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造成農村火災的主要原因有:農民消防知識匱乏;農村消防基礎設施薄弱;居住比較分散;交通不便;易燃可燃物多,動用明火多等。所以,只有增強了廣大農民自防自救的能力,才能保證他們的切身利益免受損失。防力量體系。定期舉行消防實戰演練,提高滅火搶險救援能力。
農村防火常識
一、 正確堆放柴草
室內不宜堆放柴草,如果確有必要的,也要儘量少存,柴草切不可堆放在爐灶旁,要與爐灶、煙囪、燈燭等保持一定距離,也不要把柴草堆放在門旁,室外露天堆放柴草,堆垛不宜過大,垛與垛之間要有防火間距,柴草垛要離房屋、倉庫,牲畜棚等遠些,以免互相影響,也不要垛在高壓架空線下或緊挨路邊及人常來往的地方,以防電火花和行人亂扔菸頭引起火災。嚴禁野外燒荒。
二、 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家長要把火柴、打火機等引火物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減少小孩玩火的機會。要教育兒童不在公共場所、工廠、工地附近放鞭炮,不在糧、棉物倉庫、牲畜棚、柴草堆、木工房等易燃物附近放鞭炮,不在家內或爐內放鞭炮,燃放能升空的煙花時,不要向著建築物,不要對著人。要注意觀察煙花、炮竹下落的地方,發現花炮紙殼有餘火要立即踩滅。
三、 防止因吸菸引起火災
因吸菸不注意而引起的火災,約佔農村火災總數的5.4%,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菸頭,當它燃著的時候,表面溫度有200度—300度,中心溫度達700度左右,可以引燃紙張、棉花、麻線、布匹、橡膠、木刨花等物。隨處吸菸、亂丟菸頭是很危險的,所以吸菸時,要把用完的火柴杆,吸剩的菸頭熄滅後再扔掉;不要亂扔菸頭,亂磕煙火,不要把燃著的菸頭放在易燃物上,不要躺在床上或炕上吸菸,不要在使用和儲存汽油、煤油的場所、倉庫、木工房以及牲口棚、枯草地和其他禁止吸菸的地方吸菸。
四、 防止燈燭引發火災
因燈火引起的火災,在農村常有發生,這關火災發生的原因,一般是因為設備不好,或者是放置和使用不當,因此在使用燈火照明時應注意
(1)油燈蠟燭要放在不易碰倒的地方,要人離燈滅;
(2)不要用柴草或禾杆紮成的火把照明;
(3)儲存汽油、煤油、酒精、火藥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庫房裡不能用明火照明。
五、 使用爐火注意防火
不論是取暖還是做飯,爐灶、火盆一定要設在適當的位置,要與木板壁、木地板、床鋪及其他可燃物保持一定距離,使用時要有人看管,不但用火過程中要注意安全,用火後掏出的灰渣,也一定熄滅餘火後再倒在安全地點,封火要用磚或鐵皮把灶門擋好,並把灶前的柴草打掃乾淨。這些事做起來很簡單,但一旦疏忽大意,就會造成嚴重後果,此外,對爐灶、火坑、煙囪要經常進行檢查,發現裂縫應及時修補。
六、使用農機注意防火
1、農機應定時進行檢查保養,發動機和燃油箱必須保持清潔,擦試油垢時不準使用汽油;
2、檢查時嚴禁使用明火檢修清洗零件時,應禁止吸菸、動火;清洗工作結束後,應及時將廢液放入帶蓋油桶內,並送油庫保管;
3、經常檢查發動機汽化器,防止在作業場地發生回火;在麥田、打碾場及場院中作業的農機,排氣管上要安裝防火罩;
4、無論什麼季節,農機啟動時,均不準用明火烤車;夜間作業要有良好的照明設備;長期停放時,應將油箱的燃油放淨,蓄電池應摘除存放。
5、加注燃料時,不能使用塑料桶盛裝汽油、柴油直接向油箱加注。
七、其它防火常識
1、家中不可存放超過0.5公升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2、不能隨意傾倒液化氣殘液;
3、不要拿銅絲代替保險絲;
4、不要在大風中焚燒物品;
5、由於農藥、化肥的品種很多,性質各不相同,有些農藥、化肥放在一起會發生化學反應,輕則失效,重則發生爆炸、火災,因此農藥、化肥不能混存、混運;
6、汽車、摩託車等交通工具駛入加油站應熄火;
7、加油站、液化氣站等易燃易爆場所嚴禁吸菸;
8、嚴禁攜帶煙花爆竹、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乘坐交通工具。
9、在農業收穫季節、森林防火期間、重大節假日以及火災多發季節,應當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宣傳教育,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排查火災隱患。
10、通過消防宣傳進農村,要讓村民受教育率達到90%以上,村民應做到「三懂三會」,即懂得自救逃生常識、懂得火災的預防措施、懂得撲救一般火災的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會撲救初起火災。
11、注意用電安全,要選擇正規廠家的電源插座,不要圖便宜而使用劣質產品,不能多插頭共用一個插座。插座要插實插牢,防止插頭鬆動,如果接觸不良,就會造成電阻過大,容易發熱產生高溫或打火引發火災。
12、使用電熨鬥、電熱器時要隨時有人看管,用完後不要放在可燃物體上。尤其注意在停電後要拔掉電源,否則無人看管很容易引發火災。
13、要及時關閉電源開關及天然氣、煤氣、液化氣總閘門。外出前一定要關掉日光燈、電視機、錄音機等電源,熄滅室內外一切火種。
14、不要用明火尋找物品或檢查天然氣、煤氣、液化氣是否漏氣等。
15、使用爐灶時,嚴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液體引火。不要在火爐周圍堆放可燃物品,不得在爐籠上烘烤衣物,火爐周圍要備有適量的消防用水。火爐的煙囪不要用可燃物質支撐,更不要用紙張、塑料布等易燃物質封堵煙囪接口或縫隙。
16、煤、柴爐灶扒出的爐灰,最好放在爐坑內,如急需外倒,要及時用水將餘火澆滅,以防餘火引著可燃物或「死灰」復燃。
17、烹煮食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隨意離開廚房,人不在廚房時,必須將電、火、氣等關閉。廚房內最好配備一兩個家用滅火器。
慶雲縣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
編輯主任:馬博
本文編輯:解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