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實習生 遊燕妮
溫氏祠堂原貌。 受訪者供圖
因祠堂一夜被拆,最近一個多月來,64歲的溫炳文都在奔走討說法。
今年7月11日凌晨,被新建商品房包圍的溫氏祠堂被拆。當日下午,村民才發現「祠堂沒了」,連夜拆掉祠堂的是惠州市鑫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洲公司」)。
溫炳文是廣東惠州市惠城區河南岸街道冰糖村人,是祠堂被拆事件的維權代表。惠城區官方人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證實,在祠堂被拆前,鑫洲公司沒有跟街道辦、村委會溝通此事,他們也是祠堂被拆後才得知情況。
溫氏祠堂被新建商品樓包圍。本文圖片(特別註明的除外) 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村民和開發商的矛盾點在補償款上。據溫炳文介紹,2009年,冰糖村1100多畝土地要被徵收,涉及溫氏、廖氏、黃氏等三間祠堂。之後,政府給三間祠堂的補償款均定價為230萬元,廖氏祠堂在230萬元補償款的基礎上,再獲另一家開發商(註:非鑫洲公司)530萬元補償款。據此,溫氏村民和黃氏村民認為,三間祠堂同等規模,應按廖氏祠堂的同等標準補償。經過多次溝通,鑫洲公司只願意再補償120萬元,後提高至250萬元,村民沒有接受。
澎湃新聞通過多種渠道嘗試聯繫鑫洲公司求證,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應。
河南岸街道辦工作人員回復澎湃新聞表示,事發後,當地街道辦介入,提醒雙方不要有過激行為,儘可能通過溝通等方式達成和解;7月底,警方對溫氏祠堂被拆一事立為刑事案件,目前正在調查中。
溫氏祠堂被拆,祠堂原址的附近,堆有從祠堂拆下來的磚塊、木頭等廢料。
祠堂一夜被拆
冰糖村位於惠州城區南部郊區,村內自建房林立。該村是移民村,1982年修建白盆珠水庫,1200餘村民被安置在此,其中溫氏人口100餘人。近年來,冰糖村周圍地塊迎來開發潮,新建了一批住宅樓項目。
溫炳文告訴澎湃新聞,2004年,冰糖村的100多名溫氏村民以及移民其他地方的800多溫氏族人一起在冰糖村建了溫氏祠堂,共花費30萬元。溫氏祠堂100多平方米,屬於一千多名溫氏族人共同所有。
溫氏族人安排人24小時守祠堂現場,防止開發商進一步施工,毀壞現場。
溫炳文記得,7月11日15時許,他被告知「祠堂沒了」,後了解到,當日凌晨開發商趁著夜色拆了祠堂。
溫炳文說,拆祠堂前,開發商沒有跟村民溝通,屬於「強拆」。惠城區官方人士證實,開發商未就此事跟當地街道辦、冰糖村委會溝通,他們均不知情。
澎湃新聞走訪發現,溫氏祠堂的地點距離冰糖村居民點約2公裡,其前後左右均蓋有商品樓,而就在祠堂邊,還有開發商打好的地樁。
據溫氏村民介紹,2009年,政府在徵收冰糖村1100餘畝土地時,留下三間祠堂未補償清場,分別為廖氏、溫氏和黃氏祠堂。之後,政府對三間祠堂的補償款定價均為230萬元。
2015年,廖氏祠堂完成拆遷,在獲得230萬元補償的基礎上,再獲開發商(註:非鑫洲公司,指另一家開發商)給的530萬元補償。
溫炳文表示,鑫洲公司所開發區域有溫氏、黃氏兩間祠堂,溫氏、黃氏村民認為,三間祠堂大致同等規模,應按廖氏祠堂的同等標準補償,鑫洲公司需再補償530萬元。2017-2019年,溫氏村民和鑫洲公司多次溝通,對方只願意再補償120萬元,後提高至250萬元,村民們沒有接受。因雙方未能達成一致,祠堂的拆遷工作一直停滯。
冰糖村自建房林立,其周圍新建了很多住宅項目。
開發商:村民漫天要價,阻礙拆遷七年
據天眼查查詢結果,鑫洲公司成立於2001年12月,註冊資本2.03億元,法定代表人、最大股東均為吳偉文,其持股比例為95%。
就溫氏村民、溫炳文的上述說法,澎湃新聞多次聯繫吳偉文,手機無人接聽,簡訊沒有回覆。之後,澎湃新聞與鑫洲公司一名管理人員取得聯繫,對方稱不了解具體情況,會把相關情況向公司領導反饋再答覆。截至發稿前,澎湃新聞未收到鑫洲公司的回應。
溫氏祠堂被拆一事在網絡引起關注後,鑫洲公司曾通過公司旗下微信公眾號發布一則聲明稱,溫氏祠堂的230萬元補償款於2017年支付到位,開發商還額外給予30萬元用於祠堂搬遷,但溫氏祠堂遲遲沒有拆遷,開發商反被勒索1000萬元。
針對祠堂被拆一事,開發商曾通過公司旗下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作為回應。
鑫洲公司稱,溫氏宗祠宗親的幾個會長漫天要價,阻礙村集體項目正常建設7年,損害了冰糖村各姓氏有分紅權益的失地村民收益分紅和開發商的生產、合法正當權益,致使村集體每年損失1000多萬租金收入。
對此,溫炳文回應稱,上述230萬補償款一直在當地國土部門的帳戶裡,溫氏村民至今沒有領取;有收到鑫洲公司30萬元搬遷費,曾提出過歸還,開發商稱先不用歸還;一直要求按廖氏祠堂同等待遇補償,溫氏祠堂被強拆後,村民提出過要求補償1000萬元,但雙方從未就此談過。
冰糖村委會工作人員稱,採訪需跟河南岸街道辦聯繫。河南岸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溫氏祠堂被拆後,街道辦立即介入,初步了解到的情況是,早年開發商和溫氏相關人員達成過一個意見,但之後雙方在細節存在分歧,沒有達成一致。
「發生這樣的結果,大家都不願看到。」該工作人員說,街道辦已安排一名副書記專門協調、處理此事,並提醒雙方不要有過激行為,儘量通過溝通等方式達成和解。
對於溫氏祠堂的土地徵收、拆遷補償等具體細節,該工作人員表示,需了解核實後再答覆。截至發稿前,澎湃新聞未收到河南岸街道辦的回覆。
警方已立案偵查
祠堂被拆後,溫氏村民走上了維權之路。據溫氏村民介紹,發現祠堂被拆後,他們立即報警,在外地的溫氏族人也紛紛趕到冰糖村,一同前去鑫洲公司討說法。
目前,在溫氏祠堂的旁邊,24小時留有看守的人。堅守祠堂的,除了有冰糖村的溫氏村民,還有外地趕來的溫氏族人,「主要是防止開發商繼續施工,毀壞現場,破壞香爐、祖先牌位等。」
溫炳文透露,祠堂被拆後,溫氏村民和鑫洲公司有過多次溝通,鑫洲公司仍只願意再補償250萬元。多次交涉無果,擔心事情得不到公正處理,溫氏村民向相關單位反映情況。
7月底,惠城區公安分局就此事刑事立案。《立案告知書》顯示,對於溫氏祠堂被故意毀壞財物案,惠城警方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河南岸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警方仍在調查中。
據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對故事毀壞財物罪的規定,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餘超向澎湃新聞表示,公安機關已經立案,說明公安機關經初步審查,認為本案存在故意毀壞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況的行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因此立案偵查。開發商老闆是否需擔刑責,要看具體偵查結果,看其是否參與其中。
就祠堂被拆一事,惠城警方已刑事立案。 受訪者供圖
8月16日晚,溫炳文向澎湃新聞表示,最近幾天,當地政府有關領導跟他們交流過,讓儘量坐下來談,但溫氏村民的訴求很簡單,要求嚴懲強拆祠堂的行為。
鑫洲公司在前述聲明中也表示,「其(註:指部分溫氏村民)行為是自私犯法的,其目的是顯然的(地)強迫勒索開發商,結果是自我造成的」,並稱部分溫氏村民是典型村霸,懇請當地政府重拳打擊。
責任編輯:徐笛
校對: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