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靠著家裡種的地和在工地裡幹活,供我和姐姐上學。
爸爸上初中的時候便輟學了,21歲娶了我媽,和爺爺分家後,開始經營起他的小家。
我爸幾乎不抽菸抽菸,每逢過年時才抽上兩根,以至於我一直以為他是沒有菸癮。直到後來我媽說我爸爸摳門會過日子,我才知道我爸是不捨得花錢才硬生生地把煙給戒了。
去北京時帶的手機
在我家,真正地做到了勤儉節約四個字。除了過年,我幾乎沒有穿過新衣服,給姐姐買的作文書也相當於給我買了。語文老師讓買新版新華大詞典時,我還用著沒有封皮的舊版詞典。我也從來沒有上過補習班,深信爸爸說的「補習班都是給差學生補課的」。
和其他農村爸爸一樣,我爸深信考個好大學能改變命運。但有一點不一樣,鄰居家的爸爸來接小夥伴放學時,會給他們買冰棍吃,而我爸只是說那是加了糖的冰塊不好吃。
記憶裡,少有的新衣服都是我媽給我給我買的,而我爸只有一次破天荒地給我買過一件玩具——去外地打工回來後買了一隻塑料大鷹。
多年來,我都覺得我爸是真的小氣。
高一那年,語文老師說有一個作文比賽正在舉辦,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加。等我稀裡糊塗地寫了兩篇文章投出去後,居然被通知進入了決賽,可以去北京參加比賽。
興奮之後,我才知道想要去北京參加比賽,來回車費加吃住費用再加參賽費用,加加總總要花2000多。語文老師說過了初賽的同學想要報名的話,就趁著這次回家(兩周或者三周回家一次)和爸媽商量商量。
2000元,對我家來說已經算是巨款了。我知道,我去不了北京比賽了。
回家以後,我並沒有打算把這件事情告訴爸媽。但是吃飯的時候,我爸卻突然問起來:「上次回家的時候,投的那個作文咋樣了?」
火車票
上次回家的時候,我把作文手寫稿帶回了家。因為需要網上投稿,而我家又沒有電腦,最不愛麻煩別人的爸爸帶我借用鄰居家的電腦才使我成功參加了比賽。
我說:「複賽是過了,能上北京參加決賽,但是得交2000多,還是不去了,俺班裡的同學也應該都不會參加,這麼貴!」
我媽用不可思議的語氣說:「哎呦呦,一個作文(比賽)2000多,還讓人吃飯不?」但是我爸卻沒有說話。
周一回學校後,沒想到班裡居然好幾位同學都決定要參加了複賽。前桌問我要不要同行,我說還是不去了,太遠了。
同行的同班同學拍的照片
周二的時候,沒想到我爸居然來學校了。原來我爸來學校是為了詢問老師關於這個作文比賽的事情,我原本決定了不去參加,但是看著同班同學都滿懷期待的樣子,我心裡也跟著痒痒了。
我爸問了老師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個是:參加這個比賽,有啥用?高考能不能加分?
老師說:「這個不能加分,但是咱們村裡的孩子啊,都沒出過遠門。這次去北京參加比賽,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長長見識。」
從辦公室出來以後,我爸叮囑了我幾句就回去了。又過了幾天,我才知道我爸已經偷偷給我報上了名。
出發去北京前,我爸特地讓我媽帶我去買了一身新衣服,從沒有坐過火車的我,就這樣帶著一部小破手機去了大城市北京。
在北京的六天之旅,知道了如何坐火車,親眼見過了北京大學,和帶隊老師同行同學爬過了長城,參加了作文比賽獲得了一等獎,然而我卻不開心。
獲獎證書
沒有太多獲得感,但愧疚感卻與日俱增。
後來,我看見我爸胸口上的傷疤,才知道他在工地幹活時受了工傷,但是一直讓我媽瞞著我和我姐。
沒有掙過錢,不知掙錢苦。
如今上了大學,想起這件事情,仍舊耿耿於懷。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希望這兩千元用在給爸爸做一次全身檢查上。
和城裡的父親不同,我爸不知道如何培養好一個孩子,更不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我爸摳門,想要了十幾年的洋娃娃一直沒有給我買,直到現在已經不感興趣了。但是他卻肯花錢為我買課外書,即使他並不知道其實大多數書都是盜版的。
小時候爸爸給買的書,都翻爛了,也沒捨得扔
現在我爸還是很小氣,我媽說我爸買醋不買米醋,因為米醋貴。但是當我大學需要買電腦,而向姐姐借錢時,我爸二話不說給我轉了四千元。
我爸最小氣的時候,是對他自己小氣;而我爸最闊氣的時候,就是對我闊氣。
父親節將至,我祝願爸爸能平安喜樂,身體健康。也希望自己能夠儘早獨當一面,既做爸爸的棉襖,也能做爸爸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