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利:農業改革突破口就是農產品的高品質供給

2020-12-12 山東頻道

原標題:代表心聲:強化山東品牌建設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齊魯網3月12日訊(山東臺王鎮富攝像王玉棟棲霞臺於國軍欒欽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農業改革的方向。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山東代表認為,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做大農業品牌是關鍵。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這兩天,煙臺棲霞泉源蘋果合作社依靠老牌子一連接到了一百多個貨櫃的訂單。煙臺泉源蘋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姜延泉說,晚上還需要加班,連軸轉。如今,老薑的富硒蘋果出口60多個國家地區,「小蘋果」變成「黃金果」,老薑搭的正是品牌農業的順風車。這一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專門就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品質創品牌做了闡述。

全國人大代表曹金萍說,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講究吃得好、吃得有品質。另一方面,有的農戶種的大路貨賣不上好價錢,產生了滯銷,明顯地出現了供需結構性矛盾。全國人大代表劉宗利說,需求倒逼供給側改革,而改革的突破口在哪裡,就是農產品的高品質供給。

山東農產品出口量佔全國1/3。但「有口碑、缺名牌」卻成了一大軟肋。全國人大代表胡桂花說,農產品附加值還比較低。所以對農業來說,也必須通過調整結構去庫存。

今年,山東提出「大力實施品牌引領戰略」,依靠核心技術,推動農產品全產業鏈提升,打造一批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全國人大代表劉嘉坤說,農業龍頭企業得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這方面要求國家要出臺一些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全國人大代表莊文忠說,通過改革,使農產品能夠適應消費需求的升級,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同時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的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山東建設質量追溯體系 倒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推動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山東以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倒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上個周,省商務廳、財政廳聯合召開專家評估論證會,煙臺蘋果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順利通過專家論證,這是全國首個以蘋果為主體的特色農產品追溯平臺。
  • 兩會大家談⑦全國人大代表劉宗利談大健康和「噸斤克」小目標
    全國人大代表、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宗利做客《兩會大家談》(記者 劉玉良攝)全國人大代表、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宗利做客《兩會大家談》(記者 劉玉良攝)編者按:劉宗利說,市場需求複雜多樣,瞬息萬變,有些甚至是潛在和隱性的,要實現供求關係的動態均衡,必須突出抓好「精準」,找準「靶子」再「開槍」,使供需兩側有效連結、協同發力。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實踐中,保齡寶公司深刻把握時代趨勢和消費需求,通過精準識別、精準聚焦、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供給,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打造了保齡寶的升級版。
  • 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個問題
    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供給領域的全方位變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圍繞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增強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使供給更加契合市場需求,更有利於資源優勢發揮和生態環境保護,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供給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 阜陽市政協委員關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阜陽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期間,與會委員圍繞「農」字話題暢所欲言,建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移動互聯技術拓寬農產品銷售新渠道……助力全市現代生態農業發展。
  • 四川發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十大行動設計圖變施工圖
    □本報記者 李淼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四川農業。他說,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推進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什麼 三個關鍵詞告訴你!
    重視農業、夯實農業,歷來是固本安民之要。近年來,國家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那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看起來很長、很複雜的詞到底是什麼?杜鷹在《參事講堂》發表演講。新華網記者 李林攝國務院參事、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杜鷹認為,當下很多人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解五花八門。
  • 阜陽市發力農業「供給側」改革
    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4月17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十次會議,安排部署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會議討論審議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河北農業供給側改革】 農業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來,河北省農業綠色發展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張福鎖院士在館陶縣王莊科技小院示範方介紹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創新模式。 鄭建衛 攝  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全面推進農業節水節肥節藥。
  • 保齡寶董事長劉宗利建議:推出更多農產品期貨品種
    中證網訊 全國人大代表、保齡寶董事長劉宗利建議,全面發揮期貨工具的風險管理功能,推出更多的農產品期貨品種,同時根據地域需求均衡設庫,讓更多的實體企業能夠掌握、運用期貨工具,做強、做大、做久。  劉宗利表示,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在國際上已有成功經驗。
  • 全國人大代表劉宗利:稅收在精準扶貧中發揮重要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保齡寶公司董事長劉宗利首先告訴我們,「企業有著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企業既要謀求合理利潤,更要責無旁貸地回饋社會,利農、幫農、實現精準扶貧是我們一貫的目標。」  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公司主要以玉米粒和玉米芯等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進行深加工,形成了由玉米到玉米澱粉,再到澱粉糖和生物多糖的完整產業鏈,讓原本只能做飼料、當柴火的農副產品身價倍增。
  • 農業振興,綠色先行——現代化高品質農業助力安丘農產品領跑國際市場
    安丘市在全國率先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農業標準化制度體系,在農產品生產質量標準、控制管理、檢測監控、查詢追溯、科技服務等方面下「硬功夫」,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打造高品質農業核心競爭力,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
  • 一粒米,一條魚,一片新天地——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仙桃實踐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張衛華 雷巍巍 通訊員 易元力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農業科技創新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兩個關鍵,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穩定增收、農村可持續發展。
  •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糧集團發揮龍頭作用
    近期召開的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下或簡稱為「改革」)進行了深入探討。在小組討論會上,委員們對「庫存積壓」、「競爭力下降」等當前農業供給側遺留問題反響強烈,並一致認為,要實現消費者從「吃飽」轉向「吃好」,深入推進改革勢在必行。農糧企業作為農業產銷鏈條中的關鍵環節,其在推進改革中的表現如何,自然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 還有人以為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就是農產品電商?
    農業企業如果是為了解決銷售問題,那麼真正應該做的是了解各個電商平臺的規則。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其本質是服務平臺,是企業級對企業級,解決的是產業鏈上的問題。經常有人把農產品電商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當作一回事。當然,未來二者有可能會趨同,或者聯結成為一個新形態。但是在當下,二者之間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 我區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
    新疆新聞在線網9月12日綜合報導:我區各地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秋時節,一批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優質農產品新鮮上市,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在滿足新需求、優化種植結構的同時,也成為助農增收的「香餑餑」。請聽新疆臺綜合報導:  進入9月,阿克蘇地區3萬多畝早熟蘋果陸續上市。
  • 農業部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 六大任務分解路線圖出爐
    以下為意見全文:  農業部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農機、畜牧、獸醫、農墾、農產品加工、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代表履職記②劉宗利:全面調查才能提好建議 調研材料記滿4個筆記本
    只有全面掌握了某方面情況,才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好建議」,作為一直從事健康研究的企業家代表,劉宗利自然對中國健康產業發展十分關注。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他就根據調研情況,提出「我國健康產業尤需強化供給側」的觀點,並在會上提交了《關於擴大有效供給釋放健康需求的建議》,得到業內專家的廣泛認同。
  • 【西寧市】有319個農產品獲「三品一標」認證
    「三品一標」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與地理標誌農產品。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力度,使得農產品品牌不論從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了一定的突破。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市共認證「三品一標」產品117家319個產品。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 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
    農業農村形勢好,有力支撐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效維護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做好2012年農業農村工作,穩定發展農業生產,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對推動全局工作、贏得戰略主動至關重要。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深,我國耕地和淡水資源短缺壓力加大,農業發展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明顯上升,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的任務更加艱巨。
  • 養元飲品入中國農業企業500強 六個核桃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為國本,本固邦寧,農業產業化發展一直是我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日前,由農民日報社組織評定的2020中國農業企業500強發布,深耕核桃乳行業致力於國民腦健康的的河北養元飲品實力上榜。多年來,養元飲品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潮中,不斷推動核桃健腦產業化升級,在中高端消費、綠色健康、全產業鏈等方面不斷塑造新增長點、積蓄新動能,在創新迭代中構築市場競爭「護城河」,推動原料產地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