從而引起孩子嬌嫩的身軀不適。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秋季同時也是各種兒童發育疾病的高發期,抽動症就是其中的一種,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病,它的危害會隨著時間逐漸嚴重醫學臨床驗證表明:頻繁眨眼的表現是抽動症的早期表現,抽動症狀通常從面部開始,逐漸發展到頭、頸、肩部肌肉,而後波及軀幹及上、下肢,由於無法控制抽動行為、注意力難以集中,學齡期患兒普遍存在學習困難。不分場合的抽動甚至汙言穢語等怪異行為導致患兒無法與同齡兒童正常交往,出現社交障礙。
  • 孩子頻繁眨眼睛 可能患有抽動症
    兒童抽動症是一種以快速、不自主、突發、重複、非節律性、刻板、單一或多部位肌肉無目的的抽動或喉部異常發聲為特點的一種複雜的慢性行為障礙。 近年來兒童抽動症發病率有增長的趨勢。 症狀:多部位運動抽動 兒童抽動症是以進行性發展的多部位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為主要特徵。 一般首發症狀為簡單運動抽動,以面部肌肉的抽動最多,呈間斷性,如頻繁眨眼、擠眉、伸舌頭等。少數患者的首發症狀為簡單的發聲抽動,如吸鼻等。
  • 孩子總愛擠眼努嘴?這不是壞習慣,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兒童擠眼努嘴的面部肌肉抽動、嗓子裡「嗯嗯」作響的,其中大部分是不良習慣,但也可能是大腦病變所致患上抽動症的表現。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那麼抽動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抽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 孩子總愛擠眼努嘴?這不是壞習慣,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兒童擠眼努嘴的面部肌肉抽動、嗓子裡「嗯嗯」作響的,其中大部分是不良習慣,但也可能是大腦病變所致患上抽動症的表現。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那麼抽動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抽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 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兒童抽動症?
    有的家長提到了網上的一個說法:經常眨眼可能和兒童抽動症有關。記者經過搜索發現,確實有信息把「經常眨眼」和一些疾病相關聯。央視「是真的嗎」欄目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經常眨眼可能是兒童抽動症嗎?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崔霞解答說:「是真的。多發性抽動症的孩子,首見的抽動症狀主要是發生在眼睛,表現為頻繁的眨眼睛。」   那麼,到底什麼是兒童抽動症呢?
  • 孩子總是吭吭的清嗓子是怎麼回事?
    有的孩子喉嚨老是吭吭的,但是有沒有感冒,咽喉也不腫痛,也沒有痰。但是就是控制不了吭吭的。想必這也是很多家長特別關心的問題,通常小孩子清嗓子,最常見的有兩種疾病,一種是慢性咽炎,一種是抽動症。那麼,孩子總是吭吭的清嗓子是怎麼回事?慢性咽炎多伴有異物感慢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一種慢性炎症。
  • 怪異行為的真相是孩子得了抽動症
    陳玉燕主任在為抽動症患兒看病  一到開學、考試或競賽,就頻繁擠眉弄眼、清嗓子、發出怪聲。這不是「熊孩子」在調皮搗蛋,有可能是患上了抽動症。  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家人就發現貝貝總是擠眉弄眼,清嗓子,四處求醫卻一直沒能緩解。隨著學習越來越難,這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病症也越來越重。  抽動症更偏愛敏感焦慮的男孩  「兒童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兩歲到青春期性格較為敏感、焦慮的男孩最容易得。」
  • 兒童出現「淘氣愛罵人」、頻繁做鬼臉,很可能是患有抽動症
    這個不能歸罪於男孩的身上,這有可能是孩子病了,一些表情動作他無法管住自己,當孩子出現以下信號時,要警惕孩子是否有抽動症:但家中有客人來時,他又會被爺奶強行叫出來見人。由於不知道該怎麼與客人打招呼,他會更加頻繁地眨眼睛、皺鼻子、聳肩膀、做鬼臉,甚至罵人。爺爺奶奶剛開始覺得這是因為孩子到了「七歲八歲狗都嫌」的年齡開始淘氣了,後來在鄰居的善意提醒下,開始意識到小凱的行為舉止是不正常的,決定就醫。抽動症,又稱抽動障礙、抽動--穢語症候群,是一種以不自主、無目的、快速、刻板肌肉收縮為主要症狀的神經精神疾病。
  • 寶寶頻繁眨做做鬼臉?不一定是壞毛病,小心是抽動症
    主要表現為眼,面部,四肢,軀幹部肌肉不自主抽動,或伴有喉嚨異常發音及汙穢語言等。通常在3至15歲間發病,男孩比較女孩多,它是一種兒童障礙疾病,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那麼,兒童抽動症症狀具體有哪些?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抽動症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娃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可能不是壞習慣,是病了
    ❐ 娃頻頻眨眼,是抽動症嗎?也許,這是結膜炎。各位要注意區分啦:結膜炎:孩子的結膜會充血,可能會有分泌物,有些孩子還會頻繁揉眼睛,使用眼藥水後症狀會緩解;抽動症:結膜不會充血也沒有分泌物。患兒在眨眼的時候,多數還會有擠眉、咧嘴的動作,情緒緊張時症狀會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