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通過招聘網站找工作 被假公司騙12萬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原標題:求職者通過智聯招聘找工作 被無營業執照公司騙走12萬

  張女士通過智聯招聘找工作,卻遭遇騙局。圖為智聯招聘網站上關於該公司的招聘介紹。

  本想通過網站找份工作掙錢,不料工作沒找成反而還被騙了錢。日前,張女士通過智聯招聘找工作卻被一家根本不存在的公司騙了12萬餘元。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若企業未取得營業執照,智聯銷售稱也可通過交納費用開通帳戶。但對此,智聯招聘表示,張女士的遭遇屬特殊時期的特殊事件,銷售人員的表述也屬個人行為,智聯目前已不允許任何資質不全的企業上線發布信息。除智聯外,記者也發現網聘平臺對於企業認證的把控參差不齊,存在很大隱患。

  案例:智聯找工作被騙12萬

  「本想著新年有個新開始,趁著過年換份工作,沒料到最終被騙了12萬,這年也沒過好。」市民張女士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去年年底,她看到智聯招聘網站上有一家名為「北京明發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單位正在招聘文案策劃,見單位待遇優厚還包吃包住,自己又符合求職要求,張女士便投放了簡歷。「在智聯網頁上會有一個反饋率,這家公司當時被標註的反饋率是100%,我心想處理這麼及時,再加上得知智聯對企業認證一直把控嚴格,覺得挺靠譜。」

  投簡歷不久後,張女士就接到了面試通知。據張女士回憶,去年12月23日,她來到大興區明發雅苑小區報到,此後「工作人員」帶張女士多次進出影視拍攝基地,張女士見進出基地無人阻撓,便漸漸放下戒心,加之求職心切,此後便接連被以「換宿舍」、「買煙託關係」、「保轉正」等說辭,共向5人以消費、轉帳及現金支付的形式支出共計120682元。

  直至今年2月份,張女士才發現「北京明發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原地址已人去樓空,之前與之有過聯繫的「工作人員」也徹底失聯。更令張女士沒想到的是,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上,竟查不到關於該公司任何註冊信息。目前,張女士已向警方報案,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也以刑事詐騙案立案偵查。

  調查:把錢交齊便可發布職位

  既然公司壓根就沒有營業執照,那究竟是怎樣通過智聯審核的呢?

  近日,北京晨報記者以企業用戶身份在智聯招聘網站上註冊了一個帳號,發現在進入第二步資質審核環節卡了殼,在該步驟中,企業除了要填寫公司相關信息外,還需上傳營業執照。不過就在記者退出網頁後不久,便收到了來自智聯招聘的多個電話。來電者自稱智聯招聘的人力資源顧問,當記者表示目前公司並未辦下營業執照,詢問是否可以通過智聯發布招聘信息時,對方表示若已在工商部門處拿到《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下稱《預先核准》)即可。

  據一王姓顧問介紹,在企業只拿到《預先核准》的情況下,企業需提前交清服務費用。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智聯是否有規定具體期限補齊營業執照時,對方稱「拿到執照記得回傳給我們就成。」隨後,記者再次表示急於招人,《預先核准》辦理也需時間,王顧問表示可為記者「做一個擔保」,「拿不到《預先核准》也沒有問題,到時候補上就行」。記者追問「到時候」是指多久,王顧問稱時間為兩個月,若期限內企業還未補交《預先核准》,則將會被智聯封號。

  記者在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上看到,關於名稱預先核准,只意味著申請的企業名稱沒有與其他經營單位重名,但名稱核准通知書不意味著企業已經成立,也並不代表任何企業通過資質審查。且《預先核准》有效期為6個月,有效期滿,已核准的名稱自動失效。

  回應:目前已經堵住漏洞

  對此,智聯招聘相關負責人表示,張女士的遭遇與去年年底的一個特殊時期有關。

  「它之所以能通過我們的審核,是由於當時智聯希望響應人社部和發改委的號召,鼓勵小微企業發展,所以去年我們曾經開過一個窗口期,在這期間短暫放開了企業發布職位的條件,也就是說當時只要企業拿到工商局頒發的《預先核准》,經過我們內部的幾層審核,確認企業確實在籌備、在招人,就可先行發布職位,但需儘快補齊營業執照。」

  不過,這位負責人也坦承,該渠道開通不久後,智聯便收到了來自求職者的投訴,所以這個窗口期只開通了十天。「後來我們要求從這個方式通過智聯審核的企業拿出營業執照,並對無法提供證件的企業下線處理。張女士遭遇到的這家公司,也正位列其中。我們已經想辦法及時補全漏洞,不想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但針對目前記者反映的智聯銷售人員提出仍可根據《預先核准》開通企業帳號發布職位一事,負責人表示,該情況為員工的個人行為,智聯並不認同,且若確實開通了帳號,手續不全的企業仍然無法真正招到人,「企業可以提前填寫職位信息,但是我們不會上線這個職位,求職者也是搜不到的。現在智聯所有上線的職位發布者,一定是手續齊全的。」

  現狀:審核把關參差存隱患

  除智聯招聘之外,北京晨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線上招聘網站對於企業資質的認證把關參差不齊。

  記者登錄58同城,以及隸屬於58旗下的趕集網及中華英才網時發現,只需提供手機號進行驗證,便可在平臺上發布招聘信息,對於已經通過認證的企業,網站會在公司名稱右側添加認證標記。據58同城客服人員解釋,未驗證的企業用戶除非交納費用,否則就算發布職位信息成功,該信息也不會做上架處理,求職者並不會發現該招聘內容。同時,發布者可以選擇通過營業執照或是芝麻信用來取得認證資格。

  記者在使用前程無憂、拉勾網進行企業註冊認證時也發現,兩個網站均需企業提供營業執照進行認證,但經記者撥打客服電話詢問,兩家平臺均表示若營業執照正在辦理,可通過提供《預先核准》完成驗證。

  其中,前程無憂工作人員也表示,提供《預先核准》後,「營業執照辦下來記得上傳就可以」,並表示並無時限要求。而在登錄拉勾網頁版時,記者看到,雖拉勾網要求企業在註冊帳號時需輸入公司內部郵箱,以公共郵箱註冊並不能開通招聘服務,但記者也發現,若使用拉勾手機端註冊信息,則可規避需企業郵箱註冊的問題,且可跳過資質認證環節,拉勾客服人員表示若無資質認證,但提交了《預先核准》,企業也可以免費試用。且試用期間發布的信息求職者完全可以看得到。

  律師說法

  正規公司入職不會先交費

  對此,北京嘉翰律師事務所的朱霞律師認為,網聘平臺銷售人員「誇下海口」承諾可以先付錢後審核與利益驅使有關。「這就有點像前陣子曝光的外賣平臺對餐館審核不嚴格的情況一樣,可能作為平臺銷售,有時候會考慮到先收服務費,或者追求一個數量,就放鬆了對企業的核查。但其實出於負責的態度,銷售人員都應該告知企業補全證件的時間期限。」朱霞律師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由於網聘平臺對員工管理不當,員工一味追求銷售業績造成的。

  朱律師提醒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應時刻提高警惕,「在正規公司入職,都不應該是直接交費。一部分求職者可能是初入社會還年輕,對這方面意識還很薄弱。除了平臺、工商的監管,求職者也應當保持清醒,發現蹊蹺多詢問查看,以避免求職過程中被不法分子鑽了空子,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來源:北京晨報

相關焦點

  • 上海找工作上哪個網站好?求職者的福音看這裡
    上海找工作上哪個網站好?職位必須真實靠譜首先,一定要找到正規的招聘網站或APP。現在網上的招聘魚龍混雜,投遞簡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甄別,謹防詐騙。51多多APP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是前程無憂旗下遍布全國城市的服務業名企招聘平臺。網站上所有的職位均真實靠譜 ,100%人工審核公司資質,而且是企業直招,杜絕虛假招聘和黑中介,為城市服務業者打造一個真實靠譜的求職平臺。
  • 招聘網站中,月薪8K-1萬的工作,是真的嗎?精明人,從這4點分析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原因:第一,打著招聘的名義,實際上騙方案有不少HR掛在招聘網站上的崗位JD工資非常高,吸引力一堆求職者,HR邀請裡面不錯的求職者去面試,部門負責人過來面試,求職者分享自己的項目經驗,結束後還讓求職者交一份作業,考察求職者的實際水平
  • 收藏 | 在法國上哪些網站找工作?
    於是,法語人駐法小編之一Matthis總結了在法國找工作和實習的各類網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喝喝咖啡,聊聊天,說說八卦心情不好,自己給自己個pause,抽根煙朝九晚五,按點上下班,毫無壓力陽光沙灘假,高山滑雪假,說走就走以上可能是我們眼中法國人的工作狀況。的確,輕鬆的工作環境和豐厚的福利制度,讓大家對去法國工作嚮往不已。
  • 招聘網站低價「批發」求職簡歷 求職者信息洩露
    有些大公司會要求求職者把簡歷發送到公司人事部門,但為了增加命中率,更多的學生選擇到招聘網站去投簡歷。「就業形勢這麼嚴峻,求職的學生只能被人挑,我們恨不得簡歷漫天撒,讓用人單位多看兩眼。」王芳說。  一些招聘網站上的簡歷模版要求應聘者不僅填寫個人電話,還要寫清楚家庭電話,家庭成員,甚至婚姻狀況等。
  • 網絡「假招聘」對社會和畢業生的危害,包括58同城招聘、boss直聘
    假招聘,是指一部分公司企業在招聘網站和招聘APP上,常年發布招聘崗位,讓投遞簡歷的人參加面試,面試卻只走過場,走形式,招聘卻不聘用的行為。這種現象在招聘高峰期、大學生畢業期大量出現。企業公司「假招聘」的目的:公司利用招聘網站APP做廣告宣傳;有些新成立的公司借網絡招聘向群眾和同行宣傳推介自己公司,想出名;APP軟體聚集大量同行經營者,是廣告公關的理想平臺。惡意收集、利用求職人員的簡歷;招聘網站APP為了吸引求職者,給網站APP帶來熱度,就需要有好單位好崗位,於是便邀請一些好公司入駐捧場。
  • 在馬鞍山找工作,哪家招聘網站靠譜?哪家招聘信息更真實?
    招聘網站千千萬,靠譜就業還是很困難。一邊招聘網站平臺在埋怨求職者找工作沒有定性、招聘企業招聘時不公開透明,另一邊求職者在網站找工作時抱怨招聘信息重複、信息太過虛假。還是招聘企業的原因嗎?都不是!因為企業和求職者最後還是會走到一起,他們總結原因時,只好「抓大放小」「求同存異」,那就是招聘網站平臺不靠譜的原因!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形形色色的招聘網站平臺,在小馬生活工作的我們,如果找工作的話,哪家招聘網站更靠譜?哪家招聘信息更真實?哪家給予我們求職者幫助更大呢?
  • 玩轉招聘網站,讓找工作更有效率!
    不管誰先主動,找工作都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們不必用求職者這個詞,用應聘者更合適一些!人無貴賤,用自己的勞動成果來換取報酬,而且通常員工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大於報酬,所以沒必要把自己放在「求職」的位置上;員工做好本職工作,公司業績卻不好,是領導層的決策失誤,絕不是因為前臺小姑娘不會修印表機,更不是因為員工加班太少!正是所謂的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 你說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給你一百個招聘網站夠不夠?
    Job Bank這應該是加拿大最具權威性的招聘網站了。Job Bank是政府在運營的,所以它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上面有很多工作和篩選方式,而且跟好幾個不同的求職網是直接相連的。也就是說這個網站提供的工作種類相當豐富,從零售店員到公司CEO,當然也有中間的很多崗位。
  • 近期找工作的注意了,這些「工作」不靠譜!
    假的!小楊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8月底的一天,她在手機上瀏覽某招聘平臺的招工信息,發現了一條招聘「線上文員」的信息,小楊便在平臺上與對方進行聯繫。聯繫過程中,對方稱公司正在招聘「APP軟體測試員」,「不用到公司上班」、「在家就可以得到每天300元的工資」。
  • 這家公司讓求職者複印資料1年竟盈利60萬?1招教你避開騙子公司!
    進行招聘詐騙最集中的時候今天為寬粉們分享一則真實事件來規避這種騙子公司!真實事件原委:小偉從上家公司離職後,好幾個月沒有找到工作,某天在瀏覽招聘網站的時候,看到本市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正在招聘行政人員,工資很高,寫著7000元以上,而且對崗位沒什麼要求,小偉覺得是個機會就投遞了簡歷。
  • 找工作的同學們注意啦,這些「工作」不靠譜!
    聯繫過程中,對方稱公司正在招聘「APP軟體測試員」,「不用到公司上班」、「在家就可以得到每天300元的工資」。看到這裡,小楊考慮到自己工作還沒有著落,就有點心動了,便關注了微信並和「客服」取得了聯繫。瞧瞧這花言巧語把求職者騙得團團轉也許你也發現了這次騙子的手段和以前的套路有點不同了在以往的招工老騙局都是這樣的騙子利用畢業生、求職者急於找工作的心理
  • 哪個招聘網站比較靠譜?求職者的首選平臺
    一提到找工作,可能許多人都頭痛不已,不知道哪個招聘網站比較靠譜。確實,現在應聘工作的網站品類豐富,大家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犯難,不知道要如何去挑選。找工作網站是否靠譜——首先看資質招聘網站五花八門,招聘信息也漫天亂飛,求職者的市場正在被一些虛假信息持續騷擾。
  • 在招聘平臺找工作,得有多大膽量?
    在招聘平臺找工作,得有多大膽量?  「低學歷也能拿高薪」「兩年買車、五年買房就找我」……據4月16日新華社報導,在一些網絡招聘網站,類似這樣頗具誘惑力的招聘信息比比皆是。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平臺對招聘方的資格審查形同虛設,招聘者的簡歷可能被投往「黑中介」、傳銷機構甚至是詐騙公司。
  • 上海找工作在哪裡找?好的招聘網站效率高
    很多想去上海發展的人因為擔心短時間內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而猶豫不決。上海找工作在哪裡找,上海那麼大,16個區,工作機會其實非常多,想找一份工作並不困難,重要的是怎樣找工作效率更高?上海找工作在哪裡找比較快速
  • 在線招聘網站ZipRecruiter A輪融資6300萬美元
    在線招聘網站 ZipRecruiter 昨日宣布完成 A 輪 6300 萬美元融資,由 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 (IVP) 領投,Basepoint Ventures 與 Industry Ventures 跟投。
  • 節後找工作這8大招聘騙局要注意!
    2017年12月11日,專案組迅速出擊,成功打掉以段某某、周某、賈某某、段某為首的詐騙團夥,依法刑事拘留24人。截至目前,核實被騙事主43人,涉案金額21萬餘元。警方提示:找工作一定小心這些陷阱!根據往年經驗,警方總結髮布了8大招聘騙局,提醒找工作者一定要小心陷阱。1、演雙簧詐騙騙局:一些勞務中介會與騙子公司合夥詐騙,即先由中介單位以推薦工作為名收取費用,後由騙子公司假裝招聘再收取費用,最後編造各種理由拒絕應聘者上崗或中途辭退。
  • 只在招聘網站找工作?這些渠道也要注意,不要錯過機會
    我之前查過目前市場上的8大招聘網站和APP,如果沒有在全網鋪開,我建議每個求職者在選擇時都要注意每個網站的不同特點,儘量做到準確,詳情請參考:選擇合適的招聘渠道,一步到位offer,查看8大招聘網站和APP通過主流招聘網站找工作是大多數人的首選,也應該是首選。除此之外,我相信也有一些非常勤奮的合作夥伴不願意放棄每一個可能的機會。
  • 招聘網站信息洩露嚴重 人社部出臺《規定》維護求職者權益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5日訊(勾春然)近日,關於招聘網站信息洩露的新聞頻頻曝出。有求職者表示,在網站上上傳自己的信息後,時常會接到不明身份的電話,被「刷單、貸款、賣車、賣房、賣課」等電話騷擾,不勝其煩。根據媒體公開報導,有用戶在瀏覽智聯招聘網站時,發現一家位於廣州的公司正在以3-4萬元的月薪招聘客房服務員。
  • 兩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求職者簡歷分別獲刑
    該案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達16萬餘份。鄭某及智聯招聘員工等5人分別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至4年九個月不等的刑罰,並處罰金5萬至30萬元。根據法院認定的事實,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被告人黃某通過猜配密碼的方式非法獲取北京網聘諮詢有限公司運營的「智聯招聘」企業客戶帳號,盜竊公民個人信息(求職者簡歷)並出售給被告人解某,獲取違法所得人民幣330630元。被告人解某將從被告人黃某處非法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求職者簡歷)加價轉賣給被告人鄭某,獲取違法所得人民幣272 127.5元。
  • 房山女子58同城發布假招聘騙體檢回扣獲刑7個月
    檢方指控 女子夥同他人通過假招聘騙體檢回扣31歲的張某高中文化,案發前無業。檢方指控,2015年4月至8月期間,張某在北京房山區夥同他人在58同城等網站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將應聘人員騙至房山區長陽鎮景江物流園內並要求他們去北京華亞醫院進行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