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常給寶寶按摩身體的這幾個部位,能使寶寶健康成長少生病

2020-12-22 阿福麻麻

小寶寶軟軟糯糯,像個小糯米糰子,媽媽們抱著捨不得撒手,讓孩子健康成長是所有媽媽的心願。除了給寶寶補充多種營養,讓寶寶吃好穿好睡好之外,還有一種小方法,可以讓寶寶聰明又健康,少生病,開開心心的茁壯成長。

身體接觸是增進嬰兒和父母之間親密關係,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實驗統計結果證明,嬰兒十分喜歡來自父母的撫摸,父母的撫摸和按摩可以讓寶寶在幸福愉悅的過程中,健康成長,增加免疫力,調理腸胃。

按摩前的準備:

1.按摩要在寶寶進食後約半個小時候進行,且按摩後的半個小時內儘量不要進食。

2.搓搓手,手要溫熱,塗好護手霜乳液之類的

3.按摩前讓寶寶先放鬆,在愉悅的過程中進行,比如洗澡後,穿衣中,或者睡覺前。

4.手法從輕到重,從局部開始,讓寶寶慢慢適應。

按摩哪些部位對寶寶最有好處呢?

1.背部。背部是按摩是最容易觸摸的部位,有很多穴位,雙手從背部兩邊反覆上下輕輕揉搓,五分鐘左右即可。背部的脊柱也很重要,用手指輕輕捏起脊柱皮膚,同時自下向上捻動。捏脊是進行保健的重要手法之一,操作得當可以強身健體,配個其他穴位的按摩對寶寶的慢性疾病都有良效。

2.腹部。寶寶經常拉肚子或消化不良,都不可以通過按摩腹部得到緩解,用手掌接觸腹部,輕輕以畫圓,力度控制到只摩動皮膚,操作五分鐘左右即可。如果寶寶是消化不良、便秘的症狀,按摩時順時針方向移動。如果寶寶是拉肚子,按摩時逆時針移動。

3.腳丫。小腳丫上有很多穴位,給寶寶做「足療」很重要。手心覆蓋腳心,每隻腳各上下揉搓30下,最後按摩腳心的湧泉穴,可以預防寶寶消化不良、健忘等。

這樣按摩有些好處呢?

1.緩解情緒。按摩時輕柔的力度會讓寶寶覺得很舒服,還可以促進寶寶情商的發展,寶寶按摩應該從出生開始,越早進行越聰明,抵抗力越好。

2.幫助消化。按摩腹部可以幫助腸胃的蠕動,排出脹氣,有效緩解消化不良。

3.提高免疫力。捏脊時不但可以緩解寶寶嘔吐、腹痛、腹瀉、便秘等症狀,最重要是可以疏通氣血,提高免疫力。

4.增進感情。讓寶寶感受濃鬱的母愛,能增加寶寶的自信心,增加溝通很重要,對寶寶的智力提升很有用。

5.舒緩疼痛。寶寶腹痛或其他不適時,媽媽輕輕的按摩腹部、背部,可以緩解寶寶的不適,如按摩胸部可以順氣。

相關焦點

  • 平時多按摩寶寶身體的這幾個地方,會讓寶寶更加健康哦
    ,多了婷婷擔心這對寶寶身體成長不太好,那按摩寶寶身體的哪幾個部位對寶寶身體健康更加有益呢?1.輕觸寶寶肌膚剛出生的寶寶身體的各項機能還沒發育健全,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輕輕觸摸寶寶的肌膚,這樣能夠刺激寶寶的大腦反應能力,促進寶寶更加快速健康成長,但是媽媽也不能觸摸的太頻繁哦,這樣會打擾到寶寶休息的。
  • 秋冬換季容易生病,經常按摩這幾個部位,增強寶寶身體免疫力
    特別是對那些剛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更是容易生病。雖然很多寶寶容易生病,但是也有很多寶寶卻安然無恙。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跟寶寶自身的免疫力有關,免疫力是保護人體的防禦機制,可以幫助消除外來的病毒、細菌等入侵。免疫力比較強的寶寶那麼就比較不會生病,而免疫力比較弱的寶寶就很容易會生病了。
  • 常給孩子按摩這兩個部位,孩子健康少生病
    想讓寶寶身體健康是家長們最大的心願,除了營養均衡、多做運動等方法外,睡前給孩子做15分鐘的按摩,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免疫力,讓孩子健康少生病,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哦!用手掌逆時針和順時針交替按摩,每次3~5分鐘為宜,手法要輕柔,不可太過用力。
  • 為什麼有的寶寶生病少,有的寶寶常生病?原因有4方面,別不懂
    家裡有了寶寶後,父母們變得忙碌起來,經常為了寶寶生病而煩惱,明明保護得很好,可還是中招,這讓不少父母很無奈,但有些父母卻比較輕鬆,寶寶很少生病,所以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有的寶寶生病少,有的寶寶常生病?
  • 媽媽每天多花5分鐘,幫助寶寶按摩這2個部位,寶寶更聰慧
    寶寶的智商一部分來源於先天性的基因遺傳,另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後天人為因素的影響,媽媽們能想到的就是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在媽媽的肚子裡,通常媽媽會吃一些健腦的食物,讓寶寶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樣使寶寶的大腦更聰明,相信許多媽媽在孕期中吃過好多的核桃吧,但是除了孕期中的食物攝取以外,還有的就是媽媽可以通過按摩寶寶身體的部位
  • 孩子6月齡是免疫力的分水嶺,這5點需要牢記,寶寶健康少生病
    這就是寶寶在6月大以前不容易生病的原因。隨著寶寶的長大,約6個月大左右,這個媽媽給的抗體會日漸衰弱,而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卻尚未發育成熟,結果就造成了此時的免疫力異常低下,一點小風小寒就容易生病。所以,媽媽此時要注意給寶寶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 媽媽懷孕期間,這幾個部位出現疼痛感,說明寶寶很健康
    其實,英子的這種情況屬於孕期反應,是由於孕激素的影響,造成的身體各種不適。孕期反應的症狀一般表現為:嘔吐、頭暈、失眠、便秘、身材變胖等,當然,還伴隨著身體的各種疼痛。不過,說到疼痛,也不一定就是絕對的壞事,有些地方的疼痛恰恰說明了寶寶發育得很健康! 一、胸、腹部的疼痛。
  • 多按摩寶寶這幾個地方,可以刺激寶寶大腦發育,收穫聰明的小不點
    寶爸寶媽們為了收穫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對於寶寶的成長教育往往都是從小抓起,有些父母甚至從寶寶還是胚胎時就給寶寶做胎教,想要儘可能多的開發寶寶各方面的能力。雖然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過程和方法卻不一定真的能起到作用,不合理的「揠苗助長」有時候反而不利於寶寶的身心發展。
  • 冬天孩子容易生病,保護好孩子3個怕冷部位,寶寶身體更健康
    寒冷的冬天,室內外的溫度相差太大,孩子身體抵抗力差,一不小心就會生病,這也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年紀小的寶寶,似乎故意和家長作對一樣,只要父母不注意,就要惹出一點事情來,需要耗費家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新生兒這2個部位越摸越聰明,但這3個部位要少碰,媽媽要當心
    導讀:新生兒這2個部位越摸越聰明,但這3個部位要少碰,媽媽要當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這2個部位越摸越聰明,但這3個部位要少碰,媽媽要當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2歲前,這3個部位別亂摸,尤其第1個可能會讓他變「笨」
    嬰幼兒時期寶寶大腦發育很快,如果媽媽想讓寶寶將來更聰明,可一定得注重後天的大腦開發。因為寶寶的身體各項機能以及神經系統都在發育中,媽媽可以多讓他接觸一些新事物,這樣能更好刺激他身體各方面的發育。除了給寶寶選一些益智類的玩具之外,也可以經常按摩他身體這2個部位,相信會讓他越來越聰明,但同時還有這3個部位,媽媽要儘量少碰,可能會對他身體造成傷害,別大意。媽媽常碰的2個部位小手在寶寶出生後3個月,他們就開始有用手抓握東西的動作,這能幫他們更好的認知新事物。
  •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媽媽要知道
    每輪降溫,隨之而來的都是媽媽們對小寶寶保暖問題的擔心。小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鬧,但是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熱了,ta可是完全說不出來呀!那怎麼辦?就只能憑感覺了唄!也就是那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其實,洋蔥穿衣法和基本溫度疊加穿衣法,媽媽們都熟記於心,但卻經常忽略一些小細節,比如小寶寶身上有4個部位是非常怕冷的,一定要注意保暖!
  • 常做五件事能有效提高寶寶身體健康指數,減少患病機率,媽媽必做
    文/萌娃保衛戰(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有了寶寶以後,父母要非常用心地去照顧寶寶,因為一個不用心,寶寶的身體健康指數就會降低,三天兩頭地生病。懂得提高寶寶身體健康指數父母,往往才能在帶娃的時候,省心又省力。
  • 媽媽再愛乾淨,寶寶這幾個部位也不要經常清洗,很容易生病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媽媽們也開始重視寶寶的衛生。為了讓自己寶寶健康成長,看起來乾乾淨淨,媽媽總是經常性給寶寶剪剪指甲,洗洗澡,讓寶寶遠離細菌的侵害,讓他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過,媽媽們可能不知道,過度的清潔並不是什麼好事哦,經常清潔孩子的以下部位,很容易讓寶寶生病。
  • 寶寶少生病,媽媽少操心: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方法看這裡
    為了推廣、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全世界公眾對保健領域的認識,繼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世界衛生大會設立每年的10月13日為「世界保健日」。寶寶各系統發育不完善抵抗力差,容易生病那麼怎麼樣才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讓他們少生病呢?
  • 助力寶寶健康成長,經驗媽媽實用小妙招分享,新手媽媽記得收藏
    寶寶的健康問題時刻牽動著媽媽的心,年齡越小的寶寶抵抗力越弱,不管是簡單的一口食物,還是小小的一件衣服,每一個生活細節都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因此,這個時候最需要我們家長細心照料。 寶寶的抵抗力要從小開始打基礎,馬虎不得,如果寶寶小時候容易生病,以後的生病機率會更高。
  • 六個月寶寶愛生病?多和免疫力有關,寶媽做好四件事,寶寶少生病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的每個時期都非常重要,其中有幾個重要時期可以影響孩子未來體質,寶媽一定要知道!六個月寶寶愛生病?多和免疫力有關小陳是一位職場媽媽,寶寶現在已經六個月大了,為了能儘快工作,小陳打算給寶寶斷母乳,可最近小陳發現寶寶的體質特別不好,特別容易生病,這讓小陳有些擔憂。
  • 寶寶身體的這些部位越髒越健康,媽媽「懶」一些寶寶會少受罪
    可是你知道嗎,寶寶身體的有些部位越髒寶寶越健康,如果你太勤快,給寶寶洗的太勤,寶寶很有可能要受罪了。一、肚臍寶寶的臍帶還沒有長好脫落的時候,看著非常髒,而且也非常醜,有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手癢了,非要給寶寶清洗乾淨,可是誰知道導致寶寶肚臍發炎化膿了,寶寶哭個不停。
  • 媽媽注意了:寶寶身體的這四個部位越髒越健康,別亂洗
    然後一看下面的評論,真是五花八門,有人說能洗,有人說不能洗,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搞得閨蜜都快要鬱悶了。不過幸好我們的另一個在醫院上班的閨蜜,她給我們倆普及了一下關於新生兒身體護理的新知識,我們知道了新生兒的這些部位不能洗,不然疾病就傍身了。一、肚臍寶寶的臍帶還沒脫落的時候,不要讓它沾水,否則很有可能會出現細菌感染,但是如果是剛脫落的,沾了水不利於傷口的恢復。
  • 6個月是寶寶免疫力分水嶺,媽媽做好這7點,寶寶少生病
    閨蜜小劉的兒子前幾天剛滿7個月,小劉覺得最近天氣不錯,想著給寶寶曬太陽補鈣。於是便帶著孩子去公園散步,期初寶寶沒有任何異常。但回家之後的當天夜裡,寶寶卻突然感冒發燒。這是兒子出生之後第一次生病,閨蜜有些疑惑,為何帶寶寶去外面曬太陽,反而會引起感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