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甘肅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掛滿「大紅袍」的成片花椒樹。(資料圖)徐雪攝
    中新網蘭州5月8日電 (記者 劉薛梅)甘肅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8日披露,鼓勵有能力的經營服務主體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參與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探索開展聯耕聯種、土地合作社試點。
    在拓展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將依託供銷合作社各類託管服務組織開展單環節、多環節、關鍵環節和全程託管服務,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小農戶等各類經營主體提供耕、種、管、收、加、貯、銷等系列化服務,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甘肅慶陽市慶城縣白馬鋪鎮果農忙著採摘蘋果。(資料圖) 高展 攝
    從村級服務組織比較薄弱的實際出發,甘肅加大開放辦社力度,多形式、多途徑建設村級服務站點,夯實村級組織基礎。依託已領辦創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或社會力量組建的服務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創建;通過「村社共建」、與種養大戶以及社會力量共建等途徑創建,拓寬村級惠農服務站點建設途徑。
    根據新出臺的甘肅關於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的實施意見,以擴大規模、提升質量為重點,推動託管服務對象由規模經營主體向小農戶拓展、服務領域由生產環節向全產業鏈延伸,努力將供銷合作社打造成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的主力軍。
    
    2020年4月,甘肅戈壁農業櫻桃番茄種植大棚場景。(資料圖) 高瑩 攝
    這份實施意見提出,跟蹤省內外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各環節中的示範應用成果,參與開展精準施肥、智能灌溉、設施農業生產、病蟲害監測與防治,以及農產品生產、收購、儲存、運輸等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讓現代信息技術成為惠農服務的智慧翅膀。
    甘肅將以縣域為基礎,利用現有經營服務網點,整合各方資源,打造縣有運營中心、鄉鎮有服務平臺、村有服務站點的三級惠農服務網絡。在牛、羊、菜、果、薯、藥等鮮活農產品主產鄉鎮,側重建設儲、加、銷服務平臺,強化商品化處理功能,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提升縣、鄉、村三級物流水平,加快農資、農產品「上網」步伐。
    實施意見中提到,選擇條件好的縣,探索推廣節水、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綠色防控、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綠色生產技術,引導開展農藝、農機、生物、管理等措施的集成和融合,促進綠色農業發展。
    甘肅擬到2022年,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基本建成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100%的涉農縣(市、區)建成惠農服務中心、70%的鄉鎮建成服務平臺、50%的行政村建成服務站點,惠農服務平臺服務覆蓋80%以上的行政村;農業生產服務規模不斷擴大,土地託管面積達到150萬畝、流轉面積達到80萬畝,服務鏈條延伸到農技推廣、農產品購銷與加工、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等配套環節,形成規模化的服務優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