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抽動症高發期,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可能是患了抽動症

2020-10-30 兒科醫生陳青

秋天,溫度波動很大,也是許多過敏性疾病高發季節。如果孩子感冒或患有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或咽炎和其他過敏性疾病,鼻癢,打噴嚏,眼睛發癢和喉嚨發癢等不適也會誘發或加重抽動症狀。

兒童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群體。頻繁的非自願抽搐會導致慢慢脫離群體,被同學和朋友模仿和嘲笑,嚴重損害自尊心,心理問題,影響兒童的成長。

同時,孩子們從暑假期間的悠閒生活轉變為放學後的緊張規律。在第一個月之後,在學習壓力和環境變化的雙重刺激下,抽動症狀更可能出現。

抽動症對孩子的影響超出您的想像。

據統計,抽動症患兒規範化就診率極低,或被退學,或影響課堂紀律才來就醫。

在10個孩子中:有2個孩子是老師不建議上學,在家不自主罵家裡人,喜歡跳舞或總是無故大笑,無法融入集體;

有7個孩子是因為抽動症狀的存在被學校同學嘲笑、霸凌,產生嚴重的社交性迴避和退縮,不願去學校;

有4個孩子是因為在學習剛開始,課業壓力導致了疾病加重,父母擔心孩子身心健康。

什麼是抽動障礙以及症狀的特徵

抽動症,也稱為穢語綜合症,主要表現為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的肌肉的多次不自主,反覆快速運動和發聲抽動,還伴隨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傷,情緒障礙等11種併發症,包括強迫症。

對於所有抽動症,最初的症狀都是抽搐。例如,眨眼,但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會從簡單的抽搐發展為複雜的抽搐。

首先,經常眨眼,吸鼻子,歪嘴、甩頭等,隨著病情發展,逐步向聳肩、伸脖子、挺胸、張手、甩臂、扭腰、踢腿、踮腳發展,甚至出現一些複雜的異常動作。

另外,有些孩子的嗓子也有異常發聲,例如「哦,啊」等,也可能表現為清嗓子,咳嗽,隨地吐痰,奇怪的聲音等,甚至會出現平白無故地罵人。

抽動症長大會好嗎?

一些父母認為抽動障礙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好轉,並採取這種被動的方法。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當孩子長大後,他們將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當他們遇到學習壓力,工作不滿意,生活中的困境等時,抽動症會再次爆發。尤其是在重要的社交場合,精神壓力過大也會給個人的社交和心理成長帶來巨大障礙。因此,對抽動障礙的早期幹預效果會更好,父母也不應掉以輕心。

兒童抽動症可以治癒嗎?

兒童抽動症是可以治療的,預後良好,但是由於兒童抽動症屬於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的一種,需要長期堅持治療。要選擇專業的醫院和正確的治療方法,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早日康復。

家長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安排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一般每天控制在半小時左右,最長時間不超過40分鐘。

2.規律性作息時間: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睡眠充足。

3.合理飲食:合理飲食,不挑食,並保證充足的營養。

4.心理疏導:不要責怪孩子,不要讓他感到緊張,逐漸變得自卑,那麼不自主動作就會越頻繁。要幫助孩子排除緊張和恐懼。無論他的動作是否使人生氣,不要對他生氣,更不要讓別的孩子模仿他、取笑他。還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有興趣的遊戲和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相關焦點

  • 秋季抽動症高發期,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可能是患了抽動症!
    頻繁的非自願抽搐會導致慢慢脫離群體,被同學和朋友模仿和嘲笑,嚴重損害自尊心,心理問題,影響兒童的成長。同時,孩子們從暑假期間的悠閒生活轉變為放學後的緊張規律。在第一個月之後,在學習壓力和環境變化的雙重刺激下,抽動症狀更可能出現。抽動症對孩子的影響超出您的想像。據統計,抽動症患兒規範化就診率極低,或被退學,或影響課堂紀律才來就醫。
  • 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可能是患了抽動症 小心被誤診
    點擊查看 抽動症又名抽動症候群、短暫性抽動障礙等,是發生在兒童期的一種肌肉抽動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多見於學齡前及學齡早期的兒童,男孩明顯多於女孩,男女之比為3∶1~4∶1。
  • 孩子頻繁清嗓子,可能是抽動症?
    生活中很多孩子頻繁地出現眨眼、搖頭、聳肩、清嗓子等動作,往往家長們並不是太在意,以為是孩子故意搗鬼或是模仿,其實這很可能是兒童抽動症的症狀。抽動症是兒童常見的心理行為疾病、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音性抽動,像頻繁眨眼睛、臉部肌肉抽動、扭脖子……這些都屬於運動性抽動,而清嗓子、說話停頓、結巴……這些就屬於發音性抽動。由於發生性抽動多表現為咽喉症狀,所以不僅是家長,有時在門診也常被誤診為過敏性咳嗽、慢性咽炎。
  • 孩子頻繁眨眼做鬼臉?家長要小心孩子得了抽動症!
    秋季來臨,天乾物燥。空氣中的粉塵難免增多,從而引起孩子嬌嫩的身軀不適。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秋季同時也是各種兒童發育疾病的高發期,抽動症就是其中的一種,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病,它的危害會隨著時間逐漸嚴重醫學臨床驗證表明:頻繁眨眼的表現是抽動症的早期表現,抽動症狀通常從面部開始,逐漸發展到頭、頸、肩部肌肉,而後波及軀幹及上、下肢,由於無法控制抽動行為、注意力難以集中,學齡期患兒普遍存在學習困難。不分場合的抽動甚至汙言穢語等怪異行為導致患兒無法與同齡兒童正常交往,出現社交障礙。
  • 兒童嘴角抽動眨眼要當心 醫生:可能患上抽動症
    19:21:06 /a/20190805/1d83808341894c91b6b100b7b6d31ef0.shtml   如果孩子經常衝你眨眼
  • 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抽動症的信號!
    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經常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聳肩、扭頭,噘嘴,擠眉弄眼,清嗓子、發聲甚至說髒話罵人等。 有人說他們是壞習慣,有人說他們沒禮貌,甚至有人說他們是異類......孩子這些怪異的表現,能讓家長瞬間崩潰,孩子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有這些奇怪的動作?
  • 孩子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警惕是抽動症找上門!-重慶小米熊
    國內超百萬人患「抽動症」有人1分鐘扭頸62次小兒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妥瑞氏症(Tourette症候群)。可能有多種症狀:1 、聲語抽動類似於清喉嚨、擤鼻涕的聲音發出像豬的咕嚕聲、狗叫聲或是無意義的聲音
  • 眨眼聳肩清嗓子,當心抽動症來敲門
    就是一個平常的清嗓子、咳嗽,怎麼會與抽動症關聯起來呢?其實小兒抽動症臨床上較為多見,男孩多於女孩,學齡期兒童較多。臨床表現為頭面、肢體等部位不自主抽動,比如眨眼睛、吸鼻子、搖頭、聳肩、嘴角抽動、頻繁清嗓子等等,動作快速重複單一,而且持續很久不能緩解。
  • 孩子頻繁清嗓子,可能是抽動症?它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相信很多家長對抽動症的概念不深,昨天,門診接診了一位小朋友,孩子的媽媽說,之前總是發現孩子有很多壞習慣,孩子常常努嘴、沒有感冒的情況下頻繁的清嗓子。起初孩子的媽媽還總是責罵孩子,直到有一次媽媽斥責孩子時,忽然發現,好像孩子每次出現這種症狀,嚴禁都會抽動一下,寶媽才感覺事態嚴重,帶孩子做了檢查後,得知孩子患有抽動症,後悔不已。那麼,究竟什麼是抽動症呢?
  • 【抽動症】發現自家孩子頻繁眨眼,我們該怎麼辦?
    >那就應該慎重考慮一下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抽動症,這是導致兒童頻繁眨眼佔比最多的原因。 頻繁眨眼的兒童80%可能是由抽動症導致的。習慣性抽動是一種不自主的抽動,如眨眼、擤鼻等,以頭面部最為常見,常伴有輕重不等的行為問題,如強迫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它可由精神壓力,疲勞或煩躁引起,男孩的發生率較女孩高約3倍。
  • 重慶抽動症的治療:孩子頻繁眨眼、皺鼻子、咧嘴是怎麼回事?
    孩子五官抽搐,擠眉弄眼,成為「表情帝」; 孩子無心學習,焦躁不安,每天渾渾噩噩;孩子飽受同學的排擠和嘲笑,越來越孤僻;別讓這些無法控制的怪動作,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健康的成長!
  • 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可能是疾病早期信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吳力群)孩子反覆出現眨眼、清嗓子,是家長經常遇到的問題。若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家長就應該重視這「小毛病」了,這可能是許多疾病的早期信號。
  • 寶寶不自主的抽動,是小兒抽動症嗎?如何避免孩子患上抽動症?
    最近有收到一位家長的私信說孩子經常有眨眼睛、撅嘴巴、清嗓子、聳肩膀等小動作,各種小動作交替出現。家長和老師說過很多遍孩子還是改不了,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剛開始被誤診為結膜炎、咽炎、多動症等,後來來回反覆好幾個月也沒見有好轉。其實孩子是患了抽動症。
  • 做鬼臉、頻繁眨眼、發出怪聲……警惕抽動症給孩子「搗蛋」
    清嗓子、頻繁眨眼、聳肩、異常發聲、做鬼臉……這群孩子在開學第二天就被老師「請家長」,說是擾亂了課堂紀律,太不聽話。可事實真是如此?「平常在家裡,這孩子就總是發出怪聲,還動不動做鬼臉、眨眼,本以為上學就好了,沒想到,上學第二天我就被老師留下談話了。」門診室裡,一位媽媽向兒科主任王曉燕訴說著,臉上滿是不開心。王曉燕說,這位家長是聽了鄰居的建議,想看看孩子是否有多動症才來就診的,可一番診斷之後發現,這個孩子是得了「抽動症」。「現在得抽動症的孩子很多,經常會在門診接收到這樣的患兒。」
  • 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兒童抽動症?
    原標題: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兒童抽動症?   眨眼是一種生理需要。正常人平均每分鐘眨眼15次至20次,但是有一些孩子眨眼的頻次卻遠高於這個數值。對於孩子頻頻眨眼的動作,有的家長認為只是壞習慣,因此勸不住時還會斥責孩子。也有部分家長非常擔心這一情況,不知道怎樣去控制。
  •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嘴角抽動、發怪聲,家長一定要注意!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醫生,我家孩子最近老是眨眼、搖頭、清嗓子,家裡人都跟著難受,說了他也沒用,這到底是怎麼了?」 在門診室,經常有家長焦急地詢問。
  • 孩子眨眼、咧嘴等怪異行為 竟是「抽動症」
    2019年2月25日,父母帶著小霏又來到西安中童兒童康復醫院就診,生長與發育科主任劉軍生接診,經過一系列問診、檢查、綜合評估,小霏被確診為抽動症。對此,小霏媽媽表示:「我還以為是眼睛問題,沒想到孩子的怪異行為是抽動症引起的。」
  • 20個孩子裡就有1個患抽動症 專家告訴您具體表現參照
    萬幸的是發現及時,醫生表示:龍龍症狀較輕,僅集中在面部抽動,經過系統幹預後,可以實現抽動症症狀減輕或消失。 那到底什麼是抽動症?自己家孩子是不是抽動症呢? 兒童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多發於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該病多見於學齡前及學齡早期兒童,發病率5%-10%,也就是說每二十個孩子裡就有一個是抽動症孩子。
  • 小心孩子患上這種病
    之後,寧寧經常清嗓子,還總眨眼、聳肩。起初,寧寧的父母以為孩子是患了咽炎,但經醫生檢查並沒有咽炎。後來,寧寧清嗓子的次數逐漸增多,無論說話、寫作業,還是看電腦,都會「清」上幾嗓子。父母起初低聲提醒,效果不佳,後來大聲訓斥,不但沒有制止,反而更嚴重了。
  • 眨眼、撅嘴、清嗓子、聳肩孩子小小表情包,卻是大大的危險信號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孩子有下面這幾種情況中的一種:不停眨眼睛、一直清嗓子、不斷聳肩、頻繁甩頭、老愛擠眉弄眼......你是不是會要呵斥他,讓他控制好自己不要眨、不要咳、不要調皮?但其實這些有點怪異的小動作,如果一直持續,無論怎麼制止都無法停止或者反而加重的話,就請立刻停止責備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