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傳道授業於雪峰南麓
——記洞口一中教師戴永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肖祖華
「風雨無阻,按時到校;教學治學,嚴謹勤奮;立德樹人,為人師表。」這是一位從教30多年的教育人堅持的原則。他就是戴永為,洞口一中政治高級教師,副校長。在他看來,教師肩負著兩個重任,一個是「育人」,一個是「教書」,而前者更重要。擔當「育人」責任,除了苦口婆心地說服教育外,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
「戴校長是我的榜樣,我很仰慕他。」「我喜歡戴老師。」「戴老師平易近人,教學和為人不錯」……戴永為在教學中創新,形成「課堂融合力強、注重探究、風趣自然」獨特教學風格,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條理清晰,邏輯慎密,既提高了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又培養了學生健全的人格,又能有效地應對高考,深受學校師生歡迎。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多年的教書育人的工作歷程中,戴永為深深地感到:「教書」容易「育人」難。經過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戴永為堅守教學一線,連續18年擔負高三政治課教學,研究高中政治課程理念變化,結合教學實踐,積極創新,開設政治情景課堂,將政治能力分解成政治基礎力、政治思維力和政治實踐力,形成獨特教學方法,對教學起到引導和示範作用。
教書育人,傾心傳道授業解惑
敬業奉獻,默默耕耘,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是戴永為的一貫作風。無論是課堂上、走廊裡還是學生宿舍,他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在他的執教生涯中,大部分學生進入高校繼續深造,少數基礎不好的學生,他也因材施教,使他們都學有所長。
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他會進行精心輔導,並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解決疑難。在他的幫助下,張文成文化成績是短板,但發揮特長優勢,考上湖南大學;尹邦虎同學,在他的關心和幫助下,考上國防科大,碩博連讀;楊大深同學基礎不好,入學成績較差,他經常給他「開小灶」,使他考上重點大學;潘麗君同學因身體不好,他經常在家給她熬藥、煮雞蛋,後來考上大學……多年來,他所教班每年畢業考試中及格率100%,優秀率都在95%以上,高考所教班政治人平總是名列全市前三位,取得了優異教學效果。
「教學以深厚底蘊,取長以補所短。」作為洞口縣一中副校長,戴永為十分關注青年教師成長,給他們搭建更好成長平臺。教師歐陽文慧說:「戴校長要求老師做到的他先做到,要求老師不做的他從來不做,他毫無保留地把多年來積累的教學經驗傳授給年輕教師,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我才能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
近年來,戴永為用實際行動具體生動地詮釋了時代的核心價值,他愛崗敬業、默默奉獻、傾心育人,先後8次立功,6次獲評縣優秀政協委員,3次獲評縣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後獲評「洞口縣首屆名師」、「縣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縣師德師風先進個人」、「邵陽市骨幹教師」、「邵陽市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是洞口人,當年我報考師範專業,就是想回到家鄉做老師。教書育人,任重道遠,我永遠在路上!」
創新教學,教學研究成果豐富
創新教學,示範引領。從業30多年來,戴永為堅持教育教學研究一線,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具有較強的教研能力;重課堂教學的德育功能,以知識為載體,以生動的事例教育學生怎樣做人,怎樣生活,怎樣學習,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更是思想政治課的生命力之所在。戴永為先後發表了《在學科教學中培養自學能力的研究》《創新教學情境,提升政治教學核心競爭力》《在新課程背景下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初探》《教育學生與發展自己》等論文,通過師「引」生「動」,有效地把書本上「死」的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中「活」的實際結合起來,實現「掌握知識」向「提升能力」的轉變,進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隨著教育教學和教改科研水平的提高,戴永為多次被縣教研室聘為政治教研員;被市教育局聘為高、初中政治會考命題教師,多次聘為縣高三調研考試命題人和市高三聯考命題人等。同時,他積極帶領全體教師開展課改教研活動,主持和參與課題研究6個,共發表教育教學論文7篇,獲獎論文3篇,編輯出版著作5部等。
另外,在戴永為的指導幫助下,青年教師鄧琪輝、尹利民、曠娟娟、朱池雲、胡勇等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方面均有顯著提高,均在高中教學中成為骨幹教師,並擔當重要角色。通過聽課、評課、座談等形式進行指導,戴永為和青年教師共同探討教材和社會問題,幫助他們提高教學水平,樹立職業理想,熱愛教育事業,打下紮實理論基礎,為教育事業和洞口一中發展做出了貢獻。