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兩個兒子

2020-09-17 才子黃成


一個是「小白」,一個是「小黑」。小白的皮膚像他媽媽,白;小黑的膚色像我,黑。他們倆相差整整九歲,是同一天生日,就像他媽媽和我一樣。



有小白的時候,我們沒想到將來會有第二個孩子,因為那時執行的是「只生一個好」。小白的成長,我們傾注了全力——畢竟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為人父母……N多個「第一次」,都有切身的體會,所以印象深刻:

第一次等待。在產房外,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在走廊裡來迴轉著,那是一個冬日的下午,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射進來,印在地上明晃晃的。那時我們無所謂生男生女,只要母子平安健康就好。因為是剖腹產,大約四十多分鐘,正如妻子所願,生的是一個兒子,五斤八兩。

第一次抱他。護士沒有當即把孩子交給我們,而是讓我到一窗口,等她們給他洗完澡,包裹好後遞給我抱。看著那麼小的小生命,我生怕把他弄疼了,所以抱得很輕,很溫柔,直到將他送到保溫箱裡。於是,眼睛都不敢眨地盯著他——護士交待,要細心觀察,隨時報告情況——其實,他睡得挺香,小嘴偶爾才蠕動一下。

第一次生病。這個具體時間我記不清了,只記得當時的感受是:不知怎麼辦才好,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醫生身上——想讓孩子少受點罪。然而,現實中真的沒有遇到哪家醫院有哪位真正讓人放心的兒科大夫,倒是什麼事都會找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李醫生,把她的意見作為參考去看病。

第一次打疫苗。除了他剛出生時外,是我和妻子第一次帶他去打疫苗,那時我們開始知道,孩子的疫苗分國產和國外進口兩種類別,還有國家免費和自費之分,總之,最終都會被勸導選擇進口的疫苗,最終也沒見幾次國家免費注射的疫苗,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後來,妻子忙了,大多數是我帶孩子上醫院六樓打疫苗,那兒的護士對此印象深刻,另外。就是孩子挺堅強,極少打針時哭。

第一次送他上幼兒園。開始,和妻子說好了,不哭。可是真正把他送進幼兒園,送進一樓的大教室,因為一兩個孩子哭,導致其他孩子也跟著哭,站在窗前偷看的家長禁不住流淚,妻子終於沒有忍住。當然,孩子最後似乎明白了:這是他的生活……



寫到這裡,小黑與小白的生活基本雷同了,不同的是:小黑出生前,妻子渴望生個女孩,結果問醫生得知又是一個男孩時,她竟然哭了——當然,她後來發現,這小傢伙其實挺可愛,雖說皮膚黑,但很結實。

關於小黑,我一直的感覺是:好像他哥哥小時候,不僅是相貌十分相似,而且餵奶、哺育、鬧騰等等,整個成長的過程幾乎一模一樣。前不久,幼兒園的園長第一次見到他時還說:怎麼長得跟小白小時候一個模樣!

我有時候帶他,有一種恍惚的感覺,好像在帶他哥哥,或者說,那時的情景又重現了。我總會對妻子說,他跟小白小時候一樣。妻子也總會告訴我,不一樣。

小白跟我姓,小黑跟妻子姓,他們倆的名字是「晨曦」的倒置。原來是有小白的時候,二胎政策沒放開,我們只有一個孩子,希望他像早上的陽光一樣,能夠給這個世界一份光明與溫暖。有了小黑,我和妻子首先想到的是,名字一定要跟他哥哥契合,因為他是帶給我們的第二縷晨光。

小白是他奶奶帶大的,小黑是他外公外婆帶,兩個年齡不一樣,膚色不一樣,性格也迥異:小白小時候要溫和一些,從不與小朋友打架,別的孩子攻擊他時,他總會讓著點,說是對方比他小;小黑顯示出的則要強悍,與哥哥發生口角時,會歇斯底裡地吼叫,用聲音壓過哥哥,有時甚至會動手。

當然,小白總是會讓著小黑,但他還手「教訓」弟弟時,我和妻子一般不會作聲,只是小黑哭聲大了,才會說一兩句小白。哭,是小黑的稱手「武器」:如果我們對他話說重了些,他馬上臉露無辜的樣兒,先淚流不止,再泣而成聲,由此攻破我們的心理「底線」。

小黑的優點是,他特別肯動,儘管他開口說話比小白晚。譬如,我或妻子下班回家,他會主動跑過來,把拖鞋拿給我們;我們把晾曬的衣服折好後,他會主動用小手抱著送到箱子和柜子裡去。這些小白是不會做的。

不過,小白愛小黑,小黑愛小白,這是確鑿的。小白喜歡抱著弟弟親,喜弟弟反過來親自己,那時他感覺很幸福。翻看小白小時候的相片時,小黑總是指著相片上的小白說:「這是我!」——在他看來,小時候的哥哥,其實就是他。



旁人總是提醒我:兩個兒子,壓力山大啊!我笑著回答他們:這有什麼,以前一個兒子,一個餅就給他吃;現在兩個兒子,一個餅就分給他們吃。孩子就是我和妻子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嗎?

我們沒指望養兒防老,更不想說哺育他們是一種恩澤,其實,在陪伴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既豐滿了自己的人生,又獲得了生命的活力,這是兩個兒子帶給我們的。

小白曾說,放心吧,等我們老了,他會經常到養老院去看我們。我時常對別人說,做父母的,一定要學會放手,放飛自己的孩子,不要用血脈和親情去拴住他——我心裡一直有這樣的準備,我知道終有一日,小白和小黑會雄鷹展翅,去尋找他們自己的天空翱翔——那才是父母費心哺育的初衷。

於是,我會反覆跟妻子說:「不管怎樣,到時候,能陪伴你的,還是我!」


2020年9月17日

相關焦點

  • 生兩個兒子真的不好嗎?聽聽兩個兒子的媽媽怎麼說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也都有了生二胎的打算,但大部分家庭都是已經有一個女兒的家庭,他們都想要湊成一個「好」字。而對於那些已經有兒子的家庭,他們對生二胎的欲望並不大。很多人或許會覺得他們是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實際上,這些家庭只是擔心再生出一個兒子,到時候就麻煩了。
  • 在八九十年代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現在都怎麼樣了?
    小叔家有兩個兒子,性格卻完全不同,一個乖巧懂事,一個活潑好動,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由於老一輩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小叔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也算是揚眉吐氣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這一群孩子漸漸長大了,時代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我們這些女孩子,也能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闖出一塊小天地。
  • 兩個兒子就該被歧視嗎
    我的小妹前幾天跟我說起來,自從二胎又生了個兒子整整兩年才從陰影裡走出來,我問她怎麼了,不管男孩女孩兩個孩子有個伴不是挺好的嗎?她說姐你不知道這兩年我聽了多少閒言碎語,從月子裡親戚來看望就說兩個兒子,以後累啊,一直到現在領著兩個兒子上街別人還是會說兩個兒子使勁掙吧。這樣的話自從生完老二就沒停止過,有時候聽見心裡真是不是滋味,特別是聽說誰家二胎生了個閨女,那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吧。
  • 應採兒對兩個兒子區別對待,他更愛哪個兒子?
    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了兩個兒子的媽媽。對待兩個孩子。應採兒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對待大兒子Jasper應採兒要求的很嚴格。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在新生兒日記當中,我們看到應採兒讓孩子學習中文。並且在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要把米掉下來。從這些小細節當中,讓我們了解到應採兒有如此細膩的一面。對待兒子悉心教導。儘管有的時候。也很想發脾氣。
  • 什麼時候兩個兒子的媽媽活成了下等人?兩個女兒一定是最幸福的?
    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兩個女兒人上人,一個女兒上等人,一個兒子下等人,兩個兒子不是人。」甚至還有更過分的說法: 一兒一女:平安銀行 (有兒有女就像平安銀行,取「平安」之意,養兒防老,有兒有女更是天倫之樂,妙不可言。)
  • 在農村,兩個兒子的家庭叫苦,兩個女兒的家庭卻說愁,矯情?
    話說是生男生女都一樣,問題是實事沒有擱到誰身上,好字怎麼寫,當然是有女有子才叫好,缺一不可,兒女雙全是我們所有家庭的心願,但很多時候也是事與願違,不是缺閨女,就是少兒子,沒閨女的羨慕有小棉襖的,少兒子的自然對於有兒子的也是熱眼看待,共同特點,就是都羨慕那些有兒有女的。
  • 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為何婆婆總偏心其中一個兒媳?大多是這些原因
    其實不然,兒子結婚前的幸福可能和媽媽沒有太大關係,但是結婚後的幸福和婆婆脫不了關係。婆婆待兒媳好了,兒子的婚姻幸福指數直線上升。有多個兒子的婆婆更是如此,如何對晚輩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尤為重要。但是平心而論,要對所有的兒媳都一視同仁,婆婆做起來確實有些困難。就像我們雖然有很多朋友,但是對每個朋友我們都能做到一樣嗎?
  • 生了兩個兒子,你的日子在別人眼裡有多慘?看完好氣又好笑
    導讀:生了兩個兒子,你的日子在別人眼裡有多慘?看完好氣又好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了兩個兒子,你的日子在別人眼裡有多慘?看完好氣又好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短篇》老秦家的兩個兒子
    比起大兒子虧錢這件事,還有一件讓老秦更頭痛的事,老秦只要一想起,頭就像要炸開了一樣。老秦家的兩個兒子是雙胞胎——大雙和小雙,這些年,兄弟倆一直在城裡闖蕩。村裡人有的說大雙比小雙混得好,有的說小雙比大雙混得好。問老秦,老秦笑答:「伯仲之間,不相上下。」
  • 兩個兒子的人有福了!
    很多人覺得兒子多是負擔,我今天34歲3年前的一個夏天,我的小兒子出生了,原本心裡是想要個女兒的,小傢伙在我肚子裡五個月的時候,做唐篩風險率是69/1(高風險)當時覺得天都要塌了,因為在我之前老公單位的一個孕媽媽也是因為唐篩不過關做的引產,聽說引產下來孩子還活著,好可憐。
  • 生兩個女兒和生兩個兒子,哪個壓力更大?聽聽過來人的回答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父母都選擇迎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這樣的話,有的家庭就有了兩個兒子或兩個女兒。這樣的家庭,究竟是哪一個會更累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過來人的吐槽與回答吧!生兩個女兒和生兩個兒子,哪個壓力更大?生兩個女兒的過來人怎麼說?
  • 這才是生兩個兒子的真實生活,別再被忽悠不幸福了,深有同感
    而如今,風水輪流轉,二胎政策開放了,反而有很多頭胎是兒子的家庭,不願意再生二胎了。如果生了二胎,老二是女兒的話,一男一女可以湊個「好」字,自然是好的;可如果二胎又是個兒子,很多年輕小夫妻就覺得有點壓力山大了。生兩個兒子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其實不是的,今天我就拿80、90、00後教育兩個兒子比較成功的例子來給大家看看,他們全都幸福的一塌糊塗。
  •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不老,兩個兒子沒家」啥意思,你的觀點呢?
    當今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個兒子不老,兩個兒子沒家」,你是怎麼理解的?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管是家裡孩子多還是少,一個還是兩個兒子,生活中遇到事情時,還是要相互理解商量著來。當年在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很多人也在討論到底是一個孩子好還是兩個孩子好,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得出具體的結論,實際上還是要因人而異,不同的家庭有不一樣的結果。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說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一個兒子不老」的意思。
  • 事件又有變化,江西張玉環獲賠496萬,打算給兩個兒子買房
    事件又有變化,江西張玉環獲賠496萬,打算給兩個兒子買房10月30日上午,張玉環案從新審理,雙方就賠償事件達成共識,據澎拜新聞報導:張玉環被羈押27年後改判無罪,經過江西高院審理認為,張玉環損失多年青春,對其提出賠償,雙方經過協商一致賠償張玉環人民幣496萬元,其中精神損害撫慰金200餘萬元。
  • 不用等30年,兩個女兒的家庭遠比兩個兒子家庭愁人,性別重要嗎
    雖然有人對這種說法不贊同,但在我身邊,的確有不少朋友要了二胎。要二胎的朋友裡,要麼是一男一女湊成好字,要麼有兩個小棉襖,要麼就是兩件軍大衣。而後面兩種情況,可能在有些人心裡多少會有點遺憾,尤其是兩個兒子的家庭,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是壓力。
  • 家裡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差別大,男孩們的媽媽:真的很頭疼
    兩個孩子是彼此成長的陪伴,也是對於一個家庭雙倍幸福。一兒一女是個&34;;兩個女兒是一對&34;;但要是有兩個兒子,雖然也是同樣的幸福,但是卻很讓媽媽頭疼。小莉家的兩個兒子就讓小莉又幸福,又頭疼。當小兒子剛出生時,家人都十分高興,特別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每天都盯著孫子看不夠。小莉雖然剛經歷了生產的痛苦,但一想到兩個兒子,心裡就滿滿的幸福感。但隨著兩個孩子的長大,小莉卻覺得兩個兒子簡直太令人頭疼了。有次小莉在做飯的時候,讓兩個兒子在客廳玩,在廚房的小莉並沒有聽到兩個孩子的哭鬧聲,以為兩個孩子一定玩 得很融洽。
  • 家裡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區別大,男孩們的媽媽:真的很頭疼
    兩個孩子是彼此成長的陪伴,也是對於一個家庭雙倍幸福。一兒一女是個&34;;兩個女兒是一對&34;;但要是有兩個兒子,雖然也是同樣的幸福,但是卻很讓媽媽頭疼。小莉家的兩個兒子就讓小莉又幸福,又頭疼。當小兒子剛出生時,家人都十分高興,特別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每天都盯著孫子看不夠。小莉雖然剛經歷了生產的痛苦,但一想到兩個兒子,心裡就滿滿的幸福感。但隨著兩個孩子的長大,小莉卻覺得兩個兒子簡直太令人頭疼了。有次小莉在做飯的時候,讓兩個兒子在客廳玩,在廚房的小莉並沒有聽到兩個孩子的哭鬧聲,以為兩個孩子一定玩 得很融洽。
  • 民間故事:兩個兒子無孝心,狐狸乾兒子挺身而出,親兒子遭到報應
    本故事就講述了這麼兩個不孝之子,幸好遇見報恩的紅狐,讓故事增添了些許暖色。故事無意宣揚封建迷信,請讀者諸君明辨是非。故事的主旨,意在勸人為善,孝順父母,尊重並弘揚傳統的孝道文化。 明朝中期,楚地有個姓虞的員外,家財萬貫,良田千畝。他這人善於交際,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不乏達官貴人,當地駐軍的李將軍就是其中一人。
  • 林依輪兩個兒子,老大學霸,老二男模,父母的教育智慧有多重要?
    如果說《愛情鳥》這首歌讓林依輪成為了萬人矚目「明星偶像」,那兩個兒子的成功,讓他成為了別人心中的「理想父母」。林依輪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雖然「道」不同,但卻成功地做了「自己」。作為父親的林依輪也為兩個兒子感到驕傲和自豪,還曾在公眾平臺上發布了大兒子被全美第一的設計學院所錄取的消息
  • 兩個兒子是一種什麼體驗?其實好處有很多,不要害怕壓力大
    導讀:兩個兒子是一種什麼體驗?對於想要二胎的夫妻來說,如果第一胎是個兒子,那第二胎想要個女兒的想法應該是佔據了上風。其主要原因並不是傳統中所謂的想要個「小棉襖」,大部分真正的原因是養兒子成本要遠遠高於養育女兒,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兒子長大後要給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