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有個愛哭的孩子,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我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煩躁、暴怒、忍不住發火的心情。
每次孩子一哭,家長要麼妥協,有求必應,要麼壓制,使勁吼娃,但其實這兩種做法都不是特別妥當,因為都沒有把握住孩子哭的真實心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繪本《愛哭的貓頭鷹》,讓我們一起看看愛哭的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在森林的深處,森林的小動物們突然聽到了一陣「嗚嗚嗚」的哭聲,他們開始猜測是誰在哭,哭得這麼傷心。
哭聲越來越大,森林裡的小動物們都被驚醒了,他們開始尋找到底是誰在哭,在一棵樹上,他們發現原來是一隻小貓頭鷹在哭,貓頭鷹寶寶傷心的哭啊哭啊,聲音越來越大。
小刺蝟關心的上前問他:「你為什麼哭啊,是不是從窩裡掉下來回不去了?」小貓頭鷹搖搖頭,繼續哭個不停。烏鴉看到刺蝟沒有哄好貓頭鷹寶寶,於是從樹上飛下來,對貓頭鷹寶寶說:「小傢伙咱們一起玩個遊戲吧。」然後烏鴉搜集了很多彩色的石頭,把它們放在貓頭鷹寶寶的身邊,對他說:「來,寶貝,我們一起玩扔石子遊戲。」可是這個小貓頭鷹寶寶不理會烏鴉,繼續大聲的哭。
調皮的小松鼠抱著自己的大橡實來到貓頭鷹寶寶身邊,對他說:「小寶貝,你是不是餓了?」說著就把一顆大橡實塞到了貓頭鷹寶寶的嘴裡,可是貓頭鷹寶寶吐出了橡實,繼續大哭。
後來,鼴鼠給貓頭鷹寶寶做了一個花環,但依然沒有哄住貓頭鷹寶寶。之後,又來了鹿角甲蟲和蜘蛛,他們都用自己的方法哄哭個不停的貓頭鷹寶寶,但都沒有讓貓頭鷹寶寶停止哭泣。
直到貓頭鷹寶寶看到媽媽後,撲騰撲騰飛到了媽媽的懷裡後,他才停住了哭泣。等到貓頭鷹寶寶停止哭泣後,森林裡的小動物開始問他:「貓頭鷹寶寶,你到底為什麼哭呢?」貓頭鷹寶寶笑嘻嘻的說:「我不記得為什麼哭了。」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這個結尾真的是別出心裁,一眾動物們一直在追尋貓頭鷹寶寶為什麼哭泣,最後貓頭鷹寶寶卻說,他忘了為什麼哭,很有趣,也很符合孩子的心境。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哭,就容易暴躁發火。其實只要弄清孩子哭泣的原因,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寶寶哭的原因不外乎三種:
一、生理需求
比如當寶寶餓了,尿溼了,不會說話的他們,就會用哭來傳遞他們的訴求,以此告知父母,他們需要照顧,這種寶寶哭,父母一般比較好判斷。
二、生病原因
當寶寶生病時,他們就會哭個不停,這個父母也好判斷,關鍵是第三種寶寶哭泣的原因不好判斷。
三、心理反應
《愛哭的貓頭鷹》裡的貓頭鷹寶寶哭泣,就是出於這個原因,因為他想媽媽了,所以他就哭個不停。
也正是因此,森林裡的小動物無論是給他吃的,還是逗他玩,都不能讓他停止哭泣,直到媽媽出現,他才停住了哭。
所以其實寶寶哭都是有有原因的,只要父母耐心察覺到寶寶哭的原因,就能對症下藥。
愛哭的貓頭鷹是想媽媽了,那你家寶寶又是為什麼哭呢?
當父母沉下心,用耐心愛心引導愛哭的孩子時,會發現其實他們也有很可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